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酒店》(英語:Hotel Chevalier)是一部2007年短片,由魏斯·安德森編劇導演,詹森·舒瓦茲曼和娜塔莉·波曼在片中扮演一對過去的情侶,如今在巴黎一間酒店房間重聚。影片全長13分鐘,是安德森2007年長片《大吉嶺有限公司》的序幕,但起初的計劃是作為獨立作品。電影的拍攝資金由安德森親自籌集,在巴黎一家酒店取景,工作人員的數量很少。影片於2007年9月2日在威尼斯影展首映,之後又於同月在美國4個城市的蘋果零售店首映。首映次日,ITunes Store開始提供影片的免費下載,時長一個月,下載人次超過50萬。電影幾乎獲得了影評人的一致好評,認為短片即使是與《大吉嶺有限公司》相比也毫不遜色,還稱讚了其豐富的內容、辛酸的感受,以及精細的製作。

騎士酒店
Hotel Chevalier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魏斯·安德森
編劇魏斯·安德森
主演詹森·舒瓦茲曼Jason Schwartzman
娜塔莉·波曼
配樂帕斯卡爾·羅格(Pascal Rogé
攝影勞勃·約曼(Robert Yeoman
剪輯文森特·馬爾尚(Vincent Marchand
片長13:05
產地美國
法國[1]
語言英語
法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發行商福斯探照燈影業/二十世紀福斯

劇情

編輯

一家酒店大堂內,禮賓部工作人員接到客戶從房間打來的電話。一名男子(詹森·舒瓦茲曼飾)身著黃色浴袍躺在床上,一邊看報紙,電視上還播放著美國黑白戰爭片戰地軍魂》(Stalag 17),正是他打電話到樓下用半生不熟的法語要求提供客房服務。不一會兒,電話鈴響了,裡面是一個他熟悉的女人聲音,對方表示自己正從機場趕來,並詢問他的房間號碼。男子表示自己並沒有同意她前來,並對此表現出不快,但他還是告訴了對方房間號碼。接下來他開始匆忙整理房間,把吧檯前的音響系統正在播放的歌曲——彼得·扎爾施泰特(Peter Sarstedt)的「Where Do You Go To (My Lovely)?」(意為《你要去哪兒(我的愛人)》)暫停,然後開始朝浴缸放水。

男子身穿灰色西裝躺回床上,不一會兒就聽到敲門聲,他起身讓音響中繼續播放歌曲,然後打開門。門外的女人(娜塔莉·波曼)盯著他看了幾秒鐘,然後問起裡面放的是什麼歌。男人沒有回答,但女人還是走進房間,並送給他一束鮮花。她試圖吻上他的嘴唇,但男人把頭轉到一邊,兩人都抱住了對方。男人關上門,問起對方怎麼找到了自己,她回答「也沒多難啦」。她在房內四下走動,看著他的東西,用他的牙刷刷過自己的牙齒,但謝絕了對方給自己準備好的洗浴。

回到臥室,女人轉頭看著男人,緩緩地詢問對方「到底是他媽怎麼回事?」他讓女人和自己一起躺在床上,告訴對方自己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並且不得不結束兩人的戀情。兩人躺回床上看著對方,一會兒客房服務到了,服務員走後,兩人開始接吻,男人開始脫掉女人的衣服。兩人談及之前分開後沒有同別的人睡過,他還在脫掉她的衣服後發現女人手臂上有瘀傷,女人對此沒有加以解釋。她趴在他的身上,告訴男人自己不想失去他的友誼,她愛他,從沒想過要傷害他。男人冷淡回應稱兩人永遠都不會成為朋友,但在她擁抱自己時還是回抱住對方。「Where Do You Go To (My Lovely)?」再次響起,男人請女人到窗前看風景。

女人裸身靠在衣櫃上,男人走上前給她披上黃色浴袍,兩人朝窗前走去。走上陽台後,男人從口袋裡拿出一支牙籤遞給她,向外看了一會兒風景後,她輕輕攀住他的脖子,兩人一起走回室內。

背景和製作

編輯
 
巴黎的拉斐爾酒店就是片名中的騎士酒店,電影中的所有鏡頭都是在此取景

導演魏斯·安德森於2005年首次就拍攝《騎士酒店》聯繫了詹森·舒瓦茲曼和娜塔莉·波曼[2]。舒瓦茲曼和安德森之前曾在1998年的《青春年少》(Rushmore)中合作,該片是安德森的第二部邪典長片,兩人還在舒瓦茲曼位於巴黎的公寓裡同住了數月[3]導演史考特·魯丁那裡拿到波特曼的電子郵件地址,她主演的2004年電影偷心》就是由魯丁擔任製片人[4]。兩位演員都能夠為拍攝騰出時間[5],安德森親自為接下來的製作出資[6]。影片在巴黎的拉斐爾酒店拍攝,這裡之前還曾是1996年電影愛在巴黎》(Love in Paris)和1998年電影五克拉愛情》(Place Vendôme)的取景地[7]。劇組成員一共只有15人,採用寬銀幕格式攝製,還使用了安德森公寓中的物品作為道具[4][6]。整個拍攝工作一共花了兩天半時間,剪輯則耗時一星期,是用安德森的電腦完成[2]。雖然片中採用了時尚設計師馬克·雅各布斯設計的衣櫃以及路易·威登的手工制旅行箱,但導演還是形容影片製作過程「如同製作學生電影」[4]

