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亮
洪思亮(1848年8月29日—?),安徽省安慶府懷寧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光緒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二甲第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洪思亮,字少竹,号景存,朗斋。道光二十八年农历戊申年八月初一出生(公历1848年8月29日)。为人儒雅,为官清廉,一生不置田产,提倡兴学,鼓励教育。
同治二十一年(农历癸酉年,公历1873年)以癸酉科选拔第一名,进入国子监学习。同年,以本名洪均参加乡试,考中第五十一名。后来,仰慕清乾隆年名士洪亮吉的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遂改名思亮。光绪三年,即农历丁丑年(公历1877年),以洪思亮之名,中会试第六十三名后,保和殿复试中一等第九名。最后,殿试中二甲五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时年29岁。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授职编修。光绪八年八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九年十月充国史馆协修官。光绪十年正月,充正红旗官学考校官。 光绪十五年十月,充本衙门撰文。光绪十六年三月,充会试同考官。同年十二月,充功臣馆纂修官。光绪二十年,京察一等吏部带领引见,奉旨记名以道府用。八月,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同年十一月三十日,奉旨补授浙江杭州府遗缺知府。光绪二十七年(1897年),任衢州知府,鼓励教育,地方兴学,并为当时的“正谊书院”(即今衢州第一中学) 题字“敦品力学',后成为该校的校训,直至今日。洪思亮后受衢州教案牵连,革职回乡,居安庆。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并于宣统三年九月(公历1911年)出任安徽都督府民政司长。
洪思亮卒于1917或1918年,享年70。
父亲洪啟镛,母张氏,山东泰安县主簿张兆蘭之女。家中三个胞姐,是洪啟镛唯一的儿子。娶妻毛氏,育九子五女。其中三、四、六、七子早夭。第五子洪逵,字芰舲,民国时期出任上海图书馆馆长。第五女嫁翰林世家赵扬庭(赵曾重之子),程门儒伶赵荣琛之母。八子洪迥,字玉林,抗战前出任南京裕华盐业公司副总经理[1]。光绪六年四月,散館后,授翰林院編修[2]。
參考文獻
编辑-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五十一):光绪三年。丁丑。五月。……引见新科进士。得旨。王仁堪、余联沅、朱赓扬、业经授职外孙宗锡、孙宗谷、程夔、唐景崶、洪思亮、张鼎华、杨佩璋、杨晨、周克宽、盛昱、吴郁生、张嘉禄、潘遹、支恒荣、于钟霖、李兆勖、戴兆春、吕凤岐、江澍畇、徐道焜、谢希铨、吴祖椿、杨文莹、张桢、濮子潼、周銮诒、许泽新、周龄、锡珍、何福堃、林壬、樊增祥、胡孚宸、吴大衡、张泳、国炳、谢若潮、朱益浚、胡湘林、刘永亨、孔祥霖、马毓鋆、梁枚、霍为楙、黄中理、严家让、张仲炘、潘彬、长萃、赵世曾、治麟、何荣阶、孔宪曾、管辰熙、武吉祥、林翰清、余德秀、熊祖诒、陈炳奎、崔舜球、张东瀛、朱显廷、王骧、王引昌、徐铭勋、卢俊章、徐堉、刘秉哲、吴日升、翁斌孙、锡元、廖正华、杨凤翔、罗瑞图、蒋式芬、王恩溎、任焕奎、朱锡蕃、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二):光绪六年庚辰。夏四月戊戌朔。……引见丁丑散馆人员。得旨。……见次散馆之修撰王仁堪、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吴郁生、周銮诒、程夔、于钟霖、胡湘林、吕凤岐、崔舜球、吴大衡、治麟、陈崧龄、李兆勖、严家让、张嘉禄、支恒荣、朱光鉴、周龄、杨文莹、会章、盛昱、杨佩璋、何福堃、丁立瀛、江澍畇、张桢、林壬、庞鸿文、锡钧、霍为楙、卢俊章、胡孚宸、戴兆春、杨晨、吴祖椿、洪思亮、唐景崶、刘永亨、孔宪曾、孙宗谷、庞玺、何荣阶、孔祥霖、张仲炘、许泽新、孙宗锡、陈思霖、俱著授为编修。
清代朱卷集成:顾延龙.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秦国经、唐益年、叶秀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怀宁县志:舒景蘅.民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