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普通武(?—?)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9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十五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2]

《光緒朝實錄》記載,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二日(1898年9月7日),「實授裕祿李端棻禮部尚書。以內閣學士闊普通武為禮部左侍郎。裁缺通政使司通政使薩廉為禮部右侍郎。」

戊戌變法期間,和康有為一黨頗有交往的闊普通武成為支持維新派的重要官員,許多維新派的奏摺如《請定立憲開國會折》等等都由闊普通武上奏。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二日,新任禮部左侍郎闊普通武上奏「敬舉通達時務人才」,共4人:候選道陳日翔,刑部主事陳桂芳,兵部員外郎祁師曾,分發知縣馮寶琳。闊普通武稱:「以上四員,據奴才所見,均系通達時務之才,用敢據實保薦,且俱在京候選供職。」當日奉明發諭旨:「闊普通武奏敬舉通達時務人才一折。候選道陳日翔、刑部主事陳桂芳、兵部員外郎祁師曾、分發知縣馮寶琳,均著預備召見。」[3]

戊戌變法失敗後,闊普通武於光緒二十四年以副都統銜出任西寧辦事大臣,實為放逐。[4]嗣復被慈禧太后「勒令休致」,鬱鬱而終。

著作

編輯
  • 《湟中行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八):光緒十二年。丙戌。五月。癸巳朔……○壬寅。諭內閣、新科一甲進士三名趙以炯、鄒福保、馮煦、業經授職外。彭述、姜自騶、蔡金台、周爰諏、張星吉、姚丙然、陳昌紳、華學瀾、吳慶坻、劉啟襄、吳鴻甲、王蔭槐、王榮商、於齊慶、馮芳澤、丁秉乾、張燮堂、連捷、楊士驤、孫錫第、宋伯魯、王廷相、朱延熙、淩彭年、葛振元、陳志喆、劉玉珂、徐嘉言、羅光烈、沈曾桐、周承光、陳遹聲、李端榘、陸壽臣、宋滋蘭、韓培森、柯劭忞、楊天霖、李煥堯、陳文塽、李瑋堂、徐世昌、盛沅、徐受廉、李子榮、劉學謙、余贊年、孫綜源、鹿瀛理、高熙喆、孔憲教、高覲昌、仇繼恆、江希曾、沈維善、丁良翰、馬芳田、余朝紳、吳炳、尹殿揚、渠綸閣、徐敏中、闊普通武、林鑒中、賀沅、瑞洵、陳田、梅汝鼎、林仰崧、李子茂、張元奇、鍾大椿、承德、榮慶、淩芬、陳兆葵、莊鍾濟、楊森、王新楨、謝崇基、宋育仁、葉在琦、王榮先、景厚、王守訓、黃紹曾、格哷鏗額、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九):光緒十五年。己丑。夏四月……○癸卯。引見丙戌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趙以炯、編修馮煦、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孫錫第、韓培森、熊亦奇、陳遹聲、華學瀾、姜自騶、秦綬章、徐受廉、朱延熙、曾宗彥、榮慶、余贊年、張元奇、於齊慶、王廷相、馮芳澤、秦夔揚、孫綜源、宋伯魯、張星吉、蔡金台、楊天霖、吳慶坻、王蔭槐、姚丙然、江希曾、周承光、吳鴻甲、陳田、高覲昌、彭述、淩彭年、王榮商、劉玉珂、周爰諏、張燮堂、吳炳、童祥熊、徐世昌、鹿瀛理、劉學謙、柯劭忞、羅光烈、沈曾桐、承德、陳兆葵、闊普通武、俱著授為編修。
  3. ^ 茅海建,戊戌變法期間的保舉,歷史研究2006年第6期
  4. ^ 薛正昌,絲路古韻:清末民國以來文人筆下的三關口——兼論三關口車道與南坡小道的修築,寧夏史志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