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萊茵河英國陸軍
歷史上有兩個軍事部隊名為駐萊茵河英國陸軍(英語:British Army Of Rhine)。兩者最初都是英國駐德國的占領軍,一個建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另一個建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兩支部隊都在德國境內的萊茵河流域執勤。
駐萊茵河英國陸軍 | |
---|---|
存在時期 | 1919–1929 1945–1994 |
國家或地區 | 魏瑪共和國 西德 |
效忠於 | 英國 |
部門 | 英國陸軍 |
直屬 | 英國陸軍 |
駐軍/總部 | 萊茵達倫聯合本部, 德國 |
歷史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編輯第一支駐萊茵河英軍組建於1919年3月,其職責為落實協約國對萊茵蘭的軍事占領。它最初由五個軍組成,每個軍由兩個師組成,外加一個騎兵師:[1]
- 輕型師(由第2師組成):由喬治·傑弗里斯少將指揮
- 南部師(由第29師組成):由威廉·赫內克少將指揮
第9軍:由沃爾特·布雷斯韋特爵士指揮,後來改由艾弗·麥克西斯指揮
騎兵師(由第一騎兵師組成)
由於這些單位中的大多數被逐漸解散,到1920年2月,駐萊茵河英軍只剩下了正規營:
- 皇家愛爾蘭團第一營
- 伍斯特郡團第四營
- 黑衛士團(皇家高地步兵)第二營
- 米德爾塞克斯團第一營
- 米德爾塞克斯團第三營
- 達勒姆輕步兵團第一營
1920年8月,溫斯頓·邱吉爾告知英國議會,駐萊茵河英軍由大約13,360名士兵組成,包括參謀、騎兵、皇家炮兵、皇家工程兵、步兵、機槍部隊、坦克和通常的輔助勤務人員。這些部隊主要駐紮在科隆附近,每月消耗費用約為300,000英鎊(相當於2021年的13,888,000英鎊)。[2]《科隆郵報》是在此期間面向英國駐軍出版的報紙。
從1922年起,駐萊茵河英軍被整編為兩個旅:[1]
第一萊茵旅
- 皇家諾森伯蘭燧發槍兵團第一營1922年–1926年
- 西約克郡團第一營1922年–1926年
- 女王陛下的卡梅倫高地步兵團第二營1922年-1926年
- 約克與蘭開斯特步兵團第一營1922年–1924年
- 皇家伯克郡步兵團第二營1926年-1928年
- 皇家韋爾奇燧發槍團第二營1926年11月–1929年10月
- 伍斯特郡團第二營1926年–1928年
第二萊茵旅
- 康沃爾公爵輕步兵團第二營1922年–1924年
- 國王陛下的約克郡輕步兵團第一營1922年–1924年
- 國王皇家來復槍團第二營1922年–1925年
- 皇家阿爾斯特來復槍團第一營1922年–1926年
- 曼徹斯特步兵團一營1923年–1924年
- 國王什羅普郡輕步兵團第二營1924年–1927年
- 牛津和白金漢郡輕步兵團第一營1925年–1927年
- 皇家燧發槍團第二營1926年–1929年
- 萊斯特郡步兵團第二營1927年–1929年
- 多塞特郡步兵團第二營1928年–1929年
總司令
編輯在此期間,駐萊茵河英軍的指揮官們是:[3]
- 陸軍元帥普盧默勳爵1918年–1919年
- 陸軍上將威廉·羅伯遜爵士1919年–1920年
- 陸軍少將托馬斯·莫蘭爵士1920年–1922年
- 陸軍中將亞歷山大·戈德利爵士1922年–1924年
- 陸軍上將約翰·杜坎恩爵士將軍1924年–1927年
- 陸軍中將威廉·思韋茨爵士將軍1927年–192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編輯1945年8月25日,第二支駐萊茵河英軍由英國解放軍改組成立。[4]它最初的職責是維持對軍事管理區的控制,這些軍事管理區維持著英國對自己在德國分區占領中相應區域的管制。在英占區成立文官政府後,駐萊茵河英軍只負責指揮所有在德英軍,不負責行政管理。[5]至於邊防工作,則於1946-1955年間,一度交由英國外交部屬下的「邊境控制處」負責[6]。
隨著蘇聯越過北德平原入侵西德的潛在威脅增加,駐萊茵河英軍所承擔的責任更多的是防禦而非占領。1949年北約成立後,它成為對英國與北約間交流與合作進行管理的主要機構。它的主要作戰部隊是英國陸軍第一軍。從1952年起,在與蘇聯和華約交戰時,駐萊茵河英軍司令同時將成為北約北方集團軍群(NORTHAG)的指揮官。冷戰期間,為了應對紅色威脅,駐萊茵河英軍曾經一度裝備有戰術核武器。[7]1967年,這支部隊的兵力從10年前的80,000人減少到53,000人。[8]
指揮官
編輯在此期間,駐萊茵河英陸軍的指揮官是:[3]
- 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子爵1945年–1946年
- 陸軍中將理察·麥克里里爵士1946年–1948年
- 陸軍中將布賴恩·霍羅克斯爵士1948年
- 陸軍中將查爾斯·凱特利爵士1948年–1951年
- 陸軍上將約翰·哈丁爵士1951年–1952年
- 陸軍上將理察·蓋爾爵士1952年–1957年
- 陸軍上將達德利·沃德爵士1957年–1960年