安德森起初打算將本片製作成劇情獨立的短片[8],但他在開拍後不久就意識到,舒瓦茲曼的角色與自己當時正在創作的長片電影劇本中的一位主角非常相似[2][8]。該片會在一年後開始製作,片名為《大吉嶺有限公司[2]。《大吉嶺有限公司》的主要劇情從《騎士酒店》的故事發生兩周後開始,舒瓦茲曼扮演的傑克·惠特曼(Jack Whitman,這個名字一直到《大吉嶺有限公司》中才透露)同兩個哥哥一起前往印度[4]。《騎士酒店》片尾兩個角色間的對話源於舒瓦茲曼的角色在《大吉嶺有限公司》片尾向自己兩個哥哥的敘述,相當於他創作的短篇小說節選[9]。波特曼還有在該片中客串出鏡[2]。為《大吉嶺有限公司》注資的福斯探照燈影業一直到該片完成時才知道《騎士酒店》的存在,該公司表示與這部短片不存在任何經濟關聯[2]

發行

編輯
「工作都完成後,我並不希望把這部短片融入到電影中,但也打不定主意到底要怎麼處理。我一般會選擇在電影開始前播放短片,但也並非一直如此,有時也傾向於在沒有看短片的情況下直接看電影,這已經成了我的一個難題。到了最後,我決定讓電影直接在美國上映,不附上這部短片,不過我也希望讓人們在有興趣時能夠看到短片。」
2007年10月,魏斯·安德森[10]

2007年9月2日,《騎士酒店》作為《大吉嶺有限公司》世界首映的一部分在第64屆威尼斯影展首映[9],然後又於9月25日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聖莫尼卡蘋果零售店舉行了單獨的首映典禮[2][5]。安德森、舒瓦茲曼和波特曼出席了在紐約蘇豪區進行的放映活動,放映完畢後還在現場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2][5]。次日,蘋果公司ITunes Store開始提供短片的免費下載服務[2]。9月28日,《大吉嶺有限公司》在2007年紐約影展開映,之前先放映了《騎士酒店》[11]。首映前發布的新聞稿中稱,短片是「一場註定浪漫的短暫尾聲和《大吉嶺有限公司》的序幕」[12]

短片在iTunes上提供的免費下載持續了一個月[13]。雖然在這一個月以前《今日美國》專欄作家蘇珊·沃洛茲納(Susan Wloszczyna)曾批評短片不過是道「開胃小菜」,「註定只能成為一個單純的註腳」[14],但其下載人次仍達到近50萬,並且獲得了普遍讚譽[13]。停止通過iTunes提供免費下載後,短片開始在電影院上映,是《大吉嶺有限公司》的[13]。《紐約時報》於2007年10月報道稱,發行商福斯探照燈影業有意讓《騎士酒店》參加奧斯卡最佳短片獎角逐[13],但本片最終沒有得到提名[15]。2008年發行的《大吉嶺有限公司》DVD中也收錄了這部短片[11],安德森撰寫的短片劇本於發表在2007年冬的文學雜誌《西洋鏡》(Zoetrope: All-Story)上[16]

專業評價

編輯

《騎士酒店》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短片之一[4],獲得了大量讚譽,多篇評論文章中認為該片即便是與《大吉嶺有限公司》相比也毫不遜色。《娛樂周刊》的加里·蘇斯曼(Gary Susman)形容這是「一個精緻的小故事,我們了解的不是很多,剛好對這兩個角色有足夠的認識」,他還指出,「《騎士酒店》看起來仍是安德森慣用的珠寶盒與玩具屋模式的結晶,並且其形式和長度都配合得恰如其分」[17]。阿爾芒·懷特(Armand White)在《紐約新聞》(New York Press)上評價短片中包含一種「失落女孩的辛酸」,讓作品「感人並且有著真正的現代感」[18]。娜塔莉·波曼在其中的裸露場景以及傷痕累累的身體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2][19][20]。波特曼對此表示失望,稱「看到每篇評論中都有一半內容……是有關裸戲,這真是讓我感到鬱悶」。這一事件也讓她開始重新考慮自己選擇出演的決定是否明智[21],隨後還發誓永遠都不會再在電影中出演裸戲[21]

