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分化多元性

性別分化多元性(英語:Diverse sex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in sex development, DSDs),舊稱性別分化障礙disorders in sex development),是指人類生殖系统的多元性,尤其是二元性別以外的少數性別。[1][2]2005年芝加哥共識會議後,取代真性陰陽人、假性陰陽人、雙性人等等名詞。

Diverse sex development
类型先天性障碍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泌尿外科、​婦產科學、​內分泌學
MeSHD012734
Orphanet90771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定義為「不典型的染色體,性腺或解剖學的性別發育異常。」其成因眾多,包括非典型染色體、內分泌、特殊基因、嵌合體

非典型性別是否該視為「障礙」一直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受影响的人士会受到负面影响,术语会影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選擇和采用。[3]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医学期刊仍将DSD列为双性人的特征或条件。[4]歐洲理事會和美洲人权委员会呼吁对医疗分类进行审查,以免对双性人特征进行不必要的医学治疗。[5][6][7]

性染色體變異

编辑

有別於多數人類的性染色體為XX或XY,分別發育為女性或男性,少數人的性染色體可能為X、XXX、XXY、XYY等,或身上同時有XX和XY的細胞。

  • X:透納氏症,女性一條X染色體部分或完全缺失。症狀可能有,沒有月經、乳房不發育、不孕
  • XXX:三染色體X症候群,又稱超雌性症候群,女性擁有三條X染色體。症狀不明顯,一般有正常生育能力。
  • XXY、XXXY、XXXXY:克氏症候群,俗稱次雄性症候群,男性擁有兩條或兩條以上X染色體。症狀可能有,不孕男性賀爾蒙低、生殖器異常(如陰莖短、睪丸小)、缺乏性慾、男性女乳症[8]
  • XYY:XYY三體,又稱超雄綜合症,男性擁有兩條Y染色體。症狀不明顯,身材較高大,一般有正常性發育與生育能力。[9]
  • XYYY:男性擁有三條Y染色體。患者一般身材高大,通常有正常的外生殖器官,但成年後可能會有性腺機能低下、睪丸發育不良、精子數量減少或不孕的症狀。[10]
  • XYYYY:XYYYY症候群,出生時生殖器官正常,但成年後可能有性腺功能低下無精子症
  • 嵌合體:為含有兩種以上基因型的單一生物體,可能發育為偏男性、偏女性、或雙性,可能同時具有兩套性器官。

基因變異

编辑

雄性激素受體變異: 雄性激素受體有調控男性性徵的發育的功能,若該受體變異,就算有Y染色體和SRY基因,也可能會部分或完全無法表現男性性徵,甚至發育出女性性徵。

CYP21A2基因變異: 21-羥化酵素缺乏症,為最大宗之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由於參與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酵素缺乏,使雄性激素合成過量,該病症能分為三種典型,第一種失鹽型,會導致女嬰外生殖器男性化、陰蒂肥大、陰唇褶閉合但輸卵管與子宮發育正常;第二種單純男性化型,可能會導致女嬰外生殖器男性化;第三種女性可能會有多毛、初經延遲、月經不規則或不孕。[11]

SRD5A2基因變異: 以多明尼加的拉斯薩林納斯村的第三性別「十二歲長卵蛋」為例,SRD5A2基因變異包括5α-還原酶缺乏症,使他們的身體不擅長將睪固酮轉化為二氫睪固酮,和一般男性相比,他們的二氫睪固酮濃度極低,使他們在青春期前看起來像女性,青春期後男性化,能和一般男性一樣長出肌肉、聲音變低、長出完整的男性生殖系統,但卻沒有禿頭青春痘攝護腺肥大的問題。[12]

泄殖腔外翻

编辑

目前具體病因不詳。又稱膀胱腸裂,為罕見先天性多器官畸形,於胚胎生長過程中,泄殖腔相關組織器官分化發生嚴重偏差,使盆腔部位多種器官混和並翻出體外,其中部分器官會缺失或畸形。男性患兒於膀胱尿道連接處與直腸相通,女性患兒則是膀胱陰道排出部或尿道陰道部與直腸相通。

男性患兒出生後的症狀可能有陰莖闕如、陰囊闕如、雙陰莖、陰囊分裂。女性患兒則是陰蒂闕如、陰蒂分裂。

性別重置

编辑

變性人為跨性別的一種,將生理性別永久轉變以符合自己的性別認同。

能以性別重置療法,如性別肯定激素治療性別重置手術,使生理性別接近性別認同。

參考文獻

编辑
  1. ^ Diamond, Milton; Hazel G. Beh.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ersex conditions. 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 January 2008, 4 (1): 4–5 [18 September 2012]. PMID 17984980. doi:10.1038/ncpendmet0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9). 
  2. ^ Lee P. A., Houk C. P., Ahmed S. F., Hughes I. A.; Houk; Ahmed; Hughes.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anagement of intersex disorders. Pediatrics. 2006, 118 (2): e488–500 [2018-04-14]. PMID 16882788. doi:10.1542/peds.2006-07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3). 
  3. ^ Johnson, Emilie K.; Rosoklija, Ilina; Finlayson, Courtney; Chen, Diane; Yerkes, Elizabeth B.; Madonna, Mary Beth; Holl, Jane L.; Baratz, Arlene B.; Davis, Georgiann. Attitudes towards “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nomenclature among affecte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Pediatric Urology. 2017-12, 13 (6): 608.e1–608.e8 [2018-05-15]. ISSN 1477-5131. doi:10.1016/j.jpurol.2017.03.0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英语). 
  4. ^ Rebecca Jordan-Young, Peter Sönksen, and Katrina Karkazis. Sex, health, and athlet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4, 348: g2926 [2018-04-14]. PMID 24776640. doi:10.1136/bmj.g2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5. ^ Council of Europe;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and intersex peopl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1). 
  6. ^ Comisión Interamericana de Derechos Humanos. ViolenciaPersonasLGBTI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7). 
  7. ^ 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Fundamental Rights. The fundamental rights situation of intersex people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8. ^ 臺中榮民總醫院. (克林那費爾特症候群 Klinefelter Syndrome )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臺中榮民總醫院 - 全球資訊網 (中文版). 2011-07-20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9. ^ 衛教天地-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全球資訊網. www.tyh.com.tw.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10.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2012-10-25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11. ^ 臺中榮民總醫院. (21-羥化酵素缺乏症 )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臺中榮民總醫院 - 全球資訊網 (中文版). 2011-07-20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12. ^ Press, Case. 因為奇特的「青春期自動變性」,科學家找到了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妙方. CASE 報科學. 2022-02-23 [2023-12-1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