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印(英語:imprinting),又稱印記印跡印隨印痕。在行為生物學中指的是一種不可逆的學習模式:通常在一段比較短的,由基因決定的時期里(敏感時期),環境的刺激會被長久地植入個體的行為中,後來看來就好像先天習得的一樣。本能理論認為,銘印是透過學習,而掌握了鑰匙刺激而形成的現象。

很小的綠頭鴨幼崽跟著它們的母親

後代銘印

編輯

後代銘印(Filial imprinting)讓幼體學會辨認母親。某些生物出生以後會緊跟著它第一眼見到的較大的可移動的物體而走。印痕作用一旦發生,就很難改變。由於生物出生後,第一眼看到的物體通常是其母親,所以生物的這種行為可以使得生物幼體出生後不易認錯它們的母親,從而得到母親的保護。如果生物幼體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它的母親,它可以跟隨任何較大的物體移動,甚至是非生命的物體。

性銘印

編輯

性銘印(sexual imprinting)讓個體學會辨認潛在交配對象。

特徵

編輯
  • 獎懲在銘印過程中並不重要。因此銘印與條件反射不同。
  • 銘印只在某一特定的時期(敏感時期)發生。不能被重複。敏感時期多長,還有在什麼時期發生是種屬特異的。
  • 銘印不會磨滅,快速習得而且持續終身;起碼通過銘印習得的鑰匙刺激是長久有效的。
  • 在銘印發生期間,學習的內容不多,比如對應環境某一特定的物體作特定的反應。
  • 即使在該生命階段里,習得的行為還未能付諸實踐,銘印照樣會發生。

歷史

編輯

1935年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茲Konrad Zacharias Lorenz)在灰雁身上發現。1950年代大量研究,發現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都有銘印學習。[1]

文獻

編輯
  • Paul, Robert A. (1988). Psychoanalysis and the Propinquity Theory of Incest Avoidance. The Journal of Psychohistory 3 (Vol. 15), 255–261.
  • Spain, David H. (1987). The Westermarck–Freud Incest-Theory Debate: An Evaluation and Reform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 5 (Vol. 28), 623–635, 643–645.
  • Westermarck, Edvard A. (1921). 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5th edn. London: Macmillan.

連結

編輯
  1. ^ Timothy Johnston. Imprinting as Social Learning. 2020. doi:10.1093/acrefore/9780190236557.01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