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四
水位四(巨蟹座ζ,ζ Cancri,縮寫為Zeta Cnc、ζ Cnc)是在星座巨蟹座的一個多星恆星系統。它距離地球大約83.4 光年,其綜合視星等為+4.67等。由於它靠近黃道,它可能會被月球遮擋,而且很可能被行星遮擋,但很罕見。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巨蟹座 |
星官 | 水位(鬼宿) |
赤經 | 08h 12m 12.7s |
赤緯 | +17° 38′ 52″ |
視星等(V) | +5.58/+5.99/+6.12 |
特性 | |
演化阶段 | 主序星 |
光谱分类 | F7V + F9V + G0V |
其他命名 | |
該系統的構成如下[1]:
- 一個聯星對:命名為水位四AB (巨蟹座ζ1或巨蟹座ζAB,其兩個組成分本身命名為巨蟹座ζA,或簡稱為Zeta-Cancria A,標示為巨蟹座ζ 1。正式名稱為Tegmine /ˈtɛɡmɪniː/,是巨蟹座ζ星系的傳統名稱。)[2],和巨蟹座ζ 1/巨蟹座ζB。
- 一個三合星系統:命名為水位四2或水位四C(巨蟹座ζC),包含一顆標示為巨蟹座ζ2/巨蟹座ζCA的主星,和標示為巨蟹座ζ2/巨蟹座ζCa和巨蟹座ζ2/巨蟹座ζCb的第二個聯星對。聯星對的兩個分量本身被指定ζ2/巨蟹座ζCb1和Cb2。
術語
编辑「巨蟹座ζ」(拉丁化為「Zeta Cancri」)是系統的拜耳名稱;「巨蟹座ζ1」和「巨蟹座ζ2」是它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組成部分的名稱也可以是「巨蟹座ζAB」和「巨蟹座ζC」,以及它們個別的組成部分名稱為:「巨蟹座ζ A」、「巨蟹座ζB」、「巨蟹座ζCa」、「巨蟹座ζCb」、「巨蟹座ζCb1」和「巨蟹座ζCb2」。這些名稱源自「華盛頓多重性星表」(WMC,Washington Multiplicity Catalog)對 多星系統使用的約定,並被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採用[3]。
關於這三顆明亮恆星的目錄身份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混亂,格里芬(英語:Griffin)制定了正確的對應關係[4]:
成員 | HR | HD | SAO | HIP |
---|---|---|---|---|
ζ Cancri A | 3208 | 68257 | 97645 | 40167 |
ζ Cancri B | 3209 | 68255 | ||
ζ Cancri C | 3210 | 68256 | 97646 |
「水位四」(巨蟹座ζ)有傳統名稱「Tegmine」或「Tegmen」,意思是「蟹殼」[來源請求]。在201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組織的恆星名稱工作組(WGSN)[5]對恆星的專有名稱進行分類和標準化。WGSN 決定將專有名稱賦予單個恆星,而不是整個多星系統[6]。它於 2016 年 9 月 12 日核定了「Tegmine」是成員「水位四1A」(巨蟹座ζ1A)的專屬名稱,並已被列入 IAU 批准的恆星名錄清單[2]。
在中國,「巨蟹座ζ」稱為「水位四」,意思是星官水位的第四顆恆星[7]。屬於這個星官的恆星還有小犬座6(水位一)、小犬座11(水位二)、巨蟹座8(水位三)[8]。
性質
编辑水位四可以在小型望遠鏡中解析為聯星。它的聯星性質是在 1756 年由 托比亞斯·邁耶發現的。 威廉·赫歇爾在1781年解析出構成水位四1的兩個組成部分。1831年初,約翰·赫歇爾注意到水位四2圍繞水位四1軌道中的攝動; 這導致奧托·威廉·馮·斯特魯維在1871年假設了第四個看不見的成員,它緊緊圍繞水位四2的可見成員運行[4]。後來的觀察解決了這第四個組成部分,並表明可能還有一兩個未觀察到的組成部分[9][10]。
水位四1和水位四2的角距離為5.06 弧秒。這兩個恆星系統每1,100年繞它們共同的質心運行一次。
水位四1
编辑這兩個成員都是光譜類F的黃白色主序列矮星。A和B的視星等分別為+5.58和+5.99。截至2008年,它們之間的距離為1弧秒,需要一架大型望遠鏡才能分辨它們,但這種距離到2020年將會增加。它們每59.6年完成一次軌道運行[11]。估計這對恆星的質量分別為1.28和1.18太陽質量。.
水位四2
编辑水位四Ca是三個成員中最亮的,視星等為6.12。它似乎是一顆黃色的G型恆星,通常報導為G5V,但現在認為更早,可能是G0V。這顆恆星的質量約為1.15倍太陽質量,和半經約為1.27倍太陽半徑[12]。10等星的水位四Cb是一對非常接近的紅矮星。 Ca和Cb之間的間隔約為0.3弧秒,它們的軌道週期為17年。
參考資料
编辑- ^ Displaying next number in catalog HIP => 40167. Multiple Star Catalog. [201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8).
- ^ 2.0 2.1 Naming Stars. IAU.org. [16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 ^ Hessman, F. V.; Dhillon, V. S.; Winget, D. E.; Schreiber, M. R.; Horne, K.; Marsh, T. R.; Guenther, E.; Schwope, A.; Heber, U. On the naming convention used for multiple star systems and extrasolar planets. 2010. arXiv:1012.0707 [astro-ph.SR].
- ^ 4.0 4.1 Griffin, R. F. Spectroscopic Binary Orbits from Photoelectrical Radial Velocities: Paper 150: ζ Cancri C. The Observatory. 2000, 120: 1–47. Bibcode:2000Obs...120....1G.
- ^ IAU Working Group on Star Names (WGSN),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2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 ^ WG Triennial Report (2015-2018) - Star Names (PDF): 5.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23).
- ^ (中文) 香港太空館 - 研究資源 - 亮星中英對照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August 19, 2010,., Hong Kong Space Museum. Accessed on line November 23, 2010.
- ^ (中文) 中國星座神話, written by 陳久金. Published by 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2005, ISBN 978-986-7332-25-7.
- ^ Hutchings, J. B.; Griffin, R. F.; Menard, F. 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fourth star in the Zeta Cancri system.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abstract). 2000, 112 (772): 833–836. Bibcode:2000PASP..112..833H. S2CID 119361568. arXiv:astro-ph/0004284 . doi:10.1086/316587.
- ^ Richichi, A.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ultiple star Zet Cnc by a lunar occultation.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0, 364: 225–231. Bibcode:2000A&A...364..225R.
- ^ Mason; Hartkopf, William I.; Wycoff, Gary L.; Holdenried, Ellis R. Speckle Interferometry at the US Naval Observatory. XII..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6, 132 (5): 2219–2230. Bibcode:2006AJ....132.2219M. doi:10.1086/508231 .
- ^ Fuhrmann, Klaus, Nearby stars of the Galactic disc and halo - IV,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February 2008, 384 (1): 173–224, Bibcode:2008MNRAS.384..173F, doi:10.1111/j.1365-2966.2007.1267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