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集團

韓國跨國企業

LG集團(韓語:LG그룹;英語:LG Corporation),舊名樂喜金星(韓語:럭키금성;英語:Lucky-GoldStar,簡稱樂金LG),是一家總部位於韓國首爾的跨國企業集團,主要經營範圍包括電子通訊技術家電化學三大領域,旗下擁有81家集團企業,130家海外當地法人,員工213000人[2]:96-97

LG集團
LG Corporation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ISINKR7003551009在維基數據編輯
成立1947年1月5日,​77年前​(1947-01-05[1]
創辦人具仁會
代表人物具光謨韓語구광모(會長兼CEO)
Yu Sig Kang
(副會長兼聯席CEO)
Juno Cho(EVP、營運長及理事)
總部 南韓首爾永登浦區汝矣島洞韓語여의도동
標語口號Life’s Good
業務範圍全球
產業電子化學金融保險
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家電
營業額1430億美元(2012年)
員工人數22萬(2012年)
主要子公司LG電子
LG Display
LG Telecom
LG Chem
Silicon works
LG Solar Energy
網站LG集團

LG集團成立於1947年1月5日,最初的名稱是「樂喜化學工業社」(現LG化學)。1958年10月1日,LG成立「金星社」(現LG電子),之後被稱為「樂喜集團」。1982年1月1日,「樂喜集團」改名為「樂喜金星集團」,以涵括其不斷成長擴大的電子電器部門[3]:108-109。1995年1月,LG集團正式採用目前「LG」這個名稱。LG這兩個字母是「樂喜金星集團」英文名稱「Lucky Goldstar Group」中「Lucky」和「Goldstar」的首字母。[3]:113[2]:97

LG集團是韓國企業發展史中諸多「第一」的創作者,包括:創立韓國首家化學工業社「樂喜化學工業社」,並推出首個化妝品品牌「樂喜雪花膏」;最早進入塑料產業領域;創立韓國首家電子工業社「金星社」;生產出韓國的首部收音機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家電產品;最早面向社會招聘優秀大學畢業生;在韓國財閥中最早實行企業公開;在韓國財閥中最早使用英文名字;最早採用控股公司體制等。[3]:138-139

歷史

編輯

初創期

編輯

1947年1月5日,LG集團創始人具仁會和他的弟弟具哲會以及他的內堂弟許凖九成立「樂喜化學工業社」(現LG化學)。戰後的韓國,生活日用品奇缺,進口化妝品充斥著市場。樂喜化學推出的韓國首款國產化妝品「樂喜雪花膏」,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僅三、四年的時間,樂喜雪花膏就使樂喜化學獲利3億韓圓。通過壟斷香脂原料,樂喜在化妝品生產和銷售領域站穩了腳跟。樂喜把「製造國民生活必需品」定為企業的宗旨。為研製不宜破碎的化妝品容器,樂喜化學在韓國率先進入塑料生產領域,並先後生產出梳子香皂盒牙刷餐具等大量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塑料產品。1954年,樂喜憑藉自主技術成功開發出韓國最早的牙膏,並迅速戰勝美國的高露潔占領韓國國內市場。1959年,樂喜成立了「樂喜油脂」,開始生產香皂甘油[3]:107-109[4]:42

1958年10月1日,樂喜成立韓國最早的電子工業會社「金星社」(現LG電子),開啟韓國電子工業的新紀元。通過從聯邦德國收集收音機元件,聘請德國技術人員來韓現場指導,金星社僅用10個月的時間生產出韓國首台收音機。續收音機後,金星社又於1960年、1964年、1966年、1968年、1969年在韓國率先生產出電風扇冰箱黑白電視機空調洗衣機等產品。在當時提倡使用國貨的浪潮下,金星社的產品銷售旺盛,獨占韓國家電產業的利潤,被譽為「家用電子之王」,直至1960年代末,三星進入家電部門與其展開激烈的競爭。[4]:42[3]:110

1962年5月,樂喜引進日立技術成立韓國電纜工業(現LS電纜),擴大了其電氣電子產業領域。1967年,樂喜與德士古合資成立湖南精油(現GS Caltex),是韓國首家民營煉油廠。湖南精油在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也為樂喜集團進入重化工業奠定了基礎。[4]:43[3]:110

成長期

編輯
 
LG洗衣機

1969年12月31日,具仁會去世,包括具哲會在內的他的5個弟弟和6個兒子參與樂喜集團的經營管理。經過共同的協商,具仁會的長子具滋暻被推舉為集團第二任會長。具滋暻表示「70年代是樂喜集團走向國際化的轉折時期」,並將1970和1971年定為「經營穩定年」。1972年,樂喜化學銷售額突破11億韓圓,出口530萬美元;金星社出口比前年增長170%;湖南精油完成了第一、二期擴建工程,生產能力在工廠啟動僅3年就提高了兩倍。[3]:110-111