- 陸軍上將詹姆斯·卡塞爾斯1960年–1963年
- 陸軍上將威廉·斯特林爵士1963年–1966年
- 陸軍上將約翰·哈克特爵士1966年–1968年
- 陸軍上將德斯蒙德·菲茨派屈克爵士1968年–1970年
- 陸軍上將彼得·亨特爵士1970年–1973年
- 陸軍上將哈里·圖佐爵士1973年–1976年
- 陸軍上將弗蘭克·金爵士1976年–1978年
- 陸軍上將威廉·史考特爵士1978年–1980年
- 陸軍上將麥可·高爵士1980年–1983年
- 陸軍上將奈傑爾·巴格納爾1983年–1985年
- 陸軍上將馬丁·法恩代爾爵士1985年–1987年
- 陸軍上將布賴恩·肯尼爵士1987年–1989年
- 陸軍上將彼得·英格爵士1989年–1992年
- 陸軍上將查爾斯·格思里爵士1992年–1994年5月(編制解散)
駐軍
編輯冷戰後
編輯1993年的應變縮減計劃導致駐萊茵河英軍的規模縮小。1994年,駐萊茵河英軍改組成為駐德英軍(BFG)。[9]這支部隊大約有25,000人,分為盟軍快速反應部隊、第1裝甲師、其他作戰支援和戰勤支援部隊,以及以英國支援司令部(德國)為首的行政部門。此時關閉的駐軍基地包括索斯特(第6裝甲旅的駐地)、[10]索爾陶(第7裝甲旅的駐地)[11]和明登(第11裝甲旅的駐地)。[12]
在於2010年重新審視國防政策之後,英國開始逐步取消在德國的永久軍事部署,最後一個軍事基地於2020年2月交還給德國聯邦國防軍。[13]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Rinaldi, Richard. The Original British Army of the Rhine (PDF). 2006 [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ansar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bate 10 August 1920 vol 133 cc204-5]
- ^ 3.0 3.1 Army Command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July 5, 2015,.
- ^ Monty's "Army Of the Rhine". The Telegraph (Queensland, Australia). 25 August 1945: 1 [26 Octo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7)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ritish Army of the Rhine. BAOR Locations. [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hears, David. The Ugly Frontier.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70: 261-263. OCLC 94402.
- ^ BAOR (Tactical Nuclear Weapons). Hansard. 30 January 1963 [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Reynolds, Gerald. Defence (Army) Estimates 1967-68. millbanksystems. millbanksystems. [21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From occupiers and protectors to guests. BBC News. 20 July 2004 [23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3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alamanca Barracks. BAOR Locations. [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ournemouth Barracks. BAOR Locations. [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ingsley Barracks. BAOR Locations. [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ritish army hands back last headquarters in Germany. The Guardian. 22 February 2020 [23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