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新村列表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是1950年代英國殖民政府設立的華人集中定居點。為了斷絕馬來亞共產黨與華人的聯繫,英國殖民政府於1948年6月18日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1949年5月28日頒布「畢禮斯計劃」,將村民集體遷至規定的居留點,新村(Kampung Baru)由此建立。1950年至1954年期間,共建立了約480座新村,移殖了約57.3萬人,其中華人占約86%。[1]
由於經濟開發偏重於西海岸和市區,導致一些偏遠地區的新村遷移至附近的城市,因而被迫解散。1970年時新村數量已減少至465個,1985年時有452個,2002年則有450個華人新村。[2]2009年3月,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將113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及44個漁村(Kampung Bagan)納入管轄,使得新村數量增至607個。[3]
經2015年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613個新村,其中包括436個傳統新村、134個重組村和43個漁村。[4]2021年10月10日,政府宣布將全國613個新村的管轄權交予國民團結部[5],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6]。2023年1月,全國華人新村重新歸入地方政府發展部管轄。[7]
2024年4月24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宣布,隨著砂拉越政府近期進行地區重新規劃,並獲得房地部承認後,新增了14個新村,讓全國新村數量從613增加至627個。[8]
現任地方發展部全國新村發展委員會秘書處主任為曾任中國報高級記者的陳文祥。
柔佛州
編輯柔佛州內共有123個華人新村,其中83個為傳統新村[9]、33個重組村7個漁村。[10]
峇株巴轄縣
編輯峇株巴轄縣內共有20個華人新村,其中13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五個重組村和二個漁村。2009年3月5日,峇株巴轄縣的新立村、港腳、海口和峇眼漁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2015年9月23日,柔佛州行政議會核准班卒、港腳、巴力務魯為重組村,峇眼、石文丁為漁村。[11]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企銳,為當地福建會館青年團成員。
新山縣
編輯新山縣內有14個華人新村,其中11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2009年3月5日,新山縣的甘拔士峇魯村、翁姑慕申村和淡杯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林匡維,社會評論員。
居鑾縣
編輯居鑾縣內共有18個華人新村,其中12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六個重組村。2009年3月5日,居鑾縣的加亨廿四碑村、聖德巴羅村、葉陶沙村和九皇爺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2015年9月23日,柔佛州行政議會核准星打和君隆南峇為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盤道淵,行動黨籍。
哥打丁宜縣
編輯哥打丁宜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巴西高谷 | Pasir Gogok | 1952 | 1°25′09″N 104°06′03″E / 1.41925°N 104.10078°E | 朱章慶 |
2 | 四灣島 | Sungai Rengit | 1952 | 1°21′01″N 104°13′20″E / 1.35033°N 104.22213°E | 林金華 | |
3 | 南亞港 | Teluk Sengat | 1952 | 1°33′44″N 104°01′54″E / 1.5621°N 104.0318°E | 李國偉 | |
4 | 重組村 | 龍望路二條石村 | Batu 2 Jalan Lombong | 1°45′06″N 103°53′28″E / 1.75165°N 103.89106°E | 謝征明 | |
5 | 瓜拉素里里 | Kuala Sedili | 1°55′38″N 104°07′18″E / 1.92721°N 104.12154°E | |||
6 | 盧骨支那 | Lukut Cina | 1°44′40″N 103°54′38″E / 1.74447°N 103.91051°E | 陳蓮枝 | ||
7 | 小哥打 | Kota Kecil | 1°44′27″N 103°54′17″E / 1.74080°N 103.90474°E | 陳戴明[13] | ||
8 | 泰豐 | Kampung Tai Hong | 1°44′18″N 103°51′24″E / 1.73824°N 103.85665°E | 韋志鴻[13] |
古來縣
編輯古來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曾偉傑,馬華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亞逸文滿(廿九碑) | Air Bemban | 1950 | 1°41′56″N 103°29′05″E / 1.69883°N 103.48466°E | 劉子興 |
2 | 武吉峇都 | Bukit Batu | 1950 | 1°44′03″N 103°26′38″E / 1.73408°N 103.44379°E | 莊新遠 | |
3 | 加拉巴沙威(廿六碑) | Kelapa Sawit | 1950 | 1°40′17″N 103°31′50″E / 1.67143°N 103.53051°E | 黃俊華 | |
4 | 古來 | Kulai | 1950 | 1°39′31″N 103°36′02″E / 1.6585°N 103.6006°E | 唐月明 | |
5 | 沙令(十七碑) | Saleng | 1950 | 1°37′47″N 103°38′02″E / 1.62975°N 103.63385°E | 何凱威 | |
6 | 士年納 | Sedenak | 1951 | 1°42′38″N 103°31′36″E / 1.71063°N 103.52666°E | 溫俊鴻 | |
7 | 泗隆 | Seelong | 1951 | 1°37′48″N 103°41′43″E / 1.6301°N 103.69536°E | 官家城 | |
8 | 士乃 | Senai | 1950 | 1°36′04″N 103°38′41″E / 1.6012°N 103.64468°E | 劉佑利 | |
9 | 新港 | Sengkang | 1950 | 1°41′19″N 103°34′20″E / 1.68872°N 103.57212°E | 郭運蘭 |
豐盛港縣
編輯豐盛港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漁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張國強,行動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好旺村 | Hubung | 1951 | 2°37′23″N 103°38′48″E / 2.62293°N 103.64679°E | 林應科 |
2 | 三板頭(任羅宏) | Jemaluang | 1951 | 2°16′37″N 103°51′25″E / 2.2769°N 103.8569°E | 李卓華 | |
3 | 小豐盛 | Mersing Kecil | 1952 | 2°25′27″N 103°50′21″E / 2.42404°N 103.83926°E | 洪茗和 | |
4 | 漁村 | 興樓 | Endau | 2°39′17″N 103°37′06″E / 2.65461°N 103.61829°E | 陳鼎強 |
麻坡縣
編輯麻坡縣內共有13個華人新村,其中八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五個重組村。[註 1]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巴口 | Bukit Bakri | 1950 | 2°02′33″N 102°39′14″E / 2.04249°N 102.65396°E | 林師恩 |
2 | 武吉哈逢 | Bukit Kepong | 1950 | 2°20′44″N 102°49′55″E / 2.34558°N 102.83196°E | 劉佳龍 | |
3 | 武吉摩 | Bukit Mor | 1950 | 1°58′30″N 102°39′43″E / 1.97492°N 102.66192°E | 林順慶 | |
4 | 武吉巴西 | Bukit Pasir | 1952 | 2°05′54″N 102°38′15″E / 2.09847°N 102.63745°E | 林秋揚 | |
5 | 嶺嘉(五條) | Lenga | 1951 | 2°16′27″N 102°48′55″E / 2.27413°N 102.8153°E | 羅麗嬌 | |
6 | 巴莪 | Pagoh | 1952 | 2°08′57″N 102°46′17″E / 2.14912°N 102.77146°E | 戴興勝 | |
7 | 班卒 | Panchor | 1951 | 2°10′18″N 102°42′45″E / 2.1716°N 102.71244°E | 蘇桂緬 | |
8 | 巴冬 | Parit Jawa | 1950 | 1°57′31″N 102°38′41″E / 1.9585°N 102.64482°E | 林秀洙 | |
9 | 重組村 | 巴口西區 | Bakri Barat | 2°02′57″N 102°39′57″E / 2.0492°N 102.6657°E | 杜鎮業 | |
10 | 六馬路 | Jalan Daud | 2°02′32″N 102°34′24″E / 2.0422°N 102.57339°E | 蔡利發 | ||
11 | 巴力峇九 | Parit Bakar | 2°00′10″N 102°36′20″E / 2.00278°N 102.60542°E | 顏保強 | ||
12 | 沙巴莪 | Sabak Awor | 2°04′17″N 102°33′48″E / 2.07139°N 102.56341°E | 陳錦萬 | ||
13 | 二南 | Simpang Jeram | 2°02′59″N 102°36′50″E / 2.04974°N 102.61384°E | 戴孫譽 |
笨珍縣
編輯笨珍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和四個漁村。2009年3月5日,笨珍縣的龜咯山頂、龜咯港腳漁村、鹹水港漁村、亞逸峇禮漁村和文律漁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2015年9月23日,柔佛州行政議會核准鹹水港為漁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郭秋君,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北干那那 | Pekan Nanas | 1952 | 1°30′32″N 103°30′41″E / 1.5088°N 103.5113°E | 方晶玉 |
2 | 重組村 | 龜咯山頂 | Permas Kukup | 1°20′04″N 103°27′22″E / 1.33446°N 103.45604°E | 陳建文 | |
3 | 漁村 | 亞逸峇禮 | Ayer Baloi | 1°35′14″N 103°20′21″E / 1.58709°N 103.33919°E | 羅楚璧 | |
