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盛(英語:flourishing),是正向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其指一種完全、高度心理健康的表徵。例如,心盛的人常充滿熱情活力,並且無論在個人生活及社會互動之中,均能發揮主動積極、參與的正向功能。也就是有意義和目的過活,而不是僅是存在這世界而已[1] [2][3]。在整體人口群當中,心盛的人相對是少數比例。但大部份處在中度心理健康(moderate mental health)狀態的人們如果能夠透過群體介入的方式,進而達到心盛的階段[4]。如此,將成為一個較具有健康、生產性、創業的、創造力、參與度等之社會[5]


“心盛”的意涵

编辑

操作性定義

编辑

[6][7]

核心特質(全部) 附加特質(任三項)
正向情緒 信心
參與、興趣 樂觀
意義、目的 抗逆力(resilience)
正向關係 活力/熱情
自主性


高度心理健康的完全表徵

编辑

[1][8][3]

正向感受:情緒層面的幸福狀態 正向功能:心理層面的幸福狀態 正向功能:社會層面的幸福狀態

正向情緒:經常性的愉悅、精神良好、高興、平靜祥和、滿足、充滿活力等



快樂:對過去或目前的整體生活現況或工作、婚姻與鄰里等生活面向感到快樂



生活滿意:對過去或目前的整體生活現況或工作、婚姻與鄰里等生活面向感到知足或滿意



自我接納:以正向態度對於自己和過去生活,並承認與接受不同面向的自我

個人成長:洞悉自己的潛能及發展意識,並願意接受具有挑戰性的新體驗

生活目標:對明確的生活方向感有相關目標與信念,並感覺生活是有目的與意義的

掌控環境:有能力去管理複雜的環境,並能選擇或創造合適的周遭環境。

自主性:對自我導向感到舒坦、有其內在標準、能抗拒難以忍受的社會壓力

與他人正向關係:溫情、滿意、信任的關係,並有同理與親密的能力

社會接納:雖然承認並接受人們的複雜性,對於他人仍抱持正向態度


社會實現:關心且相信所有人們皆有潛能和社會能夠正向發展


社會貢獻:認為人的生命對社會是有用處的,並且人的貢獻是被別人所看重


社會融貫:對社會事務感興趣,覺得其容易理解的,有些邏輯性、可預測與意義性


社會統整:知覺是社區的 一份子、歸屬感,並從社區獲得慰藉與支持



“心盛”與心理健康的發展光譜

编辑

Huppert(2005)將心理健康發展的歷程分為「心盛」(flourishing)、「心常」(moderate mental health)、「心衰」(languishing)與「心病」(mental disorder)四個切點階段,其不同閾值範圍也代表所占人口常態分配的百分比概況[5]。由下圖顯示,可看出大部份民眾都處在中度的心理健康狀態,而高度心理健康或有心理疾病的人相對是極少數。心衰者因屬於低度的心理健康狀態,故容易發展成為心理疾病的高危險群[4]



 



Keyes(2003)認為一個完整的心理健康狀態應該包括「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兩個發展向度(光譜),如下圖所示。其中,「心盛」階段最接近高度心理健康的狀態。[1][2]


 


“心盛”的盛行率概況

编辑

Keyes(2002)以美國成年人為樣本的研究結果,17.2%符合高度心理健康的「心盛」標準,有高達56.6%為中度心理健康的「心常」者,12.1%是屬於高危險群的「心衰」者,而14.1%則被DSM-IIIR診斷為重鬱症的「心病」者。在人口變項方面,男性、中老年人、高教育程度、已婚者等之心盛比例明顯較高[2]。接續,Keyes在2005年的追蹤調查顯示,美國成人的心盛比例已增至21.2%[9]


