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百家姓》中無此姓
-1: 《百家姓》中無此姓
0: 《百家姓》中無此姓

《百家姓》中無此姓


阿姓,分布廣泛的一個罕見漢字姓氏,在中國的上海市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四川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及韓國台灣均有分布[1]:1,140

源流

編輯

以官為氏

編輯

清朝陳廷燁編撰的《姓氏考略》中注引《風俗通》稱「伊尹為阿衡,支孫以官為氏。」商朝商湯時期重臣伊尹曾擔任阿衡(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其後代中有一支便以其官職為姓,而成為「阿」姓[1]:1,34

鮮卑族漢化

編輯

魏書·官氏志》記載「阿伏于氏,後改為阿氏。」《河南官氏志》記載「阿伏氏及阿賀氏並改為阿」,北魏時期很多鮮卑族姓氏改為漢姓,其中阿伏干氏、阿賀氏改為阿氏[1]:1,140。不過《魏書·官氏志》中記載阿單氏改為單姓[1]:140

以人名為氏

編輯

洪武四年(1371年),原元朝甘肅行省郎中失喇率部歸附明朝,於青海海東一帶駐牧聽調,是為土族第一任阿土司,後其孫子阿吉立功被授以百戶之職[2],始以阿為姓[1]:1[3]。後世子孫多生活在青海海東一帶,分屬於漢族、土族、蒙古族和藏族等多個民族[4]

琉球族

編輯

琉球族漢姓中有阿姓,元祖為三山時代南山王國末代君主他魯每之弟阿衡基[5]

非使用漢姓之民族所用的漢式姓氏

編輯

滿傈僳達斡爾鄂倫春等民族中均有以此姓為漢姓。

滿族姓氏錄》中記載滿族姓氏烏扎庫氏巴爾拉氏改為漢姓「阿」[1]:1

另外,達斡爾族中有阿爾丹氏,有取首個音節以「阿」或「安」為漢姓的[1]:1阿難氏(一作額嫩氏)也有取首個音節以「阿」為漢姓的[1]:140。鄂倫春族中有阿其格查依爾氏有取首個音節以「阿」為漢姓的[1]:140

讀音

編輯
各類資料中不同源流阿姓的讀音
源流 各讀音的相關支持資料簡稱 備註
Ā Ē
阿衡伊尹後裔
鮮卑族阿伏氏 《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認為此阿伏氏應為阿伏干氏
鮮卑族阿賀氏 河、竇
鮮卑族阿伏干氏
鮮卑族阿單氏 包括《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在內的多種資料均稱阿單氏改為單姓
滿族烏扎庫氏
滿族巴爾拉氏
達斡爾族阿爾丹氏
達斡爾族阿難氏
阿土司家族及其後裔
鄂倫春族阿其格查依爾氏
上表中資料簡稱所代表的資料為:

竇:《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1];河:《河南官氏志》

參考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竇學田. 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 ISBN 9787810278560. 
  2. ^ 劉維新. 西北民族词典.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8. ISBN 9787228043774. 
  3. ^ 高文德主編.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590. ISBN 9787538328059. 
  4. ^ 阿俊蓉; 梁玉金. 河湟阿氏土司族群历史记忆下的社会文化互动. 青海社會科學. 2014, (1): 163–167,196. 
  5. ^ 阿姓家譜(前川家). 筑波大學.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元祖阿衡基 南風原按司名乘守忠號南陽……南風原按司守忠乃南山王他魯毎之弟也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阿姓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