4 | 鹹水港 | Ayer Masin | 1°19′56″N 103°26′34″E / 1.33209°N 103.4429°E | 林添福 | ||
5 | 文律 | Benut | 1°38′38″N 103°15′31″E / 1.6438°N 103.2587°E | 鄭成鴻 | ||
6 | 龜咯港腳 | Kukup Laut | 1°19′27″N 103°26′33″E / 1.3242°N 103.44259°E | 羅蘇音 |
昔加末縣
編輯昔加末縣內共有16個華人新村,其中13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東甲縣
編輯東甲縣內共有17個華人新村,其中10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詠順。
吉打州
編輯吉打州內共有37個華人新村,其中32個為傳統新村(Kampung Baru)[9]和5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10]
華玲縣
編輯華玲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註 2]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曉芬,同時管轄錫縣。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基銳 | Kejai | 1950 | 5°33′04″N 100°43′46″E / 5.551044°N 100.729479°E | |
2 | 甘光拉蘭 | Kampung Lalang | 1950 | 5°47′25″N 100°53′42″E / 5.790341°N 100.894927°E | ||
3 | 瓜拉吉底 | Kuala Ketil | 1950 | 5°36′15″N 100°39′03″E / 5.604284°N 100.650783°E | ||
4 | 瓜拉不干 | Kuala Pegang | 1950 | 5°38′10″N 100°48′35″E / 5.636025°N 100.809639°E | ||
5 | 居邦 | Kupang | 1950 | 5°38′13″N 100°50′39″E / 5.636893°N 100.844121°E | ||
6 | 打活 | Tawar | 1950 | 5°35′45″N 100°46′23″E / 5.595712°N 100.772926°E |
萬拉峇魯縣
編輯萬拉峇魯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振業。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峇眼三目 | Bagan Samak | 1952 | 5°05′27″N 100°33′33″E / 5.090819°N 100.5592566°E | |
2 | 司南馬 | Selama | 1952 | 5°14′01″N 100°40′57″E / 5.233486°N 100.682638°E | ||
3 | 西嶺(怡源) | Serdang (Ee Guan) | 1952 | 5°12′25″N 100°36′56″E / 5.206949°N 100.615523°E | ||
4 | 重組村 | 呂蒙文打 | Lubok Buntar | 5°08′23″N 100°35′26″E / 5.139635°N 100.590418°E |
哥打士打縣
編輯哥打士打縣內共有二個華人新村,皆為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劉鋆娟,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蔗芭村 | Kilang Tebu | 6°06′18″N 100°21′05″E / 6.105°N 100.3513889°E | 林光羽 | |
2 | 十字港 | Simpang Empat | 6°01′28″N 100°22′55″E / 6.024360°N 100.381952°E | 黃清廉 |
瓜拉姆達縣
編輯瓜拉姆達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紀秋慧。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美農 | Bedong | 1952 | 5°43′41″N 100°30′34″E / 5.728031°N 100.509494°E | |
2 | 武吉士南卯 | Bukit Selambau | 1950 | 5°40′57″N 100°38′02″E / 5.682561°N 100.633960°E | ||
3 | 莪侖 | Gurun | 1954 | 5°48′31″N 100°28′38″E / 5.808555°N 100.477225°E | ||
4 | 仁嶺 | Jeniang | 1950 | 5°48′50″N 100°37′52″E / 5.814001°N 100.631248°E | ||
5 | 傌莫 | Merbok | 1953 | 5°43′18″N 100°24′49″E / 5.721789°N 100.413712°E | ||
6 | 巴東倫武(牛場) | Padang Lembu | 1950 | 5°50′29″N 100°32′09″E / 5.841295°N 100.535944°E | ||
7 | 新文英(錫米嶺) | Semeling | 1952 | 5°42′05″N 100°28′20″E / 5.701286°N 100.472268°E | ||
8 | 雙溪拉蘭 | Sungai Lalang | 1952 | 5°41′54″N 100°30′54″E / 5.698234°N 100.514914°E |
古邦巴素縣
編輯古邦巴素縣內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蔡振順,公正黨籍,同時管轄巴東得臘縣。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樟侖 | Changlun | 1952 | 6°25′59″N 100°25′47″E / 6.432968°N 100.429609°E |
居林縣
編輯居林縣內共有11個華人新村,其中九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林俊能。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三巴央 | Junjong | 1952 | 5°17′51″N 100°32′04″E / 5.297478°N 100.534488°E | |
2 | 加拉岸 | Karangan | 1952 | 5°25′15″N 100°40′02″E / 5.420775°N 100.667191°E | ||
3 | 老火較 | Kelang Lama | 1952 | 5°23′20″N 100°34′01″E / 5.388926°N 100.566936°E | ||
4 | 碩莪廊 | Kilang Sago | 1952 | 5°22′16″N 100°33′05″E / 5.371071°N 100.551454°E | ||
5 | 魯乃 | Lunas | 1952 | 5°25′52″N 100°32′03″E / 5.431124°N 100.534097°E | ||
6 | 麻坑 | Mahang | 1952 | 5°19′15″N 100°44′53″E / 5.320731°N 100.748169°E | ||
7 | 巴東色海 | Padang Serai | 1952 | 5°30′39″N 100°33′21″E / 5.510960°N 100.555920°E | ||
8 | 雙溪加拉岸 | Sungai Karangan | 1952 | 5°31′01″N 100°36′51″E / 5.516969°N 100.614031°E | ||
9 | 雙溪谷 | Sungai Kob | 1952 | 5°25′36″N 100°38′37″E / 5.426795°N 100.643555°E | ||
10 | 重組村 | 六支碑村(順安) | Bukit 6 (Bukit Lada) | 5°27′28″N 100°33′48″E / 5.4577229°N 100.5633676°E | ||
11 | 新港 | Bukit Besar | 5°20′46″N 100°33′14″E / 5.3461111°N 100.5538888°E |
巴東得臘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納卡 | Naka | 1952 | 6°08′16″N 100°40′23″E / 6.137784°N 100.673147°E | |
2 | 柏魯 | Tanjong Thai (Pedu) | 1952 | 6°13′49″N 100°41′41″E / 6.230379°N 100.694777°E |
波各先那縣
編輯波各先那縣內共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劉鋆娟,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波各先那 | Pokok Sena | 1952 | 6°10′18″N 100°31′06″E / 6.171727°N 100.518276°E | 許細歷 |
錫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古拉 | Kura | 1952 | 5°56′46″N 100°40′03″E / 5.946123°N 100.667423°E | |
2 | 南美 | Nami | 1952 | 6°03′01″N 100°46′41″E / 6.050276°N 100.778152°E |
吉蘭丹州
編輯吉蘭丹與其他州屬不同,部分傳統新村由100%馬來居民組成,並只有很少的華人新村。
萬捷縣
編輯萬捷縣內共有二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峇萊 | Balai | 6°06′32″N 102°22′16″E / 6.10889°N 102.37103°E | ||
2 | 日拉哇 | Jelawat | 6°00′43″N 102°22′31″E / 6.01184°N 102.37541°E |
話望生縣
編輯話望生縣內共有四個傳統新村,其中二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柏丹 | Bertam | 1952 | 5°08′43″N 102°02′50″E / 5.14528°N 102.04711°E | |
2 | 話望生 | Gua Musang | 1952 | 4°53′00″N 101°57′49″E / 4.88337°N 101.96349°E | ||
3 | 重組村 | 峇都巴板 | Batu Papan | 4°50′32″N 101°56′51″E / 4.84209°N 101.94741°E | ||
4 | 布賴 | Dusun Pulai | 4°47′25″N 101°56′38″E / 4.79041°N 101.94389°E |
日里縣
編輯萬捷縣內共有七個傳統新村,皆為傳統新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新金馬 | Gemang Baru | 1952 | 5°45′43″N 101°51′54″E / 5.76194°N 101.86505°E | |
2 | 日里 | Seberang Jeli | 1952 | 5°41′46″N 101°49′56″E / 5.69618°N 101.83233°E | ||
3 | 加萊 | Kalai | 1952 | 5°45′02″N 101°44′46″E / 5.75057°N 101.74614°E | ||
4 | 瓜拉巴辣 | Kuala Balah | 1952 | 5°26′29″N 101°54′39″E / 5.44143°N 101.91077°E | ||