2006~2007年含蓋23個國家的「歐洲社會調查」顯示,丹麥的心盛比例最高(約39%),奧地利愛爾蘭芬蘭三國居次(28%左右),而斯洛伐克俄羅斯聯邦最低(7~8%)[6]。如進一步以人口變項分析,男女性別的心盛比例差異不大,但高教育程度、高收入與已婚者相對也有較高的心盛水準;年齡層方面,心盛比例一般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南歐與西歐地區在各年齡層的心盛比例較為一致。另以個別國家來看,愛爾蘭英國(男性)的65歲以上的老人有最高的心盛比例,而其中年人口則最低[7]


“心盛”的全球發展目標

编辑

Martin Seligman於2009年提出「世界心盛目標」,計畫在2051年世界心盛水準將從目前的15.2%大幅提昇至51%。[6][10]


“心盛”的群體介入範例

编辑

英國「情緒素養教育」

编辑

英國於2001~2005年之間有一個Antidote機構與倫敦近郊普列斯托(Plaistow)地區的一些學校共同推動「情緒素養教育」(Emotional Literacy Initiative)[5],主要目的在增進兒童及青少年對於情緒的辨識及瞭解,進而提昇其學習能力與幸福感。Antidote機構並且接續發展出新的「PROGRESS」方案,以協助學校形成更具活力的學習環境,目前此方案正推廣到英國各地的學校[11]


英國「幸福夏日課程」

编辑

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曾舉辦兩次成功的暑期幸福課程方案,主要參與對象為16歲的青少年,使其能夠明顯改變對「美好生活」的看法。此類寬闊的教育方式可以讓這些青少年在生活中變得較具自主性及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不是任由同儕、媒體、廣告等影響。[5]


紐西蘭「全國心理健康週:人人心盛」

编辑

由紐西蘭心理健康基金會所主辦的2010年「全國心理健康覺知週」,該活動的主題就是《人人心盛》,期待每個人皆能時常保持正向情緒,並積極關心及參與周遭世界,以及有意義與目的的生活。另外,建立更穩固的社會支持系統。[12]


“社區心盛”的面向與方案

编辑

社區心盛(community flourishing)包括社區結構、社區凝聚、集體效能、參與、社區價值等面向。[6]


紐西蘭心理健康基金會網站提供各地推展社區心盛的成功範例,包括卡蘭頓、利特爾頓、維多、新林恩、奧坡提基、波里魯瓦、法納雷等,其相關內容摘要彙整如下表:[13][14][15][16][17][18][19]


社區 位置 特性 目標 方案
卡蘭頓(Clendon) 奧克蘭市鄰近的曼努考市郊區 失業、低教育、犯罪、貧窮

支持與增進家庭的尊嚴

發展社區自主活動

促成社區正向改變

提昇居住環境品質

組成居民團體

舉辦居民會議

社區更新方案

降低居民美化家園成本

經費資助志工持續運作

建置資料工具圖書館(tool library)

建置玩具圖書館(志工管理、免費借用、家長晤談、張貼服務訊息)

舉辦社區同樂日(Fun Day)(孩童繪畫比賽)

提供社區諮詢

凝聚社群意識

利用社會行銷(電台或其他媒體)

利特爾頓(Lyttelton) 南島東岸基督城附近的港口小鎮

發展民眾的歸屬與聯繫感

成為永續及自給自足的社區

時間銀行
維多 (Victory) 南島北端的尼爾遜 屬於高級社區,但有藥物濫用、幫派、犯罪等問題

增進個人自尊與賦權

擴展社區參與、健康生活型態

創造在地幸福感

成立社區中心(由政府或民間經費資助)

提供免費諮商服務

辦理社會活動(從羽球到舞蹈班、老人健走團體、園藝團體等)

推展社區志工服務

社區議題倡導(抗議酒吧引進角子機

定期舉辦資源聯繫會議(警局、基督教青年會、學校等)

社區機構與家庭的協同合作

組織父母的遊戲團體(Play Group)(增加社交互動、資源轉介等機會)

