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哉亭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的快哉亭公园内,始建于北宋,原名阳春亭,因当时徐州知州苏轼在此亭作《快哉武冈赋》而更名。

此后的快哉亭几经兴废。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徐海道吴世熊重建[1]。据《徐州园林志》载:“快哉亭园在清同治年间,扩建为公共园林。据府志记载,徐州镇军董梧轩与知府桂中行把快哉亭扩建为游宴之地。除主建筑快哉亭外,还建有回廊、文昌殿、景苏堂、水阁、跳珠轩、阳春亭、苏堤等建筑。快哉亭前有大面积的荷塘,塘边杨柳依依,池塘西部有苏堤和石桥。”[2]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太守桂中行又进行扩建。他在《重修快哉亭记》碑刻中说:“快哉亭地极幽胜。......过伊、滕二公祠,东南以望,则见芙蕖映水,杨柳红桥,虹堤倒影,有楼阁参差,隐现于花光树色间者,则阳春亭及快哉亭也。”[3]由此可知,这座园林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占地面积很大。

清朝末期,徐州人评出了本城的八大景观,快哉亭公园的“阳春观荷”名列其中[4]

1928年,北伐军进驻徐州后,将快哉亭及荷花池辟为公园。荷花池很大,快哉亭北面,包括后来的青年路、市政府大院一部分,都是池子的一部分。并建有九曲桥、两处凉亭(四角亭、八角亭)、石桥、水阁点缀其中。

抗战胜利后,因疏于管理,公园已破烂不堪。1949年,徐州对公园进行整修和建设,首先在园中植树300株,拆除了部分旧城墙。此园被命名为“人民公园”,面积由1.48公顷扩大为5公顷。1952年,四角亭、八角亭及东西两座九曲桥翻修,成为当时徐州人的热门打卡点[5]。到1984年,经过三年改造修复建设的人民公园正式更名为快哉亭公园,而快哉亭也在原址上重建了。

目前,园内仍保存的古建筑还有民国17年的小石桥及八角亭,小石桥上有民国17年夏历5月铜山县县长刘炳晨书写的“乘风趁月、达岸、曲水、荷香、放生池”等字样。而八角凉亭亦是整个公园为数不多还保持着原有风貌的古建筑[6]

此亭並非蘇軾之弟蘇轍所記之黃州快哉亭。

  1. ^ 无线徐州. 快去打卡!徐州快哉亭公园,重新开放!. 搜狐. [2024-10-02]. 
  2. ^ 言华. 徐派园林史略:明清时期. 园林/2021年/第38卷/第3期. 2021-03-11: 38–46 [2024-10-02]. 
  3. ^ 快哉徐州快哉快哉. 快哉此亭,快哉快哉!. 徐州文旅网. [2024-10-02]. 
  4. ^ 快哉徐州快哉快哉. 快哉此亭,快哉快哉!. 徐州文旅网. [2024-10-02]. 
  5. ^ 无线徐州. 快去打卡!徐州快哉亭公园,重新开放!. 搜狐. [2024-10-02]. 
  6. ^ 快哉徐州快哉快哉. 快哉此亭,快哉快哉!. 徐州文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