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內閣
楊士奇內閣成立於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424年9月9日),結束於正統九年三月十四日(1444年4月2日)。是明仁宗、明宣宗統治下的唯一一個內閣,亦是明英宗統治下的第一個內閣,由時任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組閣。楊士奇內閣是明朝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內閣(在任將近20年,其次為任期約14年的第二次嚴嵩內閣)。
楊士奇內閣 | |
---|---|
明朝內閣 | |
建立日期 | 1424年9月9日 |
解散日期 | 1444年4月2日 |
组织与人物 | |
国家元首 | 明仁宗(1424-1425) 明宣宗(1425-1435) 明英宗(1435-1444) |
政府首脑 | 楊士奇 |
副政府首脑 | 楊榮(1424-1440) 楊溥(1440-1444) |
历史 | |
前任 | 楊榮內閣 |
继任 | 楊溥內閣 |
組閣過程
编辑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駕崩,皇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仁宗因楊士奇、楊榮等為東宮舊臣,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2],於是從仁宗起,內閣逐漸受到重視。之後楊士奇、楊榮等人均兼有尚書職位,雖然身居內閣,其頭銜均以尚書為尊[3]。
宣宗起,官員向皇帝上行的题本,要先送内阁(由司礼监文书房轉發內閣),由內閣大學士代擬旨意,寫成紙條貼在題本封面供皇帝參考,之後再交給皇帝批閱。皇帝用朱筆(紅筆)在題本或奏本上批示,叫做「批紅」[4],然而皇帝處理奏章主要還是召大臣面議為主。故宣德朝實有調旨票擬之事,並無調旨票擬之制。正統初年,「英宗九歲登極,凡事啟太后,太后避專,令內閣議行,此內閣票旨之所由始也。」票擬遂成為內閣的專職[5]。
內閣成員
编辑職位 | 姓名 | 備注 |
---|---|---|
首輔 | 楊士奇 | 楊榮內閣續任 |
次輔 | 楊榮 | 楊榮內閣續任,正統五年(1440年)逝世[6] |
次輔 | 楊溥 | 洪熙元年(1425年)入閣[7] |
武英殿大學士 | 金幼孜 | 楊榮內閣續任,宣德六年(1431年)逝世[8] |
武英殿大學士 | 黃淮 | 胡廣內閣期間解職[9],本屆內閣復職[10],宣德二年(1427年)離職[11] |
文華殿大學士 | 權謹 | 洪熙元年入閣,同年離職[12] |
華蓋殿大學士 | 張瑛 | 宣德二年入閣[13],宣德四年(1429年)離職[14] |
謹身殿大學士 | 陳山 | 宣德二年入閣[15],宣德四年離職[16] |
大學士 | 馬愉 | 正統五年入閣[17] |
大學士 | 曹鼐 | 正統五年入閣[18] |
參考文獻
编辑- ^ 《明史》(卷147):“九年...三月辛亥朔,新建太學成,釋奠於先師孔子。甲子,朱勇等師還。楊士奇卒。”
- ^ 《明史纪事本末》(卷28):“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楊士奇草詔,如下西洋寶船、雲南取寶石、交趾採金珠、撒馬兒等處取馬,並採辦燒鑄進供諸務,悉皆停罷。出戶部尚書夏原吉、刑部尚書吳中、侍郎楊勉、右春坊大學士黃淮、洗馬楊溥、正字金問於獄,復其官。以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寺卿,金幼孜為戶部侍郎仍兼前職,左春坊大學士楊士奇為禮部右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黃淮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
- ^ 《明史》(卷72):“仁宗以楊士奇、楊榮東宮舊臣,升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仁宗始置,閣職漸崇。其後士奇、榮等皆遷尚書職,雖居內閣,官必以尚書為尊。”
- ^ 譚天星. 第二章 內閣的結構範圍及職權目標. 《明代內閣政治》.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6月: 43.
- ^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内閣》
- ^ 《明史》(卷109):“正統五年...榮二月歸省。七月還朝,卒於道。”
- ^ 《明史》(卷109):“洪熙元年...太常卿兼學士。閏七月同治內閣事。”
- ^ 《明史》(卷109):“宣德六年...幼孜十二月卒。”
- ^ 《明史》(卷109):“永樂十二年...淮閏九月下獄。”
- ^ 《明史》(卷109):“永樂二十二年...淮八月出獄。陞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
- ^ 《明史》(卷109):“宣德二年...淮八月致仕。”
- ^ 《明史》(卷109):“三月以孝行由光祿丞授文華殿大學士。九月以通政司左參議致仕。”
- ^ 《明史》(卷109):“宣德二年...瑛二月晉礼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
- ^ 《明史》(卷109):“宣德四年...瑛十月改南京禮部尚書。”
- ^ 《明史》(卷109):“宣德二年...陳山二月晉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
- ^ 《明史》(卷109):“宣德四年...山十月專授小內使書。”
- ^ 《明史》(卷109):“正統五年...翰林院侍講学士,二月入。”
- ^ 《明史》(卷109):“正統五年...侍講,二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