新林恩(New Lynn) 奧克蘭地區的懷塔克雷

推展免費健身運動

增加結交友誼機會與社會支持功能

購物商場競走團體(mall walking)(夏季:室外,冬季:室內)(對象:退休老人、年輕媽媽推嬰兒車等)
奧坡提基(Opotiki) 北島豐盛灣的一個小鎮 有不少毛利人人口,青壯人口外移嚴重

協助年輕人找到歸屬感

啟發青少年的創作才能

呈現文化象徵與歷史記憶

提昇居民的榮耀感

社區青少年方案─街頭壁畫活動(mural project):11~17歲年齡層,為期10週,經費來自社會發展部
波里魯瓦(Porirua) 北島南端威靈頓地區的一個城市

透過社區巡邏及服務,促進社區舒適感與友善的居住環境

協助警察維持治安或緊急救援工作

在大型公眾活動中,協助人群及交通的疏導

社區守護者計畫─淺綠色城市大使(lime green city ambassadors):成員背景包含不同族裔及年齡層,接受來自警方與其他不同單位/機構的相關培訓,經費由市議會及民間廠商支持
法納雷(Whangarei) 紐西蘭最北城市,北地大區的首府

經由固定的園藝工作,提昇志願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當地居民與遊客一個散步、放鬆或舉辦婚禮等良好空間

透過草根性與組織化的行動來改善社區環境

社區草根行動─園藝計畫(horticultural project):將廢棄採石場現改造成亞熱帶公共花園。每月或每週一次的園藝勞務工作(working bee)。此亞熱帶花園內有瀑布、湖泊、步道小徑、野餐區、原生植物與樹木等。計畫經費來自於市議會與訪客捐款,未來將興建遊客中心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Keyes, Corey L. M.; Jonathan Haidt.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ISBN 1-55798-930-3. 
  2. ^ 2.0 2.1 2.2 Keyes, Corey L. M. The mental health continuum: From languishing to Flourishing in lif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002, 43: 207–222. 
  3. ^ 3.0 3.1 Fredrickson, Barbara L.; Marcial F. Losada.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5, 60: 678–686. 
  4. ^ 4.0 4.1 Huppert, Felicia A. A new approach to reducing disorder and improving well-being.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4: 108–111. 
  5. ^ 5.0 5.1 5.2 5.3 Huppert, Felicia A.; Nick Baylis & Barry Keverne.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856-752-9. 
  6. ^ 6.0 6.1 6.2 6.3 Felicia A. Huppert. Defining, measuring and promoting flourishing in the population (PDF). 2nd Australia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Well-being Conference.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0-11). 
  7. ^ 7.0 7.1 Felicia A. Huppert & Timothy T. C. So. What percentage of people in Europe are flourishing and what characterises them? (PDF). 2009 OECD/ISQOLS meeting.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5-30). 
  8. ^ Keyes, Corey L. M.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mental health as flourishing: A complementary strategy for improving national ment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7, 62(2): 95–108. 
  9. ^ Corey L. M. Keyes. Because (Mental) Health Matters (PDF). Mental Health America of Montana.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1-07). 
  10. ^ Elaine O'Brien. Spotlight on Two Dynamos of China. Positive Psychology News Daily. 2010-10-31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11. ^ Antidote. About us: Our history. Antidote Website.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12. ^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10 Flourishing for everyBODY.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Week.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6). 
  13. ^ Carrie Briffett. Flourishing communities: Changing Clendon for the better.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14. ^ Martin Street. Lyttelton has big ideas.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15. ^ Carrie Briffett. Flourishing communities: Victory and beyond.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16. ^ Carrie Briffett. Flourishing communities: The mall walk workout.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17. ^ Carrie Briffett. Flourishing communities: Transforming a town.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18. ^ Carrie Briffett. Flourishing communities: The lime green city ambassadors.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19. ^ Carrie Briffett. Flourishing communities: A true grassroots project.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of New Zealand. [2025-01-04查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延伸閱讀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