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腦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11月6日) |
間腦(英語:diencephalon)是位於端腦與中腦之間的腦組織,屬於前腦的一部分(後部);間腦呈楔形,大部分被端腦所覆蓋且被夾在兩側大腦半球之間,僅其腹側部的結構露於端腦底面。
間腦 | |
---|---|
基本資訊 | |
發育自 | Prosencephalon, derived from the neural tube |
屬於 | 人腦 |
組成 | 上視丘、視丘、下視丘和底視丘 |
標識字符 | |
拉丁文 | diencephalon |
MeSH | D004027 |
NeuroLex ID | birnlex_1503 |
TA98 | A14.1.03.007、A14.1.08.001 |
TA2 | 5661 |
TH | H3.11.03.5.00001 |
FMA | FMA:62001 |
格雷氏 | p.807 |
《神經解剖學術語》 [在維基數據上編輯] |
間腦下方與中腦相連,間腦兩外側為內囊;左右間腦之間的矢狀窄隙為第三腦室,左右間腦的內側面則構成第三腦室的側壁[1]。間腦可細分為視丘(背側視丘[2])、底視丘(腹側視丘[3])、上視丘(視丘上部)、下視丘(視丘下部)、後視丘(視丘後部)五部分[4][5][6]。
後視丘包括內側膝狀體和外側膝狀體。上視丘包括松果體、韁三角、韁連合、視丘髓紋和後連合。下視丘包括視前區、視上區、結節區和乳頭體區[7][8]。
功能
編輯間腦是脊椎動物胚胎神經管中,產生後前腦結構的部分,包括視丘、下視丘、上視丘(含松果體)、底視丘、後視丘等[4]。下視丘執行大量的重要功能,其中大部分直接或間接與通過其他腦區和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與內臟活動有關,樞神經間腦有助於控制感覺和本能行為。
間腦症候群
編輯間腦症候群的特徵是一種天生罕見擁有發育停滯神經系統的疾病。儘管生理正常或略有減少熱量攝入、運動機能亢進、和亢奮感,皆有嚴重消瘦的現象。皮膚蒼白不太常見,無貧血、低血糖和低血壓[醫學 1]。間腦症候群可能會影響到自身的成長,也可能導致致命的原因,未能成長茁壯的幼兒平均只有七個月的年齡[醫學 1]。值得注意的是該症狀不與發育遲緩有關,而是與腦積水有關[醫學 2]。
間腦症候群於1951年由羅素首次介紹[9]。雖然因為有過多的β促脂解素的分泌[醫學 1]和代謝需求整體上升[醫學 3],使不適當高的生長激素釋放已被提出[醫學 4],但是位於下視丘 - 光視交叉區,通常會引起如低級別膠質瘤或星形細胞瘤的腦腫瘤,然而尚未了解到如何影響到食慾和新陳代謝所引起的間腦症候群。
相關圖片
編輯-
圖片描繪脊椎動物胚胎大腦的主要結構的細節。這些區域分成大腦、中腦和後腦的結構。
-
10.2毫米人類周圍神經的構造(標籤間腦位於左側)。
參考資料
編輯書籍、網站資源
編輯- ^ Diencephalon and Third Ventricle - Textbook of Clinical Neuroanatomy, 2 ed.. doctorlib.info.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6)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 ^ 存档副本.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 ^ 4.0 4.1 11.6A: Functions of the Diencephalon. Medicine LibreTexts. 2018-07-20 [202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4) (英語).
- ^ Jacobson & Marcus. Neuroanatomy for the Neuroscientist. Springer. 2008: 147. ISBN 978-0-387-70970-3.
- ^ 中樞神經系統. 香港體育教學網. 2013年5月10日 [2015年8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2月4日).
- ^ Singh, Vishram. Textbook of Clinical Neuroanatomy 2nd.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134 [2024-03-14]. ISBN 9788131229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 ^ 存档副本.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 ^ Russell A. A diencephalic syndrome of emaciation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Arch Dis Child. 1951, 26: 274.
醫學資源
編輯- ^ 1.0 1.1 1.2 Kim A, Moon JS, Yang HR, Chang JY, Ko JS, Seo JK. Diencephalic syndrome: a frequently neglected cause of failure to thrive in infants. Korean J Pediatr. Jan 2015, 58 (1): 28–32. PMID 25729396.
- ^ Fleischman A1, Brue C, Poussaint TY, Kieran M, Pomeroy SL, Goumnerova L, Scott RM, Cohen LE. Diencephalic syndrome: a cause of failure to thrive and a model of partial growth hormone resistance. Pediatrics. June 2005, 115 (6): 724–6. PMID 15930202.
- ^ Vlachopapadopoulou E, Tracey KJ, Capella M, Gilker C, Matthews DE. Increased energy expenditure in a patient with diencephalic syndrome. J Pediatr. June 1993, 112 (6): 922–4. PMID 8501572.
- ^ Drop SL, Guyda HJ, Colle E. Inappropriate growth hormone release in the diencephalic syndrome of childhood: case report and 4 year endocrinological follow-up. Clin Endocrinol (Oxf). August 1980, 13 (2): 181–7. PMID 743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