5 | 古墓峇誅 | Kubur Datu | 1952 | 5°30′43″N 101°53′34″E / 5.51198°N 101.89281°E | ||
6 | 叻嘉 | Legeh | 1952 | 5°45′01″N 101°54′00″E / 5.75020°N 101.89997°E | ||
7 | 魯伯布裹 | Lubok Bungor | 1952 | 5°33′49″N 101°53′04″E / 5.5636°N 101.88454°E |
哥打峇魯縣
編輯哥打峇魯縣內共有七個傳統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四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仄保華人村 | Chepa | 1952 | 6°05′57″N 102°17′42″E / 6.09927°N 102.29492°E | |
2 | 直落甘地 | Teluk Kandis | 1952 | 6°02′51″N 102°12′42″E / 6.04738°N 102.21156°E | ||
3 | 赤腳 | Tokong | 1952 | 5°57′00″N 102°12′32″E / 5.95008°N 102.20897°E | ||
4 | 重組村 | 唐人坡 | Kampung Cina | 6°08′31″N 102°14′07″E / 6.14187°N 102.23515°E | ||
5 | 保利莫(暹村) | Pauh Lima | 6°00′39″N 102°19′38″E / 6.01089°N 102.32734°E | |||
6 | 奧杜里 | Aur Duri | 6°01′36″N 102°09′29″E / 6.02665°N 102.15811°E | |||
7 | 實令 | Sering | 6°08′24″N 102°19′37″E / 6.13999°N 102.32707°E |
瓜拉吉賴縣
編輯瓜拉吉賴縣內共有12個傳統新村,其中11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達蓬 | Dabong | 1952 | 5°22′37″N 102°00′32″E / 5.37686°N 102.00877°E | |
2 | 古吉 | Guchil | 1952 | 5°32′58″N 102°11′55″E / 5.54949°N 102.19857°E | ||
3 | 卡浪安 | Karangan | 1952 | 5°18′49″N 102°15′25″E / 5.31365°N 102.25681°E | ||
4 | 格姆布 | Kemubu | 1952 | 5°17′56″N 102°01′02″E / 5.29898°N 102.01722°E | ||
5 | 瓜拉格里斯 | Kuala Gris | 1952 | 5°23′21″N 102°03′41″E / 5.38922°N 102.06144°E | ||
6 | 拉羅 | Laloh | 1951 | 5°18′29″N 102°16′20″E / 5.30793°N 102.27231°E | ||
7 | 瑪力勿萊 | Manek Urai | 1950 | 5°23′25″N 102°14′06″E / 5.39031°N 102.23489°E | ||
8 | 曼佐 | Manjor | 1952 | 5°19′52″N 102°15′09″E / 5.33123°N 102.25241°E | ||
9 | 柏希 | Pahi | 1951 | 5°28′18″N 102°13′19″E / 5.47157°N 102.22187°E | ||
10 | 本柏里安 | Pemberian | 1950 | 5°20′07″N 102°14′55″E / 5.33531°N 102.24873°E | ||
11 | 德勒貢 | Telekong | 1950 | 5°39′30″N 102°12′44″E / 5.65841°N 102.21233°E | ||
12 | 重組村 | 峇都鍾 | Batu Jong | 5°35′20″N 102°10′51″E / 5.5889°N 102.18082°E |
馬樟縣
編輯馬樟縣內共有四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督祖巴 | Kampung Cina Chekok Tok Cuba | 5°51′56″N 102°12′04″E / 5.86544°N 102.20117°E | ||
2 | 柔村 | Kampung Joh | 5°50′20″N 102°10′45″E / 5.83888°N 102.1793°E | |||
3 | 馬達亞逸(瑪達愛) | Mata Air | 5°52′24″N 102°11′02″E / 5.87323°N 102.18394°E | |||
4 | 東馬岸 | Temangan | 5°42′09″N 102°09′03″E / 5.70258°N 102.1508°E |
巴西馬縣
編輯巴西馬縣內共有三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卡沙村(江沙村) | Kasar | 6°02′45″N 102°10′15″E / 6.04589°N 102.17081°E | ||
2 | 巴西巴力 | Pasir Parit | 5°55′09″N 102°11′19″E / 5.91927°N 102.1887°E | |||
3 | 登隆村(登龍村) | Tendong | 6°04′10″N 102°12′24″E / 6.06945°N 102.20673°E |
巴西富地縣
編輯巴西富地縣內共有三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西里基 | Seligi | 5°50′52″N 102°19′09″E / 5.84791°N 102.31928°E | ||
2 | 士里幸(西里新) | Selising | 5°53′42″N 102°19′59″E / 5.89512°N 102.33293°E | |||
3 | 士美臘(實姆樂) | Semerak | 5°52′10″N 102°30′20″E / 5.86947°N 102.50553°E |
丹那美拉縣
編輯丹那美拉縣內共有四個傳統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哥利沙 | Kelisar | 1955 | 5°46′59″N 101°59′18″E / 5.7831°N 101.9883°E | |
2 | 重組村 | 日拉督 | Jelatok | 5°50′01″N 102°09′20″E / 5.83353°N 102.15543°E | ||
3 | 巴西班機(巴西班宜) | Pasir Panji | 5°46′22″N 102°08′31″E / 5.7727°N 102.14195°E | |||
4 | 桃花島 | Pulau Raya | 5°50′26″N 102°10′18″E / 5.84048°N 102.17178°E |
道北縣
編輯道北縣內共有二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哥吉拉雅 | Kok Seraya | 6°09′38″N 102°09′48″E / 6.16059°N 102.16324°E | ||
2 | 古林 | Kulim | 6°06′42″N 102°11′29″E / 6.11158°N 102.19142°E |
馬六甲州
編輯亞羅牙也縣
編輯亞羅牙也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熊麗玲,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4]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林魯(雅逸旺滿) | Lendu (Air Bemban) | 1950 | 2°21′27″N 102°10′16″E / 2.35745°N 102.17105°E | 廖福源 |
2 | 馬接峇汝 | Machap Baru | 1950 | 2°22′55″N 102°19′50″E / 2.38194°N 102.33068°E | 戴碧源 | |
3 | 馬接翁武(柏美) | Machap Umboo (Kampung Permai) | 1950 | 2°22′59″N 102°16′39″E / 2.38319°N 102.2774°E | 蔡文博 | |
4 | 巴也明光 | Paya Mengkung | 1949 | 2°20′47″N 102°04′02″E / 2.34626°N 102.06725°E | 劉運珍 | |
5 | 打波能寧 | Taboh Naning | 1950 | 2°28′52″N 102°11′13″E / 2.48124°N 102.18699°E | 邱宜聯 | |
6 | 重組村 | 民樂 | Mun Lok | 2°22′16″N 102°02′15″E / 2.37102°N 102.03754°E | 張觀賜 |
野新縣
編輯野新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狄源,行動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4]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亞沙漢金山 | Bukit Asahan (Gunung Emas) | 1950 | 2°23′39″N 102°32′40″E / 2.39414°N 102.54432°E | 黃梅美 |
2 | 武吉加東 | Bukit Katong | 1950 | 2°19′20″N 102°27′33″E / 2.32213°N 102.45915°E | 劉楓媖 | |
3 | 安樂新村 | Kampung On Lok | 1950 | 2°28′18″N 102°23′01″E / 2.47166°N 102.38373°E | 鄭覃福 | |
4 | 巴力吉利令 | Parit Keliling | 1950 | 2°21′35″N 102°30′06″E / 2.35977°N 102.50177°E | 梁雅育 | |
5 | 馮鹿峇登 | Pondok Batang | 1950 | 2°23′07″N 102°30′36″E / 2.3854°N 102.50989°E | 羅如福 | |
6 | 新邦木閣 | Simpang Bekoh | 1950 | 2°21′27″N 102°30′44″E / 2.35744°N 102.5121°E | 吳始發 | |
7 | 重組村 | 亞逸馬吉 | Air Manggis | 2°17′24″N 102°25′41″E / 2.28989°N 102.42792°E | 溫可能 | |
8 | 廣西村 | Kampung Kongsi | 2°16′33″N 102°24′55″E / 2.27572°N 102.41539°E | 林國安 |
馬六甲中央縣
編輯馬六甲中央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其中八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蕭麗燕,行動黨黨籍兼馬六甲市區國會社區中心行政經理。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4]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愛極樂 | Ayer Keroh | 1950 | 2°15′49″N 102°17′01″E / 2.26373°N 102.28365°E | 黃渶祿 |
2 | 亞依沙叻 | Ayer Salak | 1951 | 2°16′21″N 102°10′02″E / 2.27237°N 102.16731°E | 林千宏 | |
3 | 柏淡烏魯 | Bertam Ulu | 1950 | 2°17′20″N 102°11′38″E / 2.28885°N 102.19377°E | 戴佛淞 | |
4 | 武吉波浪 | Bukit Beruang | 1953 | 2°14′24″N 102°16′41″E / 2.24002°N 102.27792°E | 黃美玲 | |
