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典範條目評選/三國
12支持 => 入選--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8日 (日) 12:57 (UTC)
這個條目大致上已完成,所有與這個時期有關之事物皆盡量的描述到,圖片皆盡量附上。如果其他不足之處請提出來,謝謝。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5月25日 (日) 07:58 (UTC)
支持
編輯- (+)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8年5月25日 (日) 08:52 (UTC)
- (+)支持-hoseumouⅡ 2008年5月25日 (日) 14:56 (UTC)
- (+)支持不過關於外族的部分還可以再加強一下。—ニャン ワン〒 2008年5月26日 (一) 01:26 (UTC)
- (+)支持:很好。YunHuBuXi 2008年5月31日 (六) 07:52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8年5月31日 (六) 14:05 (UTC)
- (+)支持—天哲 (留言) 2008年6月2日 (一) 06:48 (UTC)
- (+)支持—:注釋加一些即可。—Jeffreylkk (留言) 2008年6月2日 (一) 08:41 (UTC)
- (+)支持—Chunchun2345 (留言) 2008年6月3日 (二) 14:45 (UTC)
- (+)支持—今古庸龍 (留言) 2008年6月3日 (二) 14:58 (UTC)
- (+)支持:弓の花十七郎【蛇の道】 2008年6月6日 (五) 09:01 (UTC)
- (+)支持--Ivann (留言) 2008年6月6日 (五) 11:53 (UTC)
- (+)支持—Computor (留言) 2008年6月7日 (六) 15:50 (UTC)
反對
編輯意見
編輯- (!)意見本條目在軍事戰況的部分寫到後來是一連串的短句堆疊而成,節奏寫的快,用語卻稍嫌不夠淺顯平易近人(e.g. 「夷漢粗安」應寫成「少數民族與漢人間相處大致上安定融洽」等……),有很多地方有這樣的狀況,我就不多提了。 Dowba (留言) 2008年5月27日 (二) 15:51 (UTC)
- (:)回應由於歷史文章通常由文言文轉來,加上我不希望子條目過長,所以往往會盡量縮短。大概將內文再檢查多次,使內容能比較通暢與平易近人,應能改善問題。(這幾天比較忙,所以比較晚回)--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5月30日 (五) 09:26 (UTC)
- 已將全文一些不順地方修正,其中軍事制度內容不順之處都已解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5月30日 (五) 17:08 (UTC)
- (!)意見內容很豐富的條目。覺得不足的是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方面,目前兩者的內容是主要都在政治那一段裡。但政治制度方面,一開始作一概括性的介紹,但我看完不能很確定,是這中央官制的特色,是魏國的特色,亦或是三個國家都共同有的情形。後面提到了各國的特色,但基本的官制結構我覺得還是很不清楚。或者如果不詳述,是否應概述,再指引向三個國家個別的條目也是個方法。
社會結構方面,漢末三國是中國世族制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除了提到的九品官人法之外,因戰亂而造成部曲、流民、隱匿人口的出現,各地區世族集團也因戰亂遷徒而重新洗牌。當然人口經濟部分也有提及這部分的變化,覺得稍微不足。--ffaarr (talk) 2008年6月1日 (日) 08:41 (UTC)
- (:)回應政治制度方面會在改比較清楚,以及強調世族制形成的原因。流民部份在人口有詳述,且有講解原因與流向。世族隱匿人口到晉朝(尤其是東晉)方較強烈(因為一些制度而興盛),三國似乎比較少。隱匿人口和部曲會在查看相關訊息補足。--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6月1日 (日) 09:29 (UTC)
- 已將政治制度修改較清楚,部曲部份放在軍事制度--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6月6日 (五) 17:38 (UTC)
- (:)回應政治制度方面會在改比較清楚,以及強調世族制形成的原因。流民部份在人口有詳述,且有講解原因與流向。世族隱匿人口到晉朝(尤其是東晉)方較強烈(因為一些制度而興盛),三國似乎比較少。隱匿人口和部曲會在查看相關訊息補足。--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6月1日 (日) 09:2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