1970年,樂喜集團通過接收「凡韓火災海上保險」(現LIG)進入保險業;1973年成立國際證券公司,開始涉足證券業[3]:111。1974年,金星社與日本富士電機合資成立金星機電公司。1976年,金星精密公司成立;該公司在1978年收購了日本三菱集團的合作企業新榮電氣公司。1979年,金星半導體公司成立,搶先涉足高科技領域。同年,金星社與德國西門子合資成立金星通訊公司,開始生產電話,並與日本電氣(NEC)合作成立金星電器公司(1991年被金星通訊收購)。1978年,樂喜集團成立了原油分解中心的樂喜石油化學公司;1979年又成立樂喜聚酯化學公司[4]:43

1970年代,隨著樂喜集團的發展,繼樂喜化學之後,樂喜旗下的各個子公司包括金星社(1970年)、金星通訊(1975年)、韓國礦業提煉(現LS Nikko銅提煉)(1975年)、半島商事(現LG商事)(1976年)、金星電氣(1976年)、凡韓火災(1976年)、金星電纜(現LS電纜)(1977年)、金星機電(1978年)、韓國Continental Carbon(1979年)等相繼在證券市場上成功上市。[3]:111

成熟期

編輯
 
LG曲面電視

1983年開始,樂喜金星集團開始以石油化學為中心,在不斷深化和發展已有的塑料、生活用品、精密化學等領域同時,重新進入化妝品行業以及醫藥品事業領域,以求實現多元化,並通過積極的海外投資,成為大型跨國企業。1988年,湖南精油年產12萬噸聚丙烯和年產45萬噸芳香族的工廠建成完工,並開始動工年產20萬噸TPA的工廠,使石油化學領域實現產品的多元化[3]:111。1990年代初,由於三星現代不顧政府的反對加入石油化學行列,樂喜金星集團的運作率開始降低,收支狀況惡化。不過與其它財閥相比,樂喜金星集團在1992和1993年赤字要小的多[4]:44-45

在電氣和電子領域,金星社在1980年代主導了彩色電視機VCR電腦等高端產品的開發。此外,金星半導體還開發出韓國型標準交換機,開闢了韓國通訊事業的新天地。金星電纜也迅速實現了銅通訊向光通訊、普通電線向超高壓特殊電線的轉換,引領韓國電纜事業[3]:111。1990年,金星電子通過技術引入,生產出1M DRAM,次年生產出4M DRAM,最終生產出16M DRAM,趕上了三星[4]:44

1983年起,金星商事(現LG商事)出口增長率連續兩年位居韓國榜首,1988年實現銷售額2萬億韓圓出口額30億美元。1984年,樂喜金星集團成立廣告公司,開始涉足廣告業。之後,金星社又在1986-1988年成立了金星軟體公司,STM公司、LG信用卡公司、喜星觀光開發等子公司[4]:45[3]:112。1987年,在樂喜金星集團成立40周年之際,集團在汝矣島的LG雙子座大廈竣工。隨後,樂喜金星集團實施了「F-88計劃」和「V計劃」的長期發展藍圖[3]:112

革新期

編輯
 
高階吸塵器

1990年,樂喜金星集團提出「21世紀經營構想」、「為顧客創造價值,以人為本的經營」的新經營理念。1995年1月,樂喜金星集團更名為LG集團。新的企業名稱由原集團的兩個品牌樂喜(Lucky)和金星(Gold Star)的英文字母的頭一個字母組成。集團標誌在世界範圍內統一改為「LG」微笑臉譜型標識[3]:112-113。同年2月25日,具滋暻把會長的職務讓給長子具本茂[3]:120

具本茂上任LG集團會長後,提出「正道經營」和「超一流LG」的經營理念。在他任職期間,LG集團石油化學領域縱向系列化,煉油事業擴大成為綜合能源事業,研發出多項高端醫藥產品,開發各種多媒體和數位產品,進軍網際網路領域,開拓了中國、歐洲、美洲等國際市場。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韓國經濟的困難時期,LG集團仍然以「選擇和集中」為原則,平穩地渡過了危機[3]:112-113[4]:46。按照金大中政府大企業之間進行產業交換與整合的「大交易」規則,LG集團將半導體部門交換給了當時現代集團的現代電子(SK海力士的前身)[5]

