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遠
陳明遠(1941年1月5日—[1]),上海人,中國學者,研究領域為語言學、數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和現代詩歌。[2][3]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陳於1941年1月5日出生於上海。[1]陳於1958年畢業於上海中學,然後於1963年在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2]由於在詩歌創作上有著共同興趣,陳與學者和詩人郭沫若結成忘年之交。[4][5]後來,陳在北京大學學習了中文語言學。
文革期間,一本《毛澤東詩集》收錄了24首未曾發表的詩作,被人民大眾追捧,實為陳明遠所作。發現後陳試圖澄清,卻立即因反革命罪名被捕,他的詩卻仍在地下流傳,引來不少知青詩迷。[6][7]
1978年,他成為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員。1982年,陳成為北京語言學院(現為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系教授。[8]
六四事件
編輯陳在1989年公開支持學生抗議活動。當學生在哀悼完胡耀邦之死後猶豫是否要繼續抗議時,陳鼓勵學生不要放棄,要堅持抗議到底。
1989年4月23日,陳在北京大學三角地對學生們發表了演講。陳在講話中提到,知識分子和學生不能保持沉默,而要大聲把觀點表達出來。首先,陳批評了諸如中央電視台(CCTV)之類的官方媒體,這些媒體「錯誤地將學生抗議活動認定為反革命」。[9]:271陳解釋說,學生對胡耀邦的哀悼,請願和遊行是自發性的行為,其背後沒有「黑手」。[9]:271-272因此,陳將中央電視台描述為「政府的無恥喉舌」,認為這家媒體失去良知,對人民撒謊數十年。[9]:271-274此外,陳還認為,通貨膨脹,獲得暴利的企業,教育資金不足和財富兩極化等社會問題是由墮落和腐敗的官員及其親屬造成的。[9]:273-274政府之所以限制言論自由和民主選舉,是因為官員們擔心他們的醜聞會被曝光。[9]:272、274最後,陳鼓勵學生繼續採取爭取自由的行動,例如罷課和參加示威遊行,拒絕向中國政府妥協。[9]:274在演講的最後,他向抗議者大喊「要麼給予我們自由,要麼就給予我們死亡」和「學生萬歲」的口號。根據柴玲的回憶錄,陳的講話「被雷鳴般的掌聲打斷了很多次」。[10]陳還在講話中將自己比作聞一多。聞一多由於在1946年國共內戰因發表反國民政府演講而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機構暗殺。正如陳所說:「我將為我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我不怕任何可能造成的後果,哪怕死亡。我現在已經四十八歲了,相較於聞先生在四十七歲時就已犧牲,我已經很滿足了。」[9]:270
陳的講話被記錄下來,並被傳播到北京和其他城市的主要大學裡面。王丹回憶說,在聽取了陳的演講後,學生的信心和動力得到了恢復。[11]劉剛等學生領袖希望其他知名學者也向學生發表類似演講,但大多數學者拒絕了這一要求,並認為陳太激進了。在北京的另一位著名學者方勵之一直警告劉,不要讓像陳這樣的演講者和學者煽動學生,否則可能會發生一些不良後果。[12]
六四事件後
編輯在六四事件被鎮壓後,陳與包括劉曉波和劉剛在內的其他持不同政見者一起被拘留在位於北京昌平的秦城監獄[13]:120。根據劉剛的回憶,陳假裝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並宣稱他所有的錯誤行為都是由於他無法控制的瘋狂所導致。[13]:121陳最終被釋放,但他的刑期和釋放時間仍然未知。
郭沫若的女兒郭平英於1997年起訴陳,因為陳自稱是郭沫若著作新潮的合著者[14]。郭沫若的三位前秘書作證說,郭沫若與陳之間在這本書上沒有合作。陳最終敗訴,並於1997年6月放棄上訴[15]。2008年,陳批評中國語言學和文化領域的學者余秋雨,認為余秋雨誤用了文化和文明的概念來證明自己的假說是正確的,即中國文化是近三千年來世界上唯一的連續文化[16]。
2019年5月13日,獨立中文筆會會員丁邢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透露陳明遠已於當年1月11日去世,但該消息無法證實[17]。
陳明遠著作
編輯- 中国话语音基础. 北京: 外文出版社. 1983.
- 语言学和现代科学.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 忘年交我与郭沫若、田汉的交往.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8-01. ISBN 9787806167977.
-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续编.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6-02. ISBN 9787806769539.
- 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7-06. ISBN 9787501179817.
- 现代诗基本功. 香港: 泰山文藝出版社. 2011. ISBN 9789881521231.
- 知识分子的个性分析.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8152123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陈明远个人资料. 中和教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6).
- ^ 2.0 2.1 丁鵬. 陈明远:一个奇特人物的传奇. 決策與信息. 1997, 4: 39.
- ^ 学者提出国学大师自沉起因:王国维死于抑郁症?. 中國新聞網. [202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 ^ 周尊攘. 郭沫若和青年陈明远. 新文學史料. 1982, 11: 135–140.
- ^ 郭沫若对《百花齐放》的自省. 光明網. [202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 ^ “伪造”毛泽东诗词的陈明远. [2023-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5).
- ^ 王同策. 文革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 人民網.
- ^ Sun Saiyin, Beyond the Iron House: Lu Xun and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Fiel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27.
- ^ 9.0 9.1 9.2 9.3 9.4 9.5 9.6 聯合報編輯部. 天安门1989.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9.
- ^ 柴玲. 向往自由的心. Carol Stream: Tyndale House. 2011: 106. ISBN 978-1-4143-6246-5.
- ^ 王丹. 王丹回忆录:从六四到流亡. 台北: 時報出版. 2012: 181. ISBN 978-9-5713-5652-5.
- ^ Eddie Cheng, Standoff at Tiananmen (Highland Rach, Colorado: Sensys Corp., 2009), 96.
- ^ 13.0 13.1 公小玄. 刘晓波传. 明鏡出版社. ISBN 1935981072.
- ^ 王戎笙. 《新潮》假冒署名不容翻案. 北京觀察. 2000, (10): 52.
- ^ 張毅. 法院判错了吗?——陈明远侵权案之我见. 文化月刊. 1997, (6): 45-46.
- ^ 余秋雨被指"捏造观点" 学者"博客观点"遭质疑. 中國網. 2008-06-11 [2020-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9).
- ^ 悼念陈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