鄒語音系Cou phonology)為鄒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1][2]

鄒語字母

編輯

鄒語正式使用的拉丁字母有22個、含1個二合字母(ng)。母音「ʉ」因輸入不便,常以「x」以替之,其餘拉丁字母如 d、g、j、q、w 等視情況運用在外來語上。[3][2] 而清聲的聲門塞音則以撇號「'」表示,唯在字首時省略。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後「發音方法」、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3][2]

tsu大寫字母及標示 A B C E F H I K L M N Ng O P S T U X (Ʉ) V Y Z '/(ʔ)
tsu小寫字母及標示 a b c e f h i k l m n ng o p s t u x (ʉ) v y z '/(ʔ)

元輔音

編輯

下列子母音表中的音素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從下表可看出,鄒語在喉音、舌根音、舌面音方面小量的退化,而舌尖音、與唇音方面卻較廣泛的使用。目前鄒族各部落每年定期舉行的聯合祭典中之"近神曲"、"送神曲"等之祭歌,還保留著鄒族的古典語音。[4]

子音(輔音)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唇音 舌尖音 舌背音 舌根音 聲門音
塞音 清音 p t   k ' (ʔ)
濁音 b[ɓ] l[ɗ]      
塞擦音     c    
擦音 清音 f s     h
濁音 v z      
鼻音 m n   ng[ŋ]  
半元音     y    
母音(元音)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前元音
(前舌面)
央元音
(中舌面)
後元音
(後舌面)
閉元音(高) i x/ʉ u
半閉元音 e   o
開元音(低)   a  

在鄒語的音素上,比如:字母/l/分別代表北鄒的濁齒齦內爆音/ɗ/與南鄒舌尖閃音/ɽ/。北鄒語中代表舌尖捲舌音/ɽ/的字母/l/,僅出現在久美方言裡:達邦和特富野方言並無此音。卡那卡那富鄒語和沙阿魯阿鄒語也沒有舌尖捲舌音/ɽ/,但有舌尖顫音/r/,故其書寫系統亦以/r/字母代表之。沙阿魯阿鄒語中表清齒齦邊擦音/ɬ/的字母,仍以/hl/書寫。阿里山鄒語的半閉前不圓唇元音/e/,卡那卡那富鄒語和沙阿魯阿鄒語的中央元音/ǝ/,均以字母/e/表之。鄒語的元音長短有辨義的作用,長音的書寫方式是將長元音寫二次。如:puutu(漢人)/putu(鎚子)。[3]

音節表

編輯

輔音及元音音節表中輔音由/c/至/ '(ʔ)/,元音由/a/至/x(ʉ)/。

輔音→
-----
元音↓
cfhmnpstvyzblngk'/(ʔ)
acafahamanapasatavayazabalangaka'a
icifihiminipisitiviyizibilingiki'i
ucufuhumunupusutuvuyuzubulunguku'u
ecefehemenepeseteveyezebelengeke'e
ocofohomonoposotovoyozobolongoko'o
x(ʉ)cxfxhxmxnxpxsxtxvxyxzxbxlxngxkx'x

註釋

編輯
  1.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2. ^ 2.0 2.1 2.2 張永利,潘家榮,"鄒語語法概論",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年9月28日. ISBN 978-986-04-9216-3
  3. ^ 3.0 3.1 3.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4. ^ 李壬癸(Paul Jen-kuei Li),"臺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Orthographic Systems for Formosan Languages)",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臺北市(Taipei),中華民國八十年五月(May 1991),pp.31-34.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