5 | 武吉南眉 | Bukit Rambai | 1951 | 2°15′10″N 102°10′58″E / 2.25267°N 102.18284°E | 連南金 | |
6 | 雙溪烏浪 | Sungai Udang | 1950 | 2°17′03″N 102°08′01″E / 2.28414°N 102.13364°E | 鄭榕 | |
7 | 丹絨米雅 | Tanjung Minyak | 1951 | 2°15′50″N 102°11′57″E / 2.26388°N 102.19923°E | 林佑福 | |
8 | 丁賴 | Tiang Dua | 1957 | 2°12′51″N 102°21′41″E / 2.21417°N 102.3613°E | 蔣育賢 | |
9 | 重組村 | 丹絨吉靈 | Tanjung Keling | 2°13′22″N 102°09′53″E / 2.22284°N 102.16484°E | 周志明 |
森美蘭州
編輯日叻務縣
編輯日叻務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七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註 3]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榴槤知貝 | Durian Tipus | 1950 | 3°07′07″N 102°13′25″E / 3.11859°N 102.22349°E | 李國佳 |
2 | 半芭 | Ladang Jelebu | 1950 | 2°58′30″N 102°03′35″E / 2.97497°N 102.05983°E | 薛智義 | |
3 | 葫蘆頂 | Pertang | 1950 | 2°57′34″N 102°13′04″E / 2.95957°N 102.21774°E | 張武萬 | |
4 | 古打靈 | Kampung Petaling | 1950 | 2°56′54″N 102°03′32″E / 2.94837°N 102.05885°E | 李志遠 | |
5 | 新邦葫蘆頂 | Simpang Pertang | 1950 | 2°56′35″N 102°15′37″E / 2.94292°N 102.2604°E | 廖奮前 | |
6 | 雙溪文都 | Sungai Muntuh | 1950 | 3°01′12″N 102°04′55″E / 3.0199°N 102.08191°E | 黃耀君 | |
7 | 知知港 | Titi | 1950 | 2°59′52″N 102°04′39″E / 2.99773°N 102.07743°E | 羅瑞雲 | |
8 | 重組村 | 河沙壩 | Hosapa | 2°59′41″N 102°04′30″E / 2.99482°N 102.07491°E | 葉華勝 |
仁保縣
編輯仁保縣內共有17個華人新村,其中七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十個重組村。
瓜拉庇勞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亞依馬旺 | Ayer Mawang | 2°33′31″N 102°15′25″E / 2.55856°N 102.25708°E | 石天財 | |
2 | 武吉古魯莪 | Desa Bukit Gelugor | 1950 | 2°48′07″N 102°18′48″E / 2.80199°N 102.31346°E | 李志堅 | |
3 | 冷宜 | Dangi | 1950 | 2°38′41″N 102°19′16″E / 2.64481°N 102.32115°E | 蔡澤炎 | |
4 | 呷啤10里 | Kepis Batu 10 | 1950 | 2°42′23″N 102°21′59″E / 2.70628°N 102.36649°E | 林文來 | |
5 | 瓜拉油麻坡 | Kuala Jemapoh | 1952 | 2°46′39″N 102°17′01″E / 2.7776°N 102.28358°E | ||
6 | 巴力丁宜(港尾) | Parit Tinggi | 1950 | 2°47′15″N 102°13′20″E / 2.78738°N 102.22218°E | 劉金泉 | |
7 | 新邦浪誼 | Simpang Dangi | 1958 | 2°38′10″N 102°17′26″E / 2.63622°N 102.29066°E | 陳江山 |
波德申縣
編輯波德申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六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張成利,屬於公正黨 [16]。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丹那美拉A村 | Desa Tanah Merah Site A | 1952 | 2°40′43″N 101°45′41″E / 2.67861°N 101.7613°E | 陳星平 |
2 | 丹那美拉C村 | Desa Tanah Merah Site C | 1952 | 2°36′48″N 101°48′15″E / 2.61333°N 101.80414°E | 林光友 | |
3 | 雙溪立百 | Desa Sungai Nipah | 1953 | 2°37′33″N 101°44′49″E / 2.62579°N 101.7469°E | 陳紹和 | |
4 | 重組村 | 武吉不蘭律 | Bukit Pelandok | 2°38′43″N 101°44′42″E / 2.64523°N 101.745°E | 林秋妹 | |
5 | 海南村 | Kampung Hailam | 2°31′43″N 101°49′06″E / 2.52854°N 101.81835°E | 馮國瑛 | ||
6 | 宜嘜園 | Kebun Jimah | 2°36′28″N 101°49′19″E / 2.60790°N 101.82203°E | 楊洸喜 | ||
7 | 瓜拉蘆骨 | Kuala Lukut | 2°34′58″N 101°47′07″E / 2.58286°N 101.78537°E | 蘇亞華 | ||
8 | 斯里巴力 | Sri Parit | 2°33′57″N 101°50′19″E / 2.56577°N 101.83865°E | 李建忠 | ||
9 | 山打央 | Sungai Sendayan | 2°36′53″N 101°52′37″E / 2.61481°N 101.87708°E |
芙蓉縣
編輯芙蓉縣內共有14個華人新村,其中12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芙蓉國席新村發展官為植春友,現任亞沙國席新村發展官為曾匯芝,皆為行動黨籍。[17]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拉務8英里 | Desa Batu 8 Labu | 1950 | 2°44′29″N 101°51′23″E / 2.74129°N 101.85636°E | 邱新貴 |
2 | 武來岸 | Broga | 1950 | 2°56′09″N 101°54′40″E / 2.9358°N 101.91117°E | 楊敬良 | |
3 | 萬茂 | Desa Mambau | 1950 | 2°40′07″N 101°55′02″E / 2.6686°N 101.91733°E | 陳子明 | |
4 | 文丁 | Mantin | 1952 | 2°49′23″N 101°53′41″E / 2.82303°N 101.89462°E | 鍾品壽 | |
5 | 汝來 | Nilai | 1952 | 2°48′31″N 101°48′08″E / 2.80856°N 101.80225°E | 俞熙龍 | |
6 | 巴音 | Pajam | 1951 | 2°50′35″N 101°50′58″E / 2.84311°N 101.84953°E | 黃六妹 | |
7 | 班台 | Pantai | 1951 | 2°47′16″N 101°59′47″E / 2.78781°N 101.99628°E | 王天良 | |
8 | 芭蕾 | Desa Paroi | 1950 | 2°43′24″N 102°00′01″E / 2.72345°N 102.00026°E | 林國堅 | |
9 | 拉杭 | Desa Rahang | 1952 | 2°41′44″N 101°57′51″E / 2.69564°N 101.96403°E | 鄧金強 | |
10 | 亞沙 | Rasah | 1951 | 2°41′56″N 101°55′57″E / 2.69886°N 101.93247°E | 胡國慶 | |
11 | 小甘蜜 | Sikamat | 1950 | 2°44′43″N 101°58′01″E / 2.74539°N 101.96694°E | 朱德富 | |
12 | 吁嚕峇玲瓏 | Ulu Beranang | 1950 | 2°53′36″N 101°55′42″E / 2.89347°N 101.92842°E | 吳建忠 | |
13 | 重組村 | 金沙 | Pasir Mas | 2°35′21″N 101°57′19″E / 2.58915°N 101.95516°E | 徐福樺 |
林茂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重組村 | 利貢再也 | Legong Jaya | 2°30′03″N 102°09′41″E / 2.50088°N 102.16142°E | 覃紹南 |
淡邊縣
編輯淡邊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彭書維。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亞逸昆寧 | Desa Ayer Kuning | 1950 | 2°30′28″N 102°28′42″E / 2.50786°N 102.47833°E | 羅美芳 |
2 | 義樂 | Desa Gedok | 1950 | 2°32′50″N 102°25′14″E / 2.54721°N 102.42056°E | 梁繡頻 | |
3 | 金馬士 | Gemas | 1950 | 2°35′08″N 102°37′15″E / 2.58542°N 102.6209°E | 陳偉勝 | |
4 | 淡邊 | Desa Tampin | 1950 | 2°28′41″N 102°13′52″E / 2.47817°N 102.23105°E | 許金水 |
彭亨州
編輯文冬縣
編輯百樂縣
編輯百樂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金馬揚 | Kemayan | 1950 | 3°08′07″N 102°22′06″E / 3.13519°N 102.3682°E | |
2 | 吉拉央 | Kerayong | 1950 | 3°15′53″N 102°27′06″E / 3.26478°N 102.45161°E | ||
3 | 明加叻 | Mengkarak | 1950 | 3°19′44″N 102°25′21″E / 3.32879°N 102.42248°E | ||
4 | 明光 | Mengkuang | 1949 | 3°11′14″N 102°23′55″E / 3.18714°N 102.39854°E | ||
5 | 直涼 | Teriang | 1950 | 3°14′50″N 102°25′09″E / 3.24711°N 102.41907°E | ||
6 | 重組村 | 武吉高林 | Kampung Bukit Godam | 3°08′31″N 102°19′34″E / 3.14206°N 102.32600°E | ||
7 | 文德里 | Kampung Menteri | 3°17′08″N 102°25′04″E / 3.28545°N 102.41788°E | |||
8 | 巴也郎 | Paya Lang | 3°12′24″N 102°25′22″E / 3.20654°N 102.42264°E |
金馬侖高原縣
編輯金馬侖高原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甘榜拉惹 | Kampung Raja | 1962 | 4°34′07″N 101°24′24″E / 4.56848°N 101.40668°E | |
