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719

小行星

小行星719719 Albert719 阿爾伯特星)是一顆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也是繼小行星433爱神星)之後發現的第二顆阿莫爾型小行星

719 Albert
发现[1]
發現者約翰·帕利扎
發現地維也納皇家天文臺
發現日期1911年10月3日
編號
命名依據阿爾伯特·所羅門·馮·羅斯柴爾德
其它名稱1911 MT; 2000 JW8
小行星分類阿莫爾型小行星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軌道參數[2]
曆元 JD2455800.5 (2011-Aug-27.0)
遠日點4.079983740319904 ± 1.4113e-08 AU
近日點1.175817022600958 ± 9.1151e-08 AU
半長軸2.627900381460431 ± 9.0899e-09 AU
離心率.5525640808547283 ± 3.4374e-08
軌道週期1556.007814657913 ± 8.0734e-06d (4.26± 2.21e-08 a)
平均軌道速度16.87 km/s
平近點角122.9369962188304 ± 1.6541e-06°
軌道傾角11.56095927725677 ± 6.3629e-06°
升交點黃經184.061563612337 ± 2.0718e-05°
近心點時間2455269.3318031 ± 6.0276e-06 JED
近日點參數155.8311909993736 ± 2.4418e-05°
物理特徵
大小2.4 km[3]
質量1.4×1013 kg
平均密度2.0? g/cm³
表面重力~0.0007 m/s²
~0.0013 km/s
自轉週期5.802 h[4]
反照率假設為 0.15[3] 或 0.12[4]
溫度~171 K
光譜類型S[5]
絕對星等(H)15.8[6]

發現過程

编辑

小行星719於1911年由約翰·帕利扎維也納皇家天文臺發現。爲了紀念維也納皇家天文臺的主要出資人之一,幾個月前剛剛去世的阿爾伯特·所羅門·馮·羅斯柴爾德,小行星719被命名爲阿爾伯特星[1]

然而,由於計算得到的运行軌道不準確,小行星719不久就找不到了。直到2000年,它才被杰弗裡·A·拉爾森根據“太空監視”小行星探測工程的數據尋回[1]。當阿爾伯特星在2000年被找回的時候,它成爲了已編號的小行星中最後一顆“丟失的小行星”(小行星69230 赫耳墨斯星在2003年之前還沒有編號)。倒数第二个丢失的已編號小行星是小行星878,它在1991年就被尋回了[1]

當小行星719被重新發現時,它被誤認為是一顆新的小行星,并且得到了2000 JW8的編號[7]。經過進一步的調查,科學家發現它的軌道平面與最後一顆“丟失”的小行星非常相符,於是它被正確地識別。根據新的觀測數據,它的週期被確定為約4.28年而不是1911年計算的4.1年(這正是它丟失的主要原因[1])。

...小行星有時在精確軌道參數確定之前就分配了號碼,因此一些已編號的小行星可能在不久之後就無法定位了。這些小行星被稱為“丟失”的小行星。最後一個丟失的已編號小行星——小行星719,時隔89年,在2000年被再次發現。然而,許多新發現的小行星仍然會“丟失”... ...

——大英百科全書 [8]

物理性質

编辑

目前瞭解到的關於小行星719的情況,大多來自於在它被重新發現後的採取的觀察。2001年,它從地球附近掠過,使得天文學家得以在一系列不同的相角開展觀察。在此期間,經過計算其自轉週期為5.802小時,測得絕對星等為15.43,加上反照率為0.15的假設,得出其直徑是2.8公里[4]。而由理查德·P·賓澤爾領導的另外一個小組測得的絕對星等為 15.8。他們使用反照率為0.15的假設,導出的計算結果是直徑為2.4公里[3]。2001年10月,理查德·P·賓澤爾等人在5米海爾望遠鏡對其進行了觀測,并把它歸類為S-型小行星[5]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Cowen, Ron. Astronomers Rediscover Long-Lost Asteroid 157 (21). Science News. 200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8). 
  2. ^ 小行星719 at the JPL Small-Body Database  
  3. ^ 3.0 3.1 3.2 Binzel, R. P.; et 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Near-Earth Objects (PDF). Asteroids III (亞利桑那大學出版社). 2002: 255–271 [2011-07-24]. ISBN 08165228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12). 
  4. ^ 4.0 4.1 4.2 Krugly, Yu. N.; Belskaya, I. N.; Chiorny, V. G.; Shevchenko, V. G.; Gaftonyuk, N. M. CCD Photometry of Near-Earth Asteroids in 2001. Proceedings of Asteroids, Comets, Meteors. November 2002, 500: 903–906. Bibcode:2002ESASP.500..903K. ISBN 92-9092-810-7. 
  5. ^ 5.0 5.1 Binzel, R. P.; et al. Observe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near-Earth objects: results for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ource regions, and space weathering processes (PDF). 伊卡洛斯 (期刊). August 2004, 170 (2): 259–294. Bibcode:2004Icar..170..259B. doi:10.1016/j.icarus.2004.04.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5-14). 
  6. ^ Mpec 2000-J37. 2000-05-09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7). 
  7. ^ IAU Circular: IAUC 7420. 2000-05-09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12-12). 
  8. ^ lost asteroid. (2009).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February 27, 2009,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48392/lost-asteroi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前一小行星:
718 Erida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720 Bohl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