2000年,LG集團在沒有重大財務問題的情況下,自發推出重組計劃,是韓國最早提出重大調整的大型企業。LG集團將業務分為LG電子和LG化學兩大類,出售、拆分了非核心業務(如LG電梯早於1999年出售予OTIS,易名「星瑪電梯」)。之後加入了控股公司使之成為集團結構的最高層。2003-2005年,LG集團將旗下的41家子公司根據所處行業的不同重組成LG集團、LS集團GS集團三大部分。2003年11月,具滋暻的弟弟具滋洪從具氏家族脫離出來,成立LG電纜,2005年3月更名為LS集團。2007年末,LS集團總資產為8兆5500億韓圓。2005年3月311日,許氏家族在與具氏家族合作經營59年後將能源與流通部門從LG集團分離出來成立GS集團,許昌秀任會長。2006年末,GS集團總資產為25兆1000億韓圓,規模位居韓國民營企業第6位。[3]:114-115

2017年4月28日LS電子LG集團以11億歐元收購汽車照明和大燈系統供應商奧地利ZKW集團70%和30%股份。

2021年4月5日,LG宣布放棄智慧型手機業務,原因是過去幾個財年在手機業務的持續虧損和激烈的市場競爭。[6]此前,LG曾與越南VinGroup(VIC)、福斯汽車等公司洽談出售手機業務,但因未能取得共識而告吹。[7]

品牌標識

編輯
 
LG新標識

LG集團於1995年1月正式採用「LG」這個名稱。LG這兩個字母取其舊名稱「樂喜金星集團」的英文名稱Lucky Goldstar Group中「Lucky」和「Goldstar」的首字母。LG集團是韓國首家完全使用英文縮寫作為名稱的大企業集團。[3]:113[2]:97

LG集團於1997年在世界範圍內啟動「LG」臉譜型標識以代替原有的「Lucky Goldstar」。在新的圓形標識中,反白的字母L構成人的鼻子,反白的字母G以3/4的圓構成臉的輪廓,左上角的小圓點代表眼睛。通過點、線、面,整個標識將世界、未來、年輕、人類、技術5個概念和情緒形象化成一張微笑的臉。字母L和G擺在外圓的內部,代表著LG以人為本的理念。[3]:113-114

企業文化

編輯

「人和」是LG集團傳統共有價值和基本經營哲學。LG集團創始人具仁會把人和團結、開拓精神和研究開發作企業的經營理念。具滋暻擔任LG第二任會長時期,「以人為本的經營」和「為顧客創造價值」成為LG集團新的經營理念。具本茂出任第三任會長後,在「為顧客創造價值」和「以人為本的經營」的基礎上,提出「正道經營」的經營理念。「正道經營」是以公正、正直、誠實為基礎,通過公平競爭,不斷發展成「超一流LG」的目標藍圖。[3]:125

在華投資

編輯
 
LG集團在北京的雙子座大廈

LG集團從1988年在華投資,1990年在北京上海等地陸續設立辦事處。1992年中韓建交後,LG電子於1993年在廣東省惠州市成立LG電子(惠州)有限公司。1995年,LG化學也進入中國市場。LG集團在中國實行人才、產品和生產在地化的經營策略,以做一家「成功的中國企業」而不是一家「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外國企業」為發展目標。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98%以上的員工為中國公民。LG集團在華銷售的產品中國國產化率已經超過90%,並將實現全部國產化。2003年,LG天津的工廠專利申請數目位居中國第二,僅次於華為。[3]:136[2]:101-102

目前LG電子以中國LG電子有限公司為中心在中國惠州、天津等地設有19個生產法人(產品工廠)、5個分公司(地區銷售)和5個直營服務中心。LG化學在天津寧波廣州南京等地設有10家法人工廠,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設有3家銷售公司和10個辦事處。2005年,位於北京長安街的LG雙子大廈竣工,包括LG電子、LG化學、LG日用化學、LG商事等12家LG在華成員入住雙子大廈。[3]:136

集團下屬公司

編輯

LG集團下屬有81家集團企業,經營範圍包括電子與資訊通訊、家電和化學三大領域茂[2]:96-97

 
智慧型冰箱
 
設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Full HD面板廠

電子家電

編輯

化學

編輯

通訊服務

編輯

體育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G集团. LG集團官網. 2015-02-25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2. ^ 2.0 2.1 2.2 2.3 2.4 陳根. 《韩国四大财团转型升级中崛起》.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4年4月. ISBN 978-7-121-22572-7.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張光軍. 《韩国财团研究》. 廣州: 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0年11月. ISBN 978-7-5100-2850-2.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劉洪鐘. 《韩国赶超经济中的财阀制度研究》.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9年10月. ISBN 978-7-5112-0436-3. 
  5. ^ LG董事长73岁具本茂辞世. 中央日報. 2018-05-21 [2018-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8). 
  6. ^ LG confirms it’s getting out of the smartphone business. TheVerge. 2021-04-05 [2021-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英語). 
  7. ^ 简讯:LG电子决定退出手机市场. 韓聯社. 2021-04-05 [2021-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中文(簡體)). 

參見

編輯

相關電視節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