2 | 美蘭村 | Kea Farm | 1950 | 4°30′13″N 101°24′44″E / 4.50366°N 101.41234°E | ||
3 | 瓜拉德拉 | Kuala Terla | 1949 | 4°32′53″N 101°24′56″E / 4.54794°N 101.41549°E | ||
4 | 巴登威利 | Bertam Valley | 1952 | 4°24′54″N 101°23′56″E / 4.41501°N 101.39877°E | ||
5 | 冷力 | Ringlet | 1951 | 4°24′50″N 101°23′03″E / 4.41402°N 101.38409°E | ||
6 | 直冷甲 | Tringkap | 1950 | 4°30′56″N 101°25′43″E / 4.51567°N 101.42863°E |
而連突縣
編輯而連突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寧為勝,而連突公青團團員。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華都巴來 | Batu Balai | 1950 | 3°58′44″N 102°10′17″E / 3.97888°N 102.17151°E | |
2 | 而連宋 | Jeransung | 1961 | 3°51′36″N 102°21′44″E / 3.85996°N 102.36219°E | ||
3 | 南嘜 | Damak | 1950 | 3°56′58″N 102°12′56″E / 3.94947°N 102.21544°E | ||
4 | 新生港 | Padang Saujana | 1970 | 3°54′49″N 102°22′34″E / 3.91350°N 102.37611°E | ||
5 | 雙溪仁 | Sungai Jan | 1950 | 3°56′29″N 102°21′55″E / 3.94133°N 102.36518°E | ||
6 | 友聯港 | Sungai Lekok | 1951 | 3°54′05″N 102°19′51″E / 3.90144°N 102.33079°E | ||
7 | 重組村 | 57碑 | Batu 57 | 3°55′42″N 102°23′24″E / 3.92825°N 102.38996°E | ||
8 | 雙溪芭烏魯 | Sungai Par Ulu | 3°55′39″N 102°19′28″E / 3.92747°N 102.32441°E |
關丹縣
編輯關丹縣內共有三個華人新村,其中二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彭思林,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甘孟 | Gambang | 1950 | 3°42′26″N 103°05′58″E / 3.70716°N 103.09947°E | |
2 | 關丹新村 | Seri Teruntum (Tanah Puteh) | 1954 | 3°48′02″N 103°18′45″E / 3.80047°N 103.3126°E | ||
3 | 重組村 | 林明橫港 | Seberang Baru Sungai Lembing | 3°54′36″N 103°01′43″E / 3.91003°N 103.02864°E |
立卑縣
編輯立卑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鄭梓康(公正黨籍),也是彭亨公青團副團長和立卑公青團團長。前新村發展官為李秀欣(前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0] (至2024) |
---|---|---|---|---|---|---|
1 | 傳統新村 | 文達 | Benta | 1951 | 4°01′09″N 101°57′52″E / 4.01918°N 101.96456°E | 覃福榮 |
2 | 日利谷 | Jerkoh | 1951 | 4°02′22″N 101°57′18″E / 4.03955°N 101.95489°E | 丘金鳳 | |
3 | 巴登冬姑 | Padang Tengku | 1951 | 4°14′03″N 101°59′30″E / 4.23406°N 101.99158°E | 劉俊發 | |
4 | 檳絨 | Penjom | 1952 | 4°06′56″N 102°00′19″E / 4.11551°N 102.0054°E | 陳德坪 |
馬蘭縣
編輯馬蘭縣內共有二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盛偉瀧,也是彭亨公青團財政。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斯里再也 | Sri Jaya | 1960 | 3°40′24″N 102°52′28″E / 3.67334°N 102.87441°E | 周國政 |
2 | 雙溪熱力 | Sungai Jerik | 1950 | 3°47′10″N 102°38′34″E / 3.78617°N 102.64288°E | 鄭金花 |
勞勿縣
編輯勞勿縣內共有十個華人新村,其中九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武吉公滿 | Bukit Koman | 1950 | 3°49′04″N 101°51′07″E / 3.81776°N 101.85206°E | |
2 | 積羅 | Cheroh | 1950 | 3°54′10″N 101°48′49″E / 3.90268°N 101.81358°E | ||
3 | 生利 | Sang Lee | 1950 | 3°39′27″N 101°50′42″E / 3.65745°N 101.84495°E | ||
4 | 新巴力 | Sempalit | 1950 | 3°48′03″N 101°52′17″E / 3.80093°N 101.87148°E | ||
5 | 雙溪只登 | Sungai Chetang | 1951 | 3°42′38″N 101°49′17″E / 3.71063°N 101.82151°E | ||
6 | 雙溪吉流 | Sungai Klau | 1950 | 3°44′43″N 101°58′49″E / 3.74523°N 101.98034°E | ||
7 | 雙溪內 | Sungai Lui | 1950 | 3°48′42″N 101°50′50″E / 3.81163°N 101.84736°E | ||
8 | 雙溪蘭 | Sungai Ruan | 1951 | 3°48′27″N 101°56′19″E / 3.80758°N 101.93872°E | ||
9 | 都賴 | Tras | 1951 | 3°44′26″N 101°48′29″E / 3.74043°N 101.80812°E | ||
10 | 重組村 | 雙溪查力 | Sungai Chalit | 3°45′25″N 102°00′25″E / 3.75693°N 102.00699°E |
淡馬魯縣
編輯淡馬魯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加流(吉道) | Kerdau | 1952 | 3°34′28″N 102°22′12″E / 3.57433°N 102.36988°E | |
2 | 瓜拉吉撓 | Kuala Krau | 1950 | 3°42′33″N 102°22′07″E / 3.70922°N 102.36865°E | ||
3 | 聯增 | Lanchang | 1950 | 3°29′41″N 102°11′31″E / 3.49461°N 102.19199°E | ||
4 | 文德甲 | Mentakab | 1950 | 3°29′15″N 102°21′08″E / 3.48757°N 102.35218°E | ||
5 | 淡馬魯 | Temerloh | 1950 | 3°27′13″N 102°25′05″E / 3.45357°N 102.41798°E | ||
6 | 重組村 | 柏冷谷 | Kampung Belenggu Halt | 3°25′56″N 102°20′14″E / 3.43212°N 102.33733°E |
檳城州
編輯威中縣
編輯威中縣內共有6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王敬文,公正黨籍及前武吉丁雅州議員。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21]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武拉必 | Berapit | 1954 | 5°22′54″N 100°28′20″E / 5.381714°N 100.472257°E | 黃武進 |
2 | 柔府 | Juru | 1954 | 5°18′51″N 100°26′37″E / 5.314125°N 100.44358°E | 邱順添 | |
3 | 馬章武莫 | Machang Bubok | 1954 | 5°20′02″N 100°30′29″E / 5.333998°N 100.508155°E | 陳福昌 | |
4 | 峇冬丁宜 | Permatang Tinggi | 1954 | 5°18′05″N 100°28′43″E / 5.301277°N 100.478507°E | 王振吉 | |
5 | 雙溪里武 | Sungai Lembu | 1952 | 5°23′25″N 100°31′23″E / 5.390258°N 100.523077°E | 黃運興 | |
6 | 重組村 | 甘榜峇汝 | Kampung Bahru | 5°20′33″N 100°28′15″E / 5.3426°N 100.4708°E | 吳瑞音 |
威北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21] (2022-) |
---|---|---|---|---|---|---|
1 | 重組村 | 平安村 | Kampung Selamat | 5°30′18″N 100°30′53″E / 5.504918°N 100.514779°E | 許順耀 |
威南縣
編輯威南縣內共有7個華人新村,其中四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和二個漁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21]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爪夷 | Jawi | 1954 | 5°12′41″N 100°29′43″E / 5.211444°N 100.495237°E | 林楊傑 |
2 | 雙溪吉舌 | Sungai Kecil | 1954 | 5°09′52″N 100°31′23″E / 5.164411°N 100.523190°E | 林函杉 | |
3 | 華都村 | Valdor | 1954 | 5°14′30″N 100°29′29″E / 5.241635°N 100.491300°E | 黃吉祥 | |
4 | 威利斯里村 | Wellesley | 1954 | 5°12′43″N 100°30′58″E / 5.211821°N 100.516084°E | 王長傑 | |
5 | 重組村 | 樟角村 | Changkat | 5°11′54″N 100°28′11″E / 5.198436°N 100.469718°E | 許賜和 | |
6 | 漁村 | 武吉淡汶峇眼 | Bagan Bukit Tambun | 5°16′29″N 100°26′39″E / 5.274689°N 100.444173°E | 鄭鈴秋 | |
7 | 高淵港口 | Sungai Udang | 5°09′55″N 100°25′40″E / 5.165217°N 100.427857°E | 殷才國 |
霹靂州
