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
劉玉蘭(Lauw Giok Lan;1883年—1953年)是一名閩南裔印尼華人記者、作家。他是《新報》的創始人之一。
劉玉蘭 Lauw Giok Lan | |||||
---|---|---|---|---|---|
出生 | 1883年 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 | ||||
逝世 | 1953年(70歲) | ||||
民族 | 閩南裔印尼華人 | ||||
职业 | 記者、作家 | ||||
活跃时期 | 1890年代-1920年代 | ||||
汉语名称 | |||||
繁体字 | 劉玉蘭 | ||||
简化字 | 刘玉兰 | ||||
|
生平
编辑1883年,劉玉蘭出生於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他在一所福建話學校接受教育,同時也學習荷蘭語[1]。1890年,劉父過世,由以裁縫維生的母親扶養。16歲時,他投入工作,起先在裹踱刻由Khouw Lam Tjiang經營的商店裡工作,隨後在印刷工廠工作。由於印刷廠曾印刷日報《Bintang Betawi》與月報《Java Bode》等,促使劉玉蘭隨後進入新聞業工作[2]。
1900年代初期,劉開始在《Sinar Betawi》工作[2];至1907年時,他與趙雨水、張振文等人在《Perniagaan》擔任編輯。1910年10月1日,劉與Joe Sin Gie共同成立週報《新報》(Sin Po);1912年2月釋股,劉成為五位股東之一。紀錄中,劉是JR Razoux Kohr底下的一名助理編輯[3]。
劉曾於1913年創辦另一周報《Penghiboer》,但歷時不長。10年後他成為《新報》的總編輯,但不久後卻售出所有股份,遷居萬隆。遷居至萬隆後,他曾在月刊《Lay Po》(後來的《Sin Bin》)工作。1925年回到巴達維亞,至1928年時已是由Hauw Tek Kong經營的《竞报》的常任作者[1][3]。在《竞报》工作期間,曾幫忙梁友蘭找到第一份工作,成為《新報》的編輯[4]。
註腳
编辑- ^ 1.0 1.1 Suryadinata 1995,第122頁.
- ^ 2.0 2.1 Setyautama 2008,第159頁.
- ^ 3.0 3.1 Setyautama 2008,第160頁.
- ^ Sidharta 2008,第xiv頁.
- ^ Tio 1958,第84–86頁.
參考資料
编辑- Kwee, Tek Hoay. Allah jang Palsoe [The False God]. Batavia: Tjiong Koen Bie. 1919 (马来语).
- Nio, Joe Lan. Sastera Indonesia-Tionghoa [Indonesian-Chinese Literature]. Jakarta: Gunung Agung. 1962. OCLC 3094508 (印度尼西亚语).
- Setyautama, Sam. Mihardja, Suma , 编. Tokoh-Tokoh Etnis Tionghoa di Indonesia. Jakarta: Kepustakaan Populer Gramedia. 2008. ISBN 978-979-9101-25-9.
- Sidharta, Myra. Pengantar Ahli [Expert's Introduction]. Dalem Tawanan Djepang [In Japanese Prison Camps]. Jakarta: Komunitas Bambu. 2008: xiii–xvii. ISBN 978-979-3731-31-5 (印度尼西亚语).
- Sumardjo, Jakob. Perkembangan Teater Modern dan Sastra Drama Indonesia [Development of Modern Theatre and Literary Drama in Indonesia]. Bandung: Citra Aditya Bakti. 1992. ISBN 978-979-414-615-6 (印度尼西亚语).
- Suryadinata, Leo. Prominent Indonesian Chinese: Biographical Sketche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5 [2018-04-07]. ISBN 978-981-3055-0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 Tio, Ie Soei. Lie Kimhok 1853–1912. Bandung: Good Luck. 1958. OCLC 1069407 (印度尼西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