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大學

法国公立大学

里昂大學(法語:Université de Lyon)是位於法國里昂的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始建於1896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創建於1808年的自然科學院,是法國東南部最大的高等學府,法國政府「卓越大學計劃」(IDEX)高校。學歷史上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一大批傑出人才。

里昂大學
Université de Lyon
校訓être une référence européenne et internationale
創辦時間1896年
學校類型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與院校共同體
校長Khaled Bouabdallah
教師人數9500
博士生人數5000
校址 法國里昂
校區里昂
網站www.universite-lyon.fr
位置
地圖

里昂大學下轄11所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里昂地區),擁有17所博士生院,這些機構承擔了里昂大學主要的教學、及科研任務。里昂大學在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社會學、人文和法學等領域聲名卓著。

歷史發展

編輯
 
里昂大學

十三世紀時,一些法國大城市(巴黎、土魯斯、蒙彼利埃)都已經擁有大學,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法國已有有22所大學。里昂市儘管已擁有1500年創立的醫學院、1756年創立的繪畫學院(1848年成為國立美術學院)、1761年創立的里昂獸醫學院,但里昂大學的成立較晚些,大學的學院是在17世紀後創建的。

1833年,科學系誕生(Faculté des Sciences de Lyon)。

1838年,文學院成立(Faculté des Lettres de Lyon)。

1839年,神學院成立(Faculté de Théologie de Lyon),1885年後成為天主教學院。

1875年,根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二任總統麥克馬洪法令,成立法學院(Faculté de Droit)。

1877年,醫學院成立(Faculté de Médecine)。

1896年7月10日,里昂大學(Université de Lyon)成立,大學匯集了科學、文學、醫學和法律學院。同年,位於羅納河左岸的里昂大學主樓建成,由時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六任總統弗朗索瓦·菲利·福爾召開竣工典禮。

1968年5月,法國爆發學生運動「五月風暴」,里昂大學被迫分裂為三所大學,其中科學系、醫學和藥學院組建為里昂第一大學;法律,文學和人文科學院組建為里昂第二大學;行政和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所、語言學系組建為里昂第三大學。

1995年以後,里昂學術委員會為了重整里昂大學在法國和歐洲的領先地位,對學校進行了持續的改革與重組,資源整合。

2007年,「里昂大學」(UdL)開始進行整合,建立里昂大學研究和高等教育集群(PRES),匯集了學院和旗下科研機構(含里昂高等師範學院、國立應用科學學院、中央理工學院、政治學院等)。

2015年2月,里昂大學再次匯集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大學共同體(La 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 établissements,COMUE)。根據法國2015年第127條法令(DÉCRET n°2015-127 du 5 février 2015),里昂大學負責和監管旗下所屬機構,統一頒發學位、認證和監管等。

2017年2月,里昂大學入選法國政府 「卓越大學計劃」 (IDEX),獲得法國政府8億歐元的建設經費,IDEX計劃被視為法國高等教育近四十年來最大力度的改革之一,旨在建立五到七所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根據法國政府「卓越大學計劃」 要求,里昂大學旗下所屬機構將於2020年1月進行全面合併。

里昂大學旨在推進里昂地區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創新,成為歐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模範。作為法國第二大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核心,里昂大學現有在校生120000人,其中包括5000名博士生和12500名留學生,下設220個公共實驗室,每年授予1000名博士學位。

機構設置

編輯
 
里昂大學
 

所屬學院

編輯

科研組織

編輯

博士生院

編輯

里昂大學共有17個博士生院(École Doctorale,簡稱ED),均隸屬於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博士課題在指定博士生院內完成,博士生畢業時須完成論文及通過答辯,經博士生院批准後,獲得法國國家博士文憑(Doctorat de l'Université de Lyon)。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維克多·格林尼亞

自然科學領域

編輯
  • 里昂材料學博士生院(ED Matériaux de Lyon)
  • 里昂物理及天體物理學博士生院(ED Physique et Astrophysique de Lyon (PHAST))
  • 電子、電氣及自動化博士生院(ED Electronique, Electrotechnique, automatique (EEA))
  • 化學、工藝及環境博士生院(ED Chimie, Procédés, Environnement)
  • 機械、能源、土木工程及聲學博士生院(ED Mécanique, Energétique, Génie civil et acoustique (MEGA))
  • 理學、工程學及醫學博士生院(ED Sciences, Ingénierie, Santé (SIS))
  • 信息及計算科學博士生院(ED InfoMaths (Informatique et Mathématiques))

生命科學領域

編輯
  • 交叉科學及醫學博士生院 (ED Interdisciplinaire Science et Santé (EDISS))
  • 分子生物學及細胞學博士生院(ED Biologie Moléculaire Intégrative et Cellulaire (BMIC))
  • 生物進化、生態系統、微生物及模擬博士生院(ED Évolution, Ecosystème, Microbiologie, Modélisation (E2M2))
  • 神經科學及認知學博士生院(ED Neurosciences et Cognition)

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

編輯
  • 文學、語言、語言學、藝術博士生院 (ED Lettres, Langues, Linguistique, Arts (3LA))
  • 歷史、地理、管理、都市計畫、考古、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博士生院 (ED Histoire, géographie, aménagement, urbanisme, archéologie, sciences politiques, sociologie, anthropologie (ScSo))
  • 教育學、心理學、信息與傳媒博士生院(ED Éducation, Psychologie, Information et Communication (EPIC))
  • 經濟及管理學博士生院 (ED Sciences Économiques et Gestion (SEG))
  • 哲學博士生院 (ED Philosophie : Histoire, représentation, création)
  • 法學博士生院 (ED Droit)

知名校友

編輯

諾貝爾獎得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