編輯霹靂州內共有157個華人新村,其中125個為傳統新村(Kampung Baru)[9]、17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和15個漁村。[10]
峇眼拿督縣
編輯峇眼拿督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漁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2] |
---|---|---|---|---|---|---|
1 | 傳統新村 | 新邦安拔 | Simpang Empat | 1950 | 3°53′46″N 100°56′13″E / 3.89611°N 100.93694°E | 鄭路添 |
2 | 漁村 | 峇眼漁港 | Bagan Ikan | 3°59′23″N 100°46′47″E / 3.98972°N 100.77972°E | 陳浩順 | |
3 | 峇眼哩叭(峇眼裡拔) | Bagan Lipas Laut | 3°51′38″N 100°48′19″E / 3.86056°N 100.80528°E | 蔡秀蒂 | ||
4 | 四條港 | Bagan Parit Empat | 3°51′22″N 100°50′32″E / 3.85611°N 100.84222°E | 紀靜瑩 | ||
5 | 峇眼巴碩 | Bagan Pasir Laut | 3°51′35″N 100°49′11″E / 3.85972°N 100.81972°E | 郭生財 | ||
6 | 雙呂江 | Bagan Sungai Belukang | 3°51′45″N 100°44′37″E / 3.86250°N 100.74361°E | 王明華 | ||
7 | 雙武隆 | Bagan Sungai Burung | 3°58′36″N 100°42′19″E / 3.97667°N 100.70528°E | 王和航 | ||
8 | 雙怡仗 | Bagan Sungai Tiang | 3°54′17″N 100°42′48″E / 3.90472°N 100.71333°E | 林小玉 |
馬登巴冷縣
編輯馬登巴冷縣內共有20個華人新村,其中17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註 6]2009年3月5日,馬登巴冷縣的萬嶺園重組村和積莪營親善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
下霹靂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2] |
---|---|---|---|---|---|---|
1 | 傳統新村 | 美羅路十二碑 | Batu Dua Belas | 1950 | 4°00′12″N 101°10′26″E / 4.00333°N 101.17389°E | 陳國源 |
2 | 水閘 | Chui Chak | 1950 | 4°02′41″N 101°10′20″E / 4.04472°N 101.17222°E | 張志順 | |
3 | 五豐村 | Goh Hong | 1960 | 4°01′39″N 101°08′02″E / 4.02750°N 101.13389°E | 莫根 | |
4 | 冷甲 | Langkap | 1950 | 4°04′18″N 101°08′57″E / 4.07167°N 101.14917°E | 朱耀華 | |
5 | 巴拉灣 | Pelawan | 1949 | 4°04′00″N 101°11′15″E / 4.06667°N 101.18750°E | 陳永光 | |
6 | 芭尾(巴碩伯達馬) | Pasir Bedamar | 1950 | 4°02′06″N 101°00′21″E / 4.03500°N 101.00583°E | 藍永勝 |
上霹靂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3] |
---|---|---|---|---|---|---|
1 | 傳統新村 | 愛育嘉拉 | Ayer Kala | 1951 | 5°11′41″N 101°03′26″E / 5.19472°N 101.05722°E | |
2 | 峇都魯亞 | Batu Dua | 1950 | 5°27′08″N 101°08′08″E / 5.45222°N 101.13556°E | 許文訓 | |
3 | 仁丹 | Klian Intan | 1952 | 5°38′09″N 101°01′24″E / 5.63583°N 101.02333°E | 陳志雄 | |
4 | 哥打淡板 | Kota Tampan | 1952 | 5°03′21″N 100°57′57″E / 5.05583°N 100.96583°E | ||
5 | 高拉雷 | Kuala Rui | 1957 | 5°27′29″N 101°10′14″E / 5.45806°N 101.17056°E | ||
6 | 巴登古魯 | Padang Grus | 1951 | 5°09′56″N 101°00′55″E / 5.16556°N 101.01528°E | ||
7 | 高烏 | Pengkalan Hulu | 1959 | 5°42′16″N 101°00′07″E / 5.70444°N 101.00194°E | 黃國源 | |
8 | 士力百加 | Selat Pagar | 1950 | 5°10′45″N 101°02′08″E / 5.17917°N 101.03556°E | ||
9 | 打石 | Tasek | 1950 | 5°39′58″N 100°58′21″E / 5.66611°N 100.97250°E | 杜鳳珍 | |
10 | 八號新村 | UPRA 8 | 1951 | 5°26′02″N 101°07′41″E / 5.43389°N 101.12806°E | 林清才 |
金寶縣
編輯金寶縣內共有14個華人新村,其中七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重組村。
吉輦縣
編輯吉輦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重組村,以及八個漁村。[註 9]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楊硝幀。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5] |
---|---|---|---|---|---|---|
1 | 重組村 | 兩成園 | Kampung Liang Seng | 4°58′55″N 100°30′06″E / 4.98194°N 100.50167°E | 張彩光 | |
2 | 漁村 | 對面港 | Bagan Seberang | 5°00′25″N 100°25′43″E / 5.00694°N 100.42861°E | 王龍強 | |
3 | 南港 | Bagan Selatan | 5°04′38″N 100°23′12″E / 5.07722°N 100.38667°E | 劉玟豪 | ||
4 | 峇眼甸 | Bagan Tiang | 5°06′32″N 100°24′01″E / 5.10889°N 100.40028°E | 黃其隆 | ||
5 | 北港 | Bagan Utara | 5°04′43″N 100°23′14″E / 5.07861°N 100.38722°E | 陳健楷 | ||
6 | 惹蘭班台 | Jalan Pantai | 5°00′30″N 100°25′35″E / 5.00833°N 100.42639°E | 連振明 | ||
7 | 甘榜呢拉央 | Kampung Nelayan | 5°00′14″N 100°25′04″E / 5.00389°N 100.41778°E | 陳振炎 | ||
8 | 甘榜得樂 | Kampung Teluk | 5°00′27″N 100°31′53″E / 5.00756°N 100.53149°E | 馬恆根 | ||
9 | 瓜拉牛拉 | Kuala Gula | 4°56′00″N 100°27′58″E / 4.93333°N 100.46611°E | 陳明成 |
近打縣
編輯近打縣內共有33個華人新村,其中32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註 10]現任烏魯近打區(怡保)新村發展官為林萬能;而近打南區(華都牙也)新村發展官為許向德,公正黨籍。
江沙縣
編輯江沙縣內共有15個華人新村,其中14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拉律峇登司南馬縣
編輯拉律峇登司南馬縣內共有23個華人新村,其中21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註 11]現任司南馬區新村發展官為蔡漢倫。
曼絨縣
編輯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3] |
---|---|---|---|---|---|---|
1 | 傳統新村 | 愛大華 | Ayer Tawar | 1951 | 4°17′38″N 100°45′33″E / 4.29389°N 100.75917°E | 陳為飛 |
2 | 木威 | Beruas | 1951 | 4°29′56″N 100°47′26″E / 4.49889°N 100.79056°E | 張啟連 | |
3 | 莫珍歪 | Changkat Keruing | 1951 | 4°22′38″N 100°41′12″E / 4.37722°N 100.68667°E | 曾香山 | |
4 | 福清洋 | Kampung Cina | 1951 | 4°11′39″N 100°41′07″E / 4.19417°N 100.68528°E | 林秀梅 | |
5 | 哲仁(第三村) | Kampung Jering | 1951 | 4°20′47″N 100°46′41″E / 4.34639°N 100.77806°E | 陳利明 | |
6 | 甘文閣 | Kampung Koh | 1951 | 4°11′19″N 100°42′19″E / 4.18861°N 100.70528°E | 薛行順 | |
7 | 甘光馬坡(第二村) | Kampung Merbau | 1951 | 4°20′05″N 100°43′48″E / 4.33472°N 100.73000°E | 梁慧昌 | |
8 | 格尼市 | Pekan Gurney | 1951 | 4°13′21″N 100°44′39″E / 4.22250°N 100.74417°E | 詹義飛 | |
9 | 拉也依淡(第一村) | Raja Hitam | 1951 | 4°20′12″N 100°45′02″E / 4.33667°N 100.75056°E | 陳家先 | |
10 | 二條路 | Simpang Dua | 1951 | 4°12′08″N 100°43′50″E / 4.20222°N 100.73056°E | 游仁豪 | |
11 | 五條路 | Simpang Lima | 1951 | 4°14′51″N 100°45′31″E / 4.24750°N 100.75861°E | 葉振漢 | |
12 | 雙溪峇都 | Sungai Batu | 1951 | 4°25′54″N 100°39′21″E / 4.43167°N 100.65583°E | 陳美燕 |
慕亞林縣
編輯慕亞林縣內共有七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仕林河新村發展官為許粽傳。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3] |
---|---|---|---|---|---|---|
1 | 傳統新村 | 美冷火車頭 | Behrang Stesyen | 1950 | 3°44′35″N 101°26′59″E / 3.74306°N 101.44972°E | 廖亞蝦 |
2 | 美冷嗚嚕 | Behrang Ulu | 1950 | 3°45′21″N 101°29′47″E / 3.75583°N 101.49639°E | 林志升 | |
3 | 哥多容 | Ketoyong | 1950 | 3°41′22″N 101°30′59″E / 3.689577°N 101.516274°E | 黃守輝 | |
