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杜·韓波

法国诗人(1854-1891)

尚·尼古拉·亞杜·韓波[1](法語: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法語:[ʒɑ̃ nikɔla aʁtyʁ ʁɛ̃bo] ;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創作時期僅在14-19歲,之後便停筆不作。受法國象徵主義詩歌影響,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

亞杜·韓波
Arthur Rimbaud
出生(1854-10-20)1854年10月20日
 法國亞爾丁省沙勒維爾
逝世1891年11月10日(1891歲—11—10)(37歲)
 法國隆河河口省馬賽
職業詩人,軍火商,咖啡商
國籍 法國
文學運動象徵主義

簽名

青年時期 編輯

韓波出生於法國東北部沙勒維爾鄉村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代的韓波是一個好動而才華橫溢的學生。15歲那年,他就能以拉丁文寫作各種詩歌並贏得了很多獎賞。

1870年,韓波的老師喬治·伊藏巴爾英語Georges Izambard成為韓波在文學道路上的領路人。在他的指導下,韓波開始用法語寫詩,其法語詩歌的創作水平進展迅速。韓波性格叛逆,屢次離家出走,甚至曾經參與過1871年的巴黎公社組織。他在詩歌《巴黎人的狂歡或巴黎的重生》一詩中描述了自己參與巴黎公社的這段經歷。1871年以後,韓波成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他開始酗酒,並經常蓄長髮、衣衫襤褸的招搖過市,以圖嘲笑那些一本正經的中產階級。他給他的老師伊森巴爾寫信,系統闡述他的詩歌創作理論,即在「漫長的、龐大的、理性的騷亂中」加入幻覺的因素。

1871年9月底,韓波再次回到巴黎,不過這次是應著名象徵主義詩人保爾·魏爾倫的邀請。魏爾倫曾讀過韓波的著名作品《醉舟》,十分愛慕韓波的詩才。來到巴黎之後,韓波住在魏爾倫的家裡。很快,魏爾倫便和這個17歲的才華橫溢的文學青年墜入愛河,他們成為巴黎詩壇著名的同性情侶。兩人同居之後,生活揮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是家常便飯。他們為巴黎的文學精英團體所不容,而韓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許多的反感。這一時期,韓波創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詩作,他的詩歌成就甚至超過了象徵主義文學的先驅波德萊爾

韓波和魏爾倫之間的同性戀情日益熾烈。1872年,魏爾倫甚至離開了他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和韓波一同私奔至倫敦。1873年7月,兩人在布魯塞爾火車站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吵,隨後魏爾倫用槍打傷了韓波的手腕,一氣之下韓波叫來警察,魏爾倫被逮捕。被捕期間,魏爾倫甚至被迫接收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療,原因是魏爾倫的妻子指控她的丈夫和韓波之間不正常的「友情」。開庭審理時,儘管韓波一再宣稱自己撤回對魏爾倫的控訴,法官還是判魏爾倫入獄兩年。魏爾倫入獄後,韓波隻身一人回到故鄉夏勒維亞,在極度傷心中完成了一生最傑出的詩作《地獄一季》。這部作品是象徵主義文學的精品。在詩中,韓波追憶他和魏爾倫共同生活的「地獄情侶」的歲月。他甚至以「悲傷的兄弟」、「瘋癲的童貞女」來稱呼魏爾倫,而自己則是他的「下地獄的丈夫」。1874年,韓波和詩人熱爾曼·努沃英語Germain Nouveau再次返回倫敦,並出版了他倍受爭議的作品《彩畫集》,其中包含了兩首最早的以自由詩體寫成的法語詩歌。

晚年生活 編輯

1875年,韓波和魏爾倫最後一次在德國相遇。此時的魏爾倫已經獲釋,並被迫皈依了天主教。這個時候,韓波已經受夠了早年的放縱生活,基本放棄了寫作生涯,而是開始從事一些能夠給他帶來穩定收入的工作。他開始徒步在歐洲大陸旅行。1876年夏天,他甚至加入了荷蘭的軍隊,只是為了免費到印度尼西亞爪哇去旅行。然而到了爪哇之後,他很快就厭倦了,並立即乘船返回法國。他曾遊歷賽普勒斯並最終在亞丁定居,並成為巴爾代公司的一名雇員。 1884年,韓波辭去工作,開始獨立在阿比西尼亞(今天的衣索比亞)經商。他從事軍火走私生意,並賺了不少錢。而在這個時候,韓波的右膝蓋患上滑膜炎,並很快惡化為癌症。日益惡劣的病情迫使韓波於1891年5月9日返回法國。5月27日,韓波做了右腿的截肢手術,然而這還是沒能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同年11月10日,韓波在法國馬賽逝世,享年37歲。

影響 編輯

韓波對現代文學、音樂和藝術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他在巴黎的生活經歷曾經於1995年被拍成電影《全蝕狂愛》,由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

韓波的創作是法語詩歌歷史上的重大變革。他本人是一位無法被歸類的詩人,有人認為他是象徵主義運動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他也被公認為是其後的超現實主義的鼻祖。二戰後誕生於美國的「垮掉的一代」的詩風也深受韓波影響。今日人們在追憶現代詩歌的發展歷程時,韓波的名字都是絕對不會忽略的。就連恐怖小說作家托馬斯·利戈蒂也曾在不同場合表示自己是韓波的忠實追隨者。

重要作品 編輯

  • 《詩集》
  • 醉舟》(1871年)
  • 《地獄一季》(1873年)
  • 《彩畫集》(1874年)
  • 《韓波書信集》

紀念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莫渝/譯,《韓波詩文集》,台北:桂冠圖書,1994
  • Capetanakis, J. Lehmann (編), Rimbaud, Demetrios Capetanakis: A Greek Poet In England: 53–71, 1947, ASIN B0007J07Q6 
  • Everdell, William R., The First Moderns: Profiles in the Origins of Twentieth Century Though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 Godchot, Colonel [Simon], Arthur Rimbaud ne varietur I: 1854–1871, Nice: Chez l'auteur, 1936 (法語) 
  • Godchot, Colonel [Simon], Arthur Rimbaud ne varietur II: 1871–1873, Nice: Chez l'auteur, 1937 (法語) 
  • James, Jamie, Rimbaud in Java: The Lost Voyage, Singapore: Editions Didier Millet, 2011, ISBN 978-981-4260-82-4 
  • Magedera, Ian H., Outsider Biographies; Savage, de Sade, Wainewright, Ned Kelly, Billy the Kid, Rimbaud and Genet: Base Crime and High Art in Biography and Bio-Fiction, 1744–2000., Amsterdam and New York: Rodopi, 2014, ISBN 978-90-420-3875-2 
  • Ross, Kristin,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pace: Rimbaud and the Paris Commune, Radical thinkers 31, London: Verso, 2008, ISBN 978-1844672066 

外部連結 編輯

  1. ^ 莫渝/譯,《韓波詩文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北:桂冠圖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