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鱗蛇科

有鳞目的一科爬行动物

閃鱗蛇科學名Xenopeltis)是蛇亞目下的一個單型科,包含以分佈於東南亞的閃鱗蛇屬為主的蛇類。[2]目前閃鱗蛇科內有兩個被確認的品種,牠們的特色是在陽光照射下,其鱗片與體紋會反映出有如金屬浮油般斑爛的色彩。[3](見參考資料3

閃鱗蛇科
閃鱗蛇(Xenopeltis unicolor)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
下目: 真蛇下目 Alethinophidia
演化支 非洲真蛇類 Afrophidia
小目: 原蛇小目 Henophidia
總科: 蟒總科 Pythonoidea
科: 閃鱗蛇科 Xenopeltidae
Bonaparte,1845
異名
  • Scaptophes - Fitzinger,1843
  • Xenopeltina - Bonaparte,1845
  • Tortricidae - Jan,1863
  • Xenopeltidae - Cope,1864
  • Xenopeltinae - Nopsca,1928[1]

  • Xenopeltis - F. Boie,1926
  • Xenopeltis - Reinwardt In F. Boie,1927[1]

特徵

編輯

成年的閃鱗蛇約有1長,頭部的鱗片較為大片,這一點與新蛇科頗為相似。牠們腹部的鱗片有退化的跡象,盆骨亦已不存在。閃鱗蛇背部的斑紋多呈色或偏黑色;腹部沒有特定的紋理,呈色。[4]鱗片色彩斑爛,在光線的照耀下會顯得相當華麗。

閃鱗蛇具有洞棲性,平常都會潛藏於地下。牠們多數只於天色昏暗的時候,才會出現捕食蛙類、其它蛇類,或者小型的哺乳類動物。[4]

地理分佈

編輯

閃鱗蛇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地區,包括華南地區(如海南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半島蘇拉威西島與及菲律賓[1]

品種

編輯
品種[3] 學名及命名者[3] 異名 地理分佈[1]
海南閃鱗蛇 Xenopeltis hainanensis,Hu及Zhao,1972 中國內的浙江廣西,南至海南島
X. intermedius Xenopeltis intermedius Orlov, Snetkov, Ermakov, Nguyen & Ananjeva, 2022[5]
閃鱗蛇T Xenopeltis unicolor,Reinwardt,1827 日光蛇 緬甸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華南地區(廣東雲南)、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西部、檳榔嶼新加坡砂拉越印尼菲律賓國內的多個地區|-

被捕捉的閃鱗蛇

編輯

閃鱗蛇並不是常見的寵物,這是因為被飼養的閃鱗蛇死亡率十分高。捕捉閃鱗蛇後的首六個月,與及以海運方式運送牠們的期間,都是非常緊張的時期,閃鱗蛇往往容易死亡。同時,閃鱗蛇相當抗拒被觸摸及把玩,牠們會因此過度緊張甚至夭亡。飼育者必須為閃鱗蛇提供充份的溫度及鬆軟的泥土,方便牠們活於地洞中,另外閃鱗蛇亦只能獨立飼養,而不宜與其它動物一起共同飼育。

參考資料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1.0 1.1 1.2 1.3 McDiarmid RW、Campbell JA、Touré T:《Snake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vol. 1》頁511,Herpetologists' League,1999年。ISBN 1-893777-00-6
  2. ^ Xenopeltidae. ITIS. 2007 [17 August, 2007]. 
  3. ^ 3.0 3.1 3.2 Xenopeltis. ITIS. 2007 [17 August, 2007]. 
  4. ^ 4.0 4.1 Mehrtens JM:《Living Snakes of the World in Color》頁480,紐約:Sterling Publishers,1987年。ISBN 0-8069-6460-X
  5. ^ Nikolai L. Orlov, Pavel B. Snetkov, Oleg A. Ermakov, Tao Thien Nguyen and Natalia B. Ananjeva. 2022. Integrative Taxonomy Reveals A New Cryptic Species of Xenopeltis Gray, 1831 (Ophidia: Macrostomata: Pythonoidea: Xenopeltidae) from Central Highlands, Vietnam. Russi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 29(4); 237-249. DOI: 10.30906/1026-2296-2022-29-4-23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