4 | 仕林河 | Slim River | 1950 | 3°49′54″N 101°24′02″E / 3.83167°N 101.40056°E | 林清洲 | |
5 | 仕林村 | Slim Village | 1950 | 3°50′57″N 101°28′51″E / 3.84917°N 101.48083°E | 何春汕 | |
6 | 地羅叻 | Trolak | 1950 | 3°53′28″N 101°22′38″E / 3.89111°N 101.37722°E | 哥比巴拉克斯南 | |
7 | 重組村 | 合作社 | Kampung Perhentian | 3°49′48″N 101°24′13″E / 3.829899°N 101.403507°E | 余根福 |
玻璃市州
編輯玻璃市有二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9],以及一個重組村。[10]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雪芬。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新路村 | Pauh Setia | 1956 | 6°26′17″N 100°18′06″E / 6.438084°N 100.301644°E | |
2 | 重組村 | 加基武吉 | Kaki Bukit | 6°38′37″N 100°12′29″E / 6.643650°N 100.208078°E |
雪蘭莪州
編輯雪蘭莪州共有77個華人新村。其中41個為傳統新村(Kampung Baru)[9]、19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和17個漁村。[10]
鵝嘜縣
編輯鵝嘜縣共有16個華人新村,其中5個為傳統新村,以及11個重組村。
烏魯冷岳縣
編輯烏魯冷岳縣共有12個華人新村,其中十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
烏魯雪蘭莪縣
編輯烏魯雪蘭莪縣共有13個華人新村,其中八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五個重組村。
巴生縣
編輯巴生縣共有四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漁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7]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班達馬蘭 | Pandamaran | 1952 | 3°00′29″N 101°24′48″E / 3.00801°N 101.41338°E | 柯金勝 |
2 | 漁村 | 海南村 | Bagan Hailam | 3°00′09″N 101°23′12″E / 3.00243°N 101.38657°E | 呂清文 | |
3 | 五條港 | Bagan Sungai Lima | 3°02′23″N 101°16′42″E / 3.03984°N 101.27830°E | 陳水清 | ||
4 | 吉膽島 | Pulau Ketam | 3°01′17″N 101°15′09″E / 3.02140°N 101.25245°E | 蔡欽仁 |
瓜拉冷岳縣
編輯瓜拉冷岳縣共有二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7]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仁嘉隆 | Jenjarom (Sungai Jarum) | 1950 | 2°52′36″N 101°29′46″E / 2.87669°N 101.49613°E | 洪平基 |
2 | 丹絨士拔 | Tanjung Sepat (Tanjung Sepat Indah) | 1950 | 2°39′35″N 101°33′36″E / 2.65969°N 101.55989°E | 戴河松 |
瓜拉雪蘭莪縣
編輯瓜拉雪蘭莪縣共有十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漁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7]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依約 | Ijok Baru | 1951 | 3°18′58″N 101°24′51″E / 3.31610°N 101.41404°E | 湯添房 |
2 | 八丁燕帶 | Batang Berjuntai (Bestari Jaya) | 1956 | 3°22′41″N 101°24′26″E / 3.37795°N 101.40717°E | 劉怡德 | |
3 | 峇東 | Tiram Setia | 1958 | 3°25′35″N 101°14′49″E / 3.42652°N 101.24703°E | 李文使 | |
4 | 漁村 | 峇眼巴西 | Bagan Pasir | 3°24′05″N 101°10′16″E / 3.40143°N 101.17098°E | 林順枝 | |
5 | 巴西不南邦 | Bagan Pasir Penambang | 3°20′51″N 101°15′10″E / 3.34753°N 101.25268°E | 鄭建儒 | ||
6 | 沙沙蘭 | Bagan Sasaran (Sungai Buloh) | 3°15′32″N 101°18′17″E / 3.25878°N 101.30479°E | 蕭養強 | ||
7 | 雙溪章谷(鬍鬚港) | Bagan Sungai Janggut | 3°10′24″N 101°18′38″E / 3.17327°N 101.31047°E | 陳仁和 | ||
8 | 雙溪加江 | Bagan Sungai Kajang | 3°24′06″N 101°10′09″E / 3.40163°N 101.16918°E | 林福長 | ||
9 | 東姑臘 | Bagan Sungai Tengkorak | 3°26′57″N 101°08′04″E / 3.44910°N 101.13439°E | 王盛瑞 | ||
10 | 雙溪由 | Bagan Sungai Yu Baru | 3°21′14″N 101°14′53″E / 3.35389°N 101.24805°E | 黃耀前 |
八打靈縣
編輯八打靈縣共有七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7]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蒲種十四哩 | Batu 14, Puchong | 1950 | 2°59′39″N 101°37′23″E / 2.99430°N 101.62313°E | 黃健生 |
2 | 白沙羅 | Damansara (Seri Damansara) | 1950 | 3°07′46″N 101°37′57″E / 3.12952°N 101.63248°E | 黃耀慶 | |
3 | 史里肯邦安(沙登) | Seri Kembangan (Serdang) | 1950 | 3°01′31″N 101°42′11″E / 3.02523°N 101.70299°E | 方年泰 | |
4 | 雙溪威 | Seri Setia (Sungai Way) | 1950 | 3°05′22″N 101°37′04″E / 3.08941°N 101.61789°E | 陳有才 | |
5 | 梳邦 | Subang (Seri Subang) | 1950 | 3°08′35″N 101°32′10″E / 3.14302°N 101.53612°E | 曾正文 | |
6 | 雙溪毛糯 | Sungai Buloh (Seri Sungai Buloh) | 1950 | 3°11′52″N 101°33′54″E / 3.19784°N 101.56506°E | 何淑雲 | |
7 | 重組村 | 千百家村 | Kampung Cempaka | 3°07′02″N 101°35′55″E / 3.11727°N 101.59855°E | 林櫻樺 |
沙白安南縣
編輯沙白安南縣共有12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九個漁村。
雪邦縣
編輯雪邦縣共有五個華人新村,其中四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7]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龍溪 | Dengkil (Seri Dengkil) | 1950 | 2°51′38″N 101°40′47″E / 2.86067°N 101.67971°E | 李桂安 |
2 | 沙叻 | Salak | 1952 | 2°47′00″N 101°45′06″E / 2.78330°N 101.75158°E | 陳澤龍 | |
3 | 雪邦 | Sepang (Sepang Jaya) | 1950 | 2°41′14″N 101°44′54″E / 2.68731°N 101.74843°E | 陳海波 | |
4 | 雙溪比力 | Sungai Pelek (Seri Sungai Pelek) | 1950 | 2°38′32″N 101°42′44″E / 2.64212°N 101.71227°E | 余東發 | |
5 | 重組村 | 一支港 | Batu Satu | 2°40′51″N 101°44′31″E / 2.68084°N 101.74186°E |
登嘉樓州
編輯龍運縣
編輯龍運縣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龍運五哩 | Batu Lima | 1950 | 4°42′55″N 103°25′01″E / 4.71524°N 103.4169°E |
甘馬挽縣
編輯甘馬挽縣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亞益仁耐 | Air Jernih | 1954 | 4°24′30″N 103°23′51″E / 4.40840°N 103.39753°E |
瓜拉尼魯斯縣
編輯瓜拉尼魯斯縣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蒲萊 | Pulai Baru | 1953 | 5°22′25″N 103°03′31″E / 5.37369°N 103.0585°E |
聯邦直轄區
編輯吉隆坡
編輯吉隆坡共有三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9][10]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劉志光, 公正黨籍。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8] |
---|---|---|---|---|---|---|
1 | 傳統新村 | 熱水湖 | Air Panas | 1950 | 3°11′19″N 101°43′05″E / 3.1885°N 101.7180°E | 林晉伙 |
2 | 增江 | Jinjang | 1950 | 3°12′31″N 101°39′42″E / 3.2086°N 101.6617°E | 黃裕發 | |
3 | 沙叻秀 | Salak Selatan | 1950 | 3°05′20″N 101°42′14″E / 3.0890°N 101.70386°E | 曾長興 |
相關出版
編輯- 林, 廷輝; 宋, 婉瑩. 《马來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 華社硏究中心. 2000: 220 [2019-03-17]. ISBN 98396736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 林, 廷輝; 方, 天養. 《马来西亚新村:迈向新旅程》. 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INSAP). 2005: 196 [2019-03-17]. ISBN 9834265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3).
