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無後座力砲
M18無後座力砲(英語:M18 recoilless rifle)是一種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韓戰中使用的肩扛式反戰車武器。M18屬於單人攜帶的後裝式單發武器,既可以用於反戰車也可用於反人員作戰。使用時通常架設在單腳架或是士兵的肩頭,然其最穩固的支架卻是從白朗寧M1917重機槍的三腳架發展而來。[2]
M18 Recoilless Rifle | |
---|---|
類型 | 肩扛式無後座力炮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參與戰爭/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 越南戰爭 |
生產歷史 | |
研發日期 | 1943年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22.04公斤(48.6磅) |
長度 | 1.56公尺(5.1英尺) |
寬度 | 20.4公斤[1] |
操作人數 | 2名 |
炮彈 | 57×303公釐(HEAT、HE、WP) |
口徑 | 57公釐(2.26英寸) |
發射模式 | 單發 |
槍口初速 | 365公尺/秒 |
有效射程 | 450公尺(0.28 mi) |
最大射程 | 3,976公尺(2.471 mi) |
瞄具 | M26 |
設計
編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陸軍的火炮部門開發了一種105公釐口徑的無後座力炮,而步兵部門將精力集中在可由單人攜帶的57公釐無後座力炮上。步兵部門選擇的炮彈是從英國武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炮彈側壁上鑽有數百個洞眼,裡面則有防水防潮的塑膠襯裡。在炮管內還雕刻有同膛線相匹配的平行條帶,據信此舉有助於減少摩擦力,增大發射火藥的推進作用和炮彈射出時的初速。[3]新的57公釐無後座力炮在1943年11月開始測試,測試時的代號為T15,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武器比炮兵部門的105公釐無後座力炮更為優秀,於是後者的計劃被取消。[4]同年晚些時候,T15被正式確定為M18型57公釐無後座力炮。M18可以使用4種炮彈:反戰車高爆彈、高爆榴彈、白磷煙霧彈、訓練彈。[5][6]1945年初,軍隊訂購了2000門M18和80萬發炮彈。 [3]
使用
編輯第一批M18很快就運到了歐洲和太平洋戰場,首個接收它們的部隊是位於歐洲的第17傘兵師。雖然作為輕型武器來說,其高爆彈的威力不俗,但是反戰車高爆彈63.5公釐的貫穿能力就頗為使人失望了。[7]與之相比,巴祖卡火箭筒的穿甲能力為120公釐。[8][9]這主要是因為為了提高精確度而使用了膛線,膛線導致的旋轉使射流發散,降低了HEAT彈頭的穿透力,但是後效比起尾翼穩定的巴祖卡火箭彈高[10]
在太平洋戰區,官兵們表示新的57公釐無坐力炮是一種極為成功的「手提火炮」。1945年6月9日,M18在沖繩島戰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同時提供的配套炮彈為高爆彈和煙霧彈。在太平洋地形複雜的島嶼上同日軍進行艱難的拉鋸戰時,M18是能夠提供有效的炮火支援。士兵們唯一的怨言就是希望能夠提供更多的炮彈。[11]
在韓戰中,M18用於摧毀敵人的機槍據點。[12]作為反戰車武器則缺乏效率,要想用M18擊穿T-34型戰車只有打擊它的後面裝甲才行。因而美軍士兵更願意使用口徑更大的M20型超級巴祖卡來攻擊T-34。
國民革命軍在抗戰期間沒有獲得無後座力炮軍援,首次接觸此兵器是在1946年美國贈與了2門M18無後座力砲,在1946年7月由五十兵工廠進行拆解測繪並進行仿造,1947年11月製成三六式無座力炮,但因國內無法產製合格的特殊合金鋼,因此到1949年五十廠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收前,生產的98門三六式都不合格。撤往臺灣的兵工廠則是利用以剩餘軍事物資名義蒐羅來的M10驅逐戰車上因炮栓遭到炸毀而無法使用的75公釐戰車炮炮管重製出四十式七五無後座力炮,雖然口徑不同,但基礎設計為三六式放大。
中國人民解放軍承接了國民政府兵工廠的能量,將這些M18和其圖紙加以研究,開發出了52式無後座力炮,有較高的精度和較低的破壞力。自身重量22kg,沿用五十廠在三六式開發時研製的輕型三腳架(6.8kg),亦可使用炮身中部的伸縮式撐杆,必要時可肩射。配備殺傷榴彈和反戰車高爆彈,直射射程約為300m;殺傷榴彈的彈片殺傷範圍為75m²,反戰車高爆彈對30°傾斜裝甲的最大破甲深度為70mm。用於韓戰、藏區平叛戰鬥、1962年對印戰爭等。這種武器尚沿用至越南戰爭,[13] 坦尚尼亞也獲得了部分52式,52式可以同時使用美國和中國的彈藥,而M18卻不能使用它的炮彈。[2]
直到1984年,巴西仍然在生產M18。[14]
使用國
編輯來源
編輯- ^ U.S. 57mm Recoilless Rifle. [201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 ^ 2.0 2.1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76 page 571.
- ^ 3.0 3.1 Ian Hogg The Guns 1939-45 page 151 Ballantine Books 1970.
- ^ Weapons and Warfare, p. 879, Vol. 8, 1978.
- ^ TM 9-1300-204, Ammunition for Recoilless Rifles, p. 9, 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59.
- ^ After World War Two ended, a canister round with a range of 175 meters was also produced.
- ^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76 page 571.
- ^ Terry J. Gander, The Bazooka page 18, The Military Book Club.
- ^ Even 120mm of penetration was not enough to defeat the frontal armor of most German tanks after 1943.
- ^ Ian Hogg, The Guns 1939-45, page 79, Ballantine Books 1970.
- ^ Weapons and Warfare, p. 890, Vol. 8, 1978.
- ^ rt66.com webpage. [201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 ^ Simon Dunstan, Vietnam Tracks, p. 56,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4.
- ^ Ian Hogg, Jane's Infantry Weapons, pp. 693 & 695, 1984-85, London: Jane's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