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
政事堂,習稱都堂、政府、東府,[1]中国歷史上的官署名,在唐朝、宋朝和中华民国袁世凯掌权时期设立。其源出為完善魏晉南北朝逐漸形成的三省制,以唐皇帝下詔敕前由門下省和中書省舉行聯席會議,將與會處所定名作政事堂[2]。該宰相議事場所隨唐政局演變,重要性相對要高於朝堂[3]。
活動
编辑唐創立時的政事堂會議,出席人包括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及副官,與會時至多可達十多人,最少時僅有兩人。討論結果由輪值的「執筆」綜合記錄下來。皇帝的命令必須在該會議獲取正式通過,才可以送去尚書省執行。若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會被視作不法[2]。其關聯體系的設立,是伴隨了唐代中央議政決策機制中朝堂議政的重要性下降,該時期中央所有軍國大事,首要是由皇帝主持的宣政殿常朝會議(中晚期再到延英殿延英召對會議)所決定——日常政事和具體實施方案則就由該政事會議擬定[3]。
演化
编辑唐至北宋
编辑唐高祖武德年间,因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所以皇帝决定在门下省加设政事堂,令两省长官在此先达成共同意见。初始仅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方能与会,后皇帝又加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等。
唐中宗即位后,裴炎自门下侍中迁中书令,政事堂也随之迁往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年间,张说执掌政权之时,将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门下,俗称仍为政事堂。北宋宋神宗之前亦沿袭之。
中华民国大陸時期
编辑1914年,袁世凯将原中华民国国务院改为政事堂,设国务卿、左右丞各1人,参议7人,各局局长5人,所长1人。政事堂向中华民国大总统直接负责。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政事堂被废。
參考文獻
编辑- 政事堂中之治人治法觀. 申報 (上海). 1914-05-14.
- 大珠小珠之政事堂. 申報 (上海). 19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