時代》周刊影評人理察·科利斯Richard Corliss)稱讚了波特曼的表演,是這部「誘人小插曲」中「新鮮綻放的喜劇女星」,還希望她在《大吉嶺有限公司》中的戲份能更多一點[9]。他還覺得長片電影中缺乏「短片中的感性和智慧」[9]Salon.com網站的史蒂芬妮·扎克拉克(Stephanie Zacharek)也有類似看法,稱「與《大吉嶺有限公司》從頭到尾講述的故事相比,《騎士酒店》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吸引人的程度超出十倍,並且也更加豐富」,在她看來,這部短片已「幾近完美」[22]。《衛報》專欄作家丹尼·麗(Danny Leigh)將影評人和博客作者對《大吉嶺有限公司》的冷淡,以及對《騎士酒店》「完美定製的敘事」表現出的「真正激情」對比。他認為短片格式的限制讓安德森可以有良好的發揮,他標誌性的冷幽默、特異的藝術指導設計,以及配樂的選擇都耗盡了觀眾觀看一部長片作品的耐心[23]。《紐約時報》的A·O·史考特(A. O. Scott)稱,與「厚實手提箱」般的長片相比,《騎士酒店》仿佛「一顆小寶石」,他在文章中稱這是一部值得探究的作品,這不僅僅是因為裡面包含有惠特曼兄弟故事的一部分,並且單就短片本身來說,這也是安德森先生那令人傷腦筋的同時又耐人尋味、高深莫測、感人而諷刺的才華方面近乎完美的升華」[1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OTEL CHEVALIER (2005). Film & TV Database.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Sanders, Peter. Coming soon: a new take on the old double bi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Dow Jones & Company). 2007-09-24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3. ^ Brody, Richard. Wild, wild Wes. The New Yorker. 2009-11-02: 48–57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7). 
  4. ^ 4.0 4.1 4.2 4.3 4.4 Lee, Chris. A tantalizing taste of Darjeeling.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7-09-24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3). 
  5. ^ 5.0 5.1 5.2 Thielman, Sam. 'Hotel Chevalier' checks into iTune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7-09-26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7). 
  6. ^ 6.0 6.1 Despite notable year, mainstream success eludes short films. The Hindu (The Hindu Group). Associated Press. 2007-10-26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5). 
  7. ^ Press kit 2009 (PDF). raphael-hotel.com. Hôtel Raphaël: 4. [2014-09-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1-21). 
  8. ^ 8.0 8.1 Wes Anderson, Jason Schwartzman (interviewees). Wes Anderson & Jason Schwartzman discuss Hotel Chevalier (Q&A session). IFC News. 2007-09-29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3). 
  9. ^ 9.0 9.1 9.2 9.3 Corliss, Richard. Owen Wilson: art imitates life. TIME (Time Inc.). 2007-09-03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9). 
  10. ^ Susman, Gary. Darjeeling unlimited. Boston Phoenix (Phoenix Media/Communications Group). 2007-10-03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7). 
  11. ^ 11.0 11.1 11.2 Scott, A. O. Brothers, and their baggage, in India.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7-09-28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7). 
  12. ^ Sciretta, Peter. Wes Anderon's Hotel Chevalier on iTunes. /Film. 2007-09-24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9). 
  13. ^ 13.0 13.1 13.2 13.3 Miller, Lia. 'Darjeeling' to be paired with a short.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7-10-22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7). 
  14. ^ Wloszczyna, Susan. 'Darjeeling' director Wes Anderson powers this train.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7-09-25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15. ^ Gumbel, Andrew. Christie and Day-Lewis lead Oscar charge. The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News & Media). 2008-01-23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9). 
  16. ^ Anderson, Wes. Hotel Chevalier. Zoetrope: All-Story (American Zoetrope). Winter 2007, 11 (4)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17. ^ Susman, Gary. Snap judgment: Wes Anderson's Hotel Chevalier. Popwatch.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7-10-02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18. ^ White, Armond. Asia Minor. New York Press. Manhattan Media. 2008-03-26 [201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19. ^ Breznican, Anthony. 'Darjeeling Limited' leaves mysteries in its path.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7-10-22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20. ^ Jess-Cooke, Carolyn. The Economies of Intermediality. Film sequels: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Hollywood to Bollywoo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5–106 [2014-09-27]. ISBN 0-7486-2603-4. 
  21. ^ 21.0 21.1 Natalie Portman: no more nude scenes. CBS News (CBS Interactive Inc.). 2010-01-08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2). 
  22. ^ Zacharek, Stephanie. The Darjeeling Limited. Salon.com. Salon Media Group. 2007-09-28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0). 
  23. ^ Leigh, Danny. The view: less is more for Wes Anderson. guardian.co.uk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7-10-05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7). 

擴展閱讀

編輯
  • Jess-Cooke, Carolyn. Adventures in Indiewood. Film sequels: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Hollywood to Bollywoo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4–107. ISBN 0-7486-2603-4. OCLC 28651938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