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達族

美洲原著族群

海達族海达语:X̱aayda,X̱aadas,X̱aad,X̱aat),是生活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美洲原住民,主要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達瓜依夏洛特皇后群島)和美國阿拉斯加,人口約3500。

海達族
X̱aayda, X̱aadas, X̱aad, X̱aat
一位身穿傳統服飾的海達族舞者
總人口
3,500+[1]
 加拿大3471[1]
 美国未知
語言
海達語
宗教信仰
泛靈信仰基督教

語言

编辑

海達語是一種孤立的語言,其存在已有14000年的歷史。在殖民統治的影響下,海達語流失嚴重。目前族人正積極保存與延續海達語。

歷史

编辑

海達族以其工藝,貿易和航海技術聞名。他們被認為是好戰且實行奴隸制度的民族。有學者甚至將他們與維京人文化做比較。[2] 口述歷史和考古證據表明,海達族定居海達瓜依(Haida Gwaii,為海達語『人之島』的意思,即夏洛特皇后群島)已有17000年的歷史。他們與島嶼和周圍海洋擁有密切的聯繫,發展出高度結構化的社會,並建立許多村莊。[3]

過去200年裡,部分海達族人也自海達瓜伊遷移至今天的阿拉斯加南部並佔有該地。

海達與俄羅斯西班牙英國美國的毛皮貿易商和捕鯨者進行定期貿易。利用帆船,他們與西方人、其他沿海原住民保持密切的貿易關係。

與西北海岸的其他原住民一樣,海達族為抵禦外侮,時常在地盤內設置柵欄、活板門與瞭望台。他們的大型遠洋獨木舟足以容納60個槳手,每支槳都以整棵西部紅杉製成。

海達族擅長海戰。他們發展出多種適合海戰的武器,包括一種重18至23公斤,具備重複使用功能,可輕易摧毀獨木舟的拋石器。海達族也會從戰敗者部落搶奪戰俘作為奴隸。

1780年至1830年間,海達族將侵略的矛頭轉向歐洲美國的貿易商。搶奪西方人的同時,他們也學會利用大砲、来复枪等先進武器。[4]

1862年3月,卑詩省天花肆虐,近九成的海達族人死於天花,許多村莊因此滅村。海達族抵禦外侮的能力因此大大降低,使西方殖民勢力得以趁虛而入。

在殖民勢力與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下,許多海達文物遭到摧毀,或被送到博物館

自1911年起,殖民政府開始強行將海達兒童送往寄宿學校與英語家庭,試圖將其納入主流文化的範疇。此舉導致海達族的認同危機與文化失根。

社會制度

编辑

海達族擁有階級嚴明的貴族社會,地位由上至下依序為酋長家族;部落中享有名望的獵人、戰士與薩滿;平民;以及自外族抓獲的奴隸。

傳統上,不同階級間不能通婚,同階級間行氏族外婚。階級隸屬可從身上的刺青與服飾上的家紋做出區別。[5]

藝術

编辑
 
一件繡有渡鴉圖案的海達族斗篷

海達族的藝術發展蓬勃,風格極具獨特性,是加拿大西北海岸原住民藝術的代表。諸如獨木舟、巨型木雕、紋身、圖畫等等。

近代的年輕海達族人則結合傳統繪畫與流行藝術,發展出名為海達漫畫英语Haida manga的全新藝術形式。

宗教

编辑

海達族的信仰屬於泛靈論薩滿作為人類與超自然的媒介,被認為擁有與動物溝通的能力。

此外,海達族也相信靈魂不滅,人死後會投胎轉世,重新誕生在世界上,這個過程稱為「Xanjii」。透過Xanjii,人口階級與自然規律得以維持平衡。[5]

