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甲洲
张甲洲(1907年5月21日—1937年),字震亚,号平洋,黑龙江省巴彦县人,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抗日烈士[1][2]。
生平
编辑张甲洲生于巴彦县振东乡繁荣村一个富裕地主家庭[1]。1923年初,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黑龙江省立齐齐哈尔第一中学。学校一位数学老师常给学生讲俄国十月革命故事,张甲洲由此知道了列宁、斯大林、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当时张作霖强行抽调大、中学生当兵,校学生会主席张甲洲率领学生罢课,开展反抽丁斗争,最终张甲洲因违抗军令而被开除学籍。1925年初夏,考入沈阳文华中学,入学不久便被公推为校学生会主席。五卅运动波及沈阳后,学生会主席张甲洲率学生示威,支援工人罢工,再次被开除学籍。1926年,他返回齐齐哈尔,考入甲种工业学校,入学半年便被选为黑龙江省学生会主席。不久因反政府、闹学潮而被当局逮捕,在全省师生要求下才获释。但其“不法行为”已引起当局注意,认为他是赤化分子,取消了他赴日本留学资格。张甲洲第三次失去学籍[3]。
1927年春,张甲洲与巴彦籍同学于天放等人结伴来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1928年,张甲洲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科),1929年升入物理系一年级。1929年夏,经北京大学党支部宣传干事文艺陶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4月21日晚,张甲洲、文艺陶等人在北大二院大讲堂召集50多名同学开会,研究营救中共北大支部书记李光伟,军警事前得知消息并及时包围会场,张甲洲等32人当场被逮捕。拘押期间,张甲洲结识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冯仲云。不久,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张甲洲获释。当时冯仲云因即将毕业赴哈尔滨商船学校任教并在当地开展工作,乃劝张甲洲来清华大学接替他的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职务。1930年下学期,张甲洲从北京大学物理系退学,报考清华大学政治系,以第二名(一说是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1][3]。
1930年9月,中共北平市委决定恢复西郊区委,张甲洲任区委书记,胡乔木任团委书记,统管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农业学校等高校的党团工作。因工作关系,张甲洲和胡乔木常一起活动。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称:“清华俩秀才,张甲洲善说,胡乔木善写。”在清华大学期间,张甲洲除了担任中共党组织和学生组织的职务外,还任巴彦旅北平学生同乡会会长。1930年10月,张甲洲调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兼西郊区委书记。12月,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刘锡五被捕,张甲洲代理北平市委书记[3]。1980年代,胡乔木在给巴彦县党史办的回信中说:“张甲洲是我在清华时的同学,当时他是党员,我是团员。他是我的领导者,为人非常正直,对党十分忠实,很有能力和魄力。对我教育很深,至今仍极为怀念”,“他性格坚强、豪爽、热情、果敢,精力充沛,很有活动能力”[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同年冬,北平、天津高校学生南下首都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中国东北[1]。张甲洲从东北赶回北平,被推举为南下请愿团总指挥,在南京开展大规模抗议活动。《清华校友通讯》载:“十冬腊月天,张甲洲披着灰棉袄,敞着领口,一绺浓发带着汗珠覆在额头,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永远是那么匆忙,却能通宵达旦地畅谈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责任。次日凌晨,又赶回清华大礼堂,大声疾呼抗日救国。”[3]
1931年12月17日,张甲洲率北平、天津、上海、济南、安徽等地赴南京请愿的学生代表,同南京学生共3万多人联合举行示威游行,高喊爱国口号,散发抗日传单,到中山路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游行队伍行进至珍珠桥时,手无寸铁的学生遭到早已部署在此的国民党军警镇压。当场30多人被杀,100多人受伤,100多人被捕。此即珍珠桥事件。当晚,国民政府又派大批军警搜捕学生,并将学生武装遣送回各地学校。珍珠桥事件发生后,各地学生和爱国群众纷纷举办抗议活动[3]。张甲洲离开南京时去了上海,与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有过会晤[1]。
1932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张甲洲率于天放(清华大学经济系)、夏尚志(中法大学)、张清林(中国大学)、张文藻(师范大学)、郑炳文(东京工业大学)等黑龙江籍中共党员大学生自北平返回黑龙江省,组织抗日武装[1]。
1932年5月16日,在张甲洲领导下,巴彦抗日游击队成立,共二百多人。这是中共领导的第一只东北抗日武装。巴彦游击队组建后,上级派赵尚志与张甲洲共同领导,鼎盛时期直接与间接控制数千人,曾打下两座县城[1]。
九一八事变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罗登贤代表中央巡视东北,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接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罗登贤根据东北情况提出了类似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但是在王明路线下,1932年6月24日,博古负责的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即“北方会议”。会议指责东北党“右倾”,反对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要求“组建红军”、“成立苏维埃”、“打土豪、分田地”、“保卫苏联”。随后,罗登贤被撤职遣回上海,不久即被政府逮捕并遭处决,接任的新领导奉行关门主义[1]。
1932年11月,传达北方会议精神的巡视员到达巴彦游击队驻地,张甲洲、赵尚志等人不得不接受上级指示。巴彦游击队番号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委员。江北独立师贯彻北方会议的极“左”关门主义战略,四面树敌,迅速由盛转衰。1933年1月18日,江北独立师被彻底打垮,全师只剩70多人,弹尽粮绝,为免遭日伪军围剿,张甲洲、赵尚志决定队伍暂时分散隐蔽,听令再集。1933年夏季后,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不再叫红军,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之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1]。
队伍解散后,张甲洲、赵尚志即到中共满洲省委汇报工作,但新省委不检讨自身“左”倾领导错误,反而将队伍失败的责任推卸给二人,给二人扣上右倾帽子,开除党籍。(也有说法称张甲洲未被开除党籍,而是省委借口其关系在北平无法获得证明,因而不承认其党籍。)张甲洲此后于1933年7月化名张进思,到黑龙江省富锦中学谋职,因能力出众而被任命为校长,随后升任该县教育局局长。任内利用职务之便做了许多抗日工作。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在帽儿山主持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独立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原师长祁致中任军长,并决定重新起用张甲洲,任命为副军长[1]。
1937年8月28日,参谋长李景荫、副官薛华、郭革一率领一支队伍到富锦县城附近的长发屯,接张甲洲到抗联营地上任。在即将抵达营地时,突遇十多名伪军,张甲洲遭敌流弹击中,因伤势过重身亡,年仅30岁[1]。
1953年1月1日,周恩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在张甲洲遗像前流泪。1960年,人民政府决定将张甲洲烈士的棺木从牺牲地迁至富锦烈士陵园。[2]。2002年10月,由胡乔木题字的张甲洲将军铜像暨纪念碑在巴彦县落成。此外,富锦市为张甲洲建了铜像,清华大学为他专设纪念馆,并将其名字刻在“清华英烈”碑上,北京大学将其名字刻在“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上[3]。2014年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列入第一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