注釋
編輯- ^ 麻坡縣尚有一個名為「嶺嘉28哩」(Batu 28 Lenga)的馬來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麻坡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華玲縣尚有一個名為「新邦安拔」(Simpang Empat)的暹羅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華玲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日叻務縣尚有三個分別名為「梘唐尾」(Kenaboi)、「新邦榴槤」(Simpang Durian)及「雙溪毛糯」(Sungai Buloh)的華人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日叻務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瓜拉庇勞縣尚有一個名為「烏魯萬邦」(Ulu Bendol)的新村,因位於馬來人保留地,村民外遷而不復存在。《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將其計入於瓜拉庇勞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文冬縣尚有一個名為「哥猛狄」(Gemeti)的馬來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文冬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馬登巴冷縣尚有一個名為「甘榜美金」(Kampung Bikam)的馬來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馬登巴冷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下霹靂縣尚有二個分別名為「阿依淡」(Ayer Hitam)及「曾吉容八英里」(Batu 8, Changkat Jong)的馬來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下霹靂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上霹靂縣尚有一個名為「一號村」(UPRA 1)的華人新村,因被政府發展成商業區及巴士總站而被迫在1990年代拆除。[24]《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上霹靂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吉輦縣尚有二個分別名為「巴力武吉」(Balik Bukit)及「甘榜司南末」(Kampung Selamat)的馬來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于吉輦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近打縣尚有一個名為「新和園」(Pasir Puteh Baru)的華人新村,因被納入怡保市議會,因而不再歸屬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將其計入於近打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 ^ 拉律峇登司南馬縣尚有二個分別名為「峇眼峇汝」(Bagan Baharu)及「雙溪任浪」(Sungai Dendang)的馬來新村,《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和《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將其計入於拉律峇登司南馬縣的傳統新村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官網則不計入於新村名單。
參考資料
編輯- ^ 林廷輝,宋婉瑩.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50年. 雪蘭莪: 華社研究中心. ISBN 983-9673-65-3.
- ^ 林延輝、方天養. 马来西亚新村:迈向新旅程. 吉隆坡: 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 2005. ISBN 983-42657-1-9.
- ^ 3.0 3.1 3.2 3.3 3.4 黄家泉:将获常年拨款.157重组村渔村纳入房地部. 星洲網. 2018-12-09 [2018-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 ^ Sejarah Kampung Baru. Laman Web Bahagian Kapung Baru, Jabatan Kerajaan Tempatan. [201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
- ^ 魏家祥:全国613华人新村管辖权 交国民团结部. 東方Online. 2021-10-10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6).
- ^ Latar Belakang Bahagian Kampung Baru Cina. Bahagian Kampung Baru Cina, Kementerian Perpaduan Negara. 2022-08-01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6).
- ^ 倪可敏:全国华人新村 “重归地方政府发展部管辖”|中國報.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23-01-13 [2023-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 ^ 倪可敏:砂州新增14新村 国内新村增至627个 - 国内 - 即时国内.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4-04-22 (中文(中國大陸)).
- ^ 9.0 9.1 9.2 9.3 9.4 9.5 9.6 华人新村. 馬來西亞華裔博物館. 2013-03-14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Senarai Kampung Baru di Kedah. Laman Web Rasmi Bahagian Kampung Baru. [2018-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4) (英語).
- ^ 柔批准16村委會 料年杪公佈村長. 東方網. 2015-10-01 [2018-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7) (中文).
-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独家专访林添顺】柔120华裔村长出炉 林添顺:表现不达标终止合约 - 地方 - 大柔佛.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中文(簡體)).
- ^ 13.0 13.1 13.2 13.3 柔4名新任华人村长名单出炉 | 南马 | 地方.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2-10-15 [202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中文(簡體)).
- ^ 14.0 14.1 14.2 甲23名华人村长获委任状 林万锋吁齐协助村民福祉 | 南马 | 地方.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2-04-16 [202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中文(簡體)).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获马华推荐 森州56联邦村长接委任状. www.enanyang.my. 2022-08-19 [202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中文(簡體)).
- ^ 存档副本. [2020-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 ^ 【今日森美兰头条】新村发展官大换血 3月尾投入服务. 中國報. 2019-03-13 [2019-06-16].
- ^ 去年10月上任 · 文冬15村长终获委任状 - 地方 - 东海岸.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1-03-05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中文(簡體)).
- ^ 彭62村长延任两年 而连突县8新村仍悬空 - 地方 - 东海岸 - 关注东海岸.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2-10-11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中文(簡體)).
- ^ 立卑县4新村村长 获推荐连任至2024年 - 地方 - 关注东海岸.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2-10-09 (中文(中國大陸)).
- ^ 21.0 21.1 21.2 槟14联邦村长走马上任 为新村人民谋福利 | 北马 | 地方.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2-08-18 [2023-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中文(簡體)).
- ^ 22.0 22.1 五丰村出现印裔村长 下霹雳14新村长投入服务. www.enanyang.my. 2023-04-16 [2023-07-23] (中文(簡體)).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霹雳头条◢ “我们正式出任村长啦! 有25岁 也有30岁|中國報.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23-04-15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9).
- ^ 拉曼大學. UPRA 8 (PDF). 2013-06 [2019-01-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1-24).
- ^ 5新人 4旧面孔 吉辇9华裔村长 - 地方.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3-04-14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8) (中文(中國大陸)).
- ^ 拉律峇登司南马24人受委 村长趋年轻化女性增. www.enanyang.my. 2023-04-15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8) (中文(簡體)).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雪兰莪州2022-2023年华人新村.漁村.重组村管委会主席名单. 當今雪州. 2021-12-30 [2023-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 ^ 任期至明年12月31日.3村管会主席获委任状. 星洲網. 2019-03-27 [201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