神話

编辑

個人性

编辑

海達族的神話強調敘述者的個人性與專職性。1990年,人類學家約翰·里德·斯萬頓進入海達瓜伊,在報導人Henry Moody的協助下進行海達族研究時,發現神話傳說的敘述與傳播權掌握在特權階級、年長者、以及具特殊經歷者手裡。例如當時的頭人Sghiidagit、80歲的耆老Skaay、以及雖然只有49歲,但卻是家族中唯一的天花倖存者「海獅人」Ghandl。[6]

神話敘述者必須具備大眾公認的智慧與人望。他們被認為是「高貴的詩人」,擁有凡人缺乏的天分與資質。這種現象,可能與海達族的封建階級制度有關,也可能是受到西方強調個人著作權的風氣影響。

詮釋性與教育性

编辑

海達族的神話傳說內容,含有族人對自然現象與動物習性的詮釋。透過歸因,Haida族得以在認知世界中找到自身族群的定位,定義人與自然、自然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如:Haida族認為古時天地原本離的很近,但一次人與天界居民──擁有鳥與人的雙重特徵──通婚時,由於吃不慣對方的食物而嘲弄對方。對人類的無禮感到失望的天界居民於是遠離人界,從此造成天地的分野。[7]

在這些解釋性故事中,也常常含有規範族人行為與觀念的教育動機,以維持族內人際關係的和諧與社會制度的穩固。

人與獸的模糊邊界

编辑

對屬於漁獵民族的海達人而言,自然界的飛禽走獸是維持生計不可或缺的存在。例如:鮭魚提供人們溫飽、毛皮是重要的貿易貨品、雷鳥渡鴉可預測天氣、則是神秘與強大的象徵。

在海達族的神話中,動物與人的分野非常模糊──人可能因一些契機變成動物,例如寂寞的女人變成河狸;而動物也擁有類似人的特徵,例如由頭目領導,在海中如人一般生活的鮭魚,或是跟人類女性結婚生子的熊等等。

此外,動物為人類而死(犧牲)、人類因動物而生(獲益)的母題也極為常見。在海達族的創世神話中,渡鴉不但為世界帶來光明,還帶給族人賴以維生的主食──鮭魚。在獲益的同時,海達族也透過神話,訓誡族人對動物抱持感激尊重之情。[8]

歌詠英雄

编辑

海達族神話也歌詠個人的英雄事蹟。這些被稱為英雄的人,有支身挑戰嚴苛自然氣象的男性;也有為族人帶來和平的女性。透過典範人物的描繪,神話也提供族人待人接物的規範與榜樣。[8]

歌曲的魔力

编辑

在海達族的神話情節中,歌曲時常帶有魔力。不同的歌曲,可以賦予詠唱者不同的超自然力量。[8]

政府

编辑

海達族議會(the Council of the Haida Nation,簡稱CHN),總部設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海達瓜依。

流行文化

编辑

2017年6月,第一部長篇海達語電影刀锋英语Edge of the KnifeEdge of the Knife)上映,導演兼合作編劇為Gwaii Edenshaw,全體演員及幕後工作人員皆由海達族人擔任。[9]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History of the Haida Nation, Council of the Haida Nation web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kidegate and Old Masset are 1,471 combin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d 2,000 more Haida live in Vancouver and Prince Rupert and elsewhere.
  2. ^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Retrieved 2009-03-17.
  3. ^ Hume, Mark (20 July 2012). "When did the first people arrive in the Americas?". The Globe and Mail. Retrieved 14 January 2014
  4. ^ "Canoes and Trade". 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 Retrieved 14 January 2014.
  5. ^ 5.0 5.1 溫哥華博物館(MOV)。
  6. ^ R. Bringhurst. (2002). A story as sharp as a knife:The classical Haida myth tellers and their world. Wicazo Sa Review, 17(2), 196-204. 198.
  7. ^ R. Bringhurst. (2002). A story as sharp as a knife:The classical Haida myth tellers and their world. Wicazo Sa Review, 17(2), 196-204. 201.
  8. ^ 8.0 8.1 8.2 存档副本.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9. ^ [Catherine Porter, "A Language Nearly Lost Is Revived in a Script", New York Times, 12 June 2017, 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