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塘河,旧名永瑞塘河[註 1],又称七铺塘河南塘河,也被称为温州人的“母亲河”[1],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瓯江飞云江之间的温瑞平原,北起鹿城区温州旧城南门跃进桥,中由瓯海区,南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4公里,因为古人以十为一铺,故称“七铺塘河”[2]。塘河干河面宽约在34~43米之间,以瑞安境内帆游埭为界:北段注入瓯江,属瓯江水系;南段注入飞云江,属飞云江水系。

温瑞塘河

水文水系

编辑
 
会昌河畔公园,会昌河为会昌湖别称[3]

温瑞塘河温州市区至瑞安城关段为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时期称七铺塘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俗称永瑞塘河,后因为永嘉县地改属温州故易名温瑞塘河。干流河道北起自鹿城区温州府城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田南白象丽岙塘下莘塍等地,西折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千米,瑞安境内达20.4公里,温州市区境内13.45千米。河道一般宽度为50米,最宽处达到100余米,最狭窄则仅13米,中在梧田、南白象、丽岙的帆游有三处浅滩。河道弯道曲度半径一般为110米,最小达60米。温州市区至丽岙帆游段河床为硬泥质底质,帆游至瑞安县城东门则为淤泥质。[4]温瑞塘河正常水位2.92米,警戒水位3.12米,危险水位3.62米。如遇到洪涝灾害,可以在北面通过划龙桥河等支流排入瓯江;南面通过瑞安段塘河、中塘河、人民河排入飞云江。[5]

会昌湖为温瑞塘河疏浚早期的工程,在唐代沟通温瑞塘河,当时湖面可以达到400余公顷。随着滩涂淤积和沿海围垦,温州地区海岸线逐渐向外移动,人们不断开凿新的河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温瑞塘河河网,主要干河有西山河、划龙桥河、中塘河、人民河等。[4]

历史

编辑

温瑞塘河历史悠久,最早为温州海岸线与大罗山之间的海峡,后随着海岸线迁移,在西汉初期演化为瓯江入海南支,在东晋时期形成宽阔的水道[2]。旧志记载其开凿于晋代,而根据史料主河道左岸本是唐代海塘遗迹所在,塘路修建于唐上元贞元年间,到大和年间已成雏形。唐会昌四年(844年),温州刺史韦镛主持治水,花费四年时间疏浚温州城市周边水道以防水患,将温州城中水向南导流至塘河,往北至环城河分支注入瓯江。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温州太守韩彦直募集万余民众疏浚塘河,修成河道2.3万余。淳熙十四年(1187年),温州知州沈枢重新修建塘河,重修段长70里,两岸砌石,河道从此保持稳定至今。明清两朝实行海禁,因此温瑞塘河内河航运之利受到重视:明洪武嘉靖万历年间,于塘河均有疏浚整治之举;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瑞安人洪守一募资修筑瑞安县城东门至帆游埭段塘河40里,花费白银总计4000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永瑞”轮首航温瑞塘河,在温瑞塘河从事内河客运和货运;民国时期,塘河航运更为繁忙,航线延伸至诸支流。1949年以后,沿线各区县政府多次发动群众,拓宽和加深塘河干支线河道270多条,共长140多公里,并且在塘河干流新建、改建桥梁30多座。1984年,瓯江翻水站竣工,塘河可以直接从瓯江补充水源。1987至1989年间,瑞安市和鹿城区先后组织多部门会同地方乡镇,清理河道违章设障地带。[6][4]

航运

编辑

温瑞塘河可通航20至30吨级船只,属8级航道,为温州市区至瑞安内河航运的主动脉[6]。航道干流在吴桥分支至瞿溪、桐岭,在梧田分支到状元,在南白象分支到茶山,在塘下塘口村分支到梅头,在仙岩渔潭村分支到丽岙[7]

塘河在南宋时有“八十里荷塘”之称,时诗人陈傅良云“石塘十里,巨石纵横鳞莘”,即证塘河当时已经修建有有石砌堤岸,元代曾经强令拆除砌石以筑城。宋代淳熙十四年(1187年),温州知州沈枢修筑南塘70里,在瑞安境内修有水闸56处。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瑞安知县刘畿疏浚县城北河道,塘河连接护城河,塘河与飞云江仅仅一坝相隔。民国三十年(1941年),温州市府令沿线地方肃清野荷花以便利航运。1949年后,地方交通部门拨款改建跨航道桥梁,又对部分船埠河段挖深。文革期间,沿线居民修建屋舍侵占航道,1979年后逐步拆除了这些建筑。1982年,温州航管局疏浚梧田境内浅滩,自此温瑞线航道可以通航40吨级船只。后又在沿线修建码头30余座。1983年,建成瓯江翻水站,能够在大旱季节维持一定航运水位。[7]

温瑞航道自南宋即为温州运输要道,沿岸集镇也发展为水运港埠,旧时依靠人力或者风力帆船运输。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瑞安人孙诒让集资创办永瑞小轮公司,“永瑞”轮首航塘河温瑞两地,每日两班来回。至1949年5月温州解放,温瑞塘河私营航运汽轮行凡8家,分别为安平、通济、安利、通利、泰利、新公平、华胜、永强,有温州至瑞安南山、温州至梅头、温州至瞿溪、温州至桐岭、温州至瑞安鲍田、温州至茅竹岭共8条航线,拖船总计18艘,日客流量2000-3000人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全部改为公私合营,1958年温州市成立内港河内河航运站统一经营客运业务。1960年代,温瑞航线客流量激增,每日10多客运班次,客运仍十分拥挤。据1973年统计,内河运量达到616万人次,后因公路建设兴起,客流转为公路运输,1978年后航运业务由国有经营转为个体经营为主。[8]

1991年,温瑞航线全线仍有30多站点,每站相隔约一千米,全程3角6分,被称为“水上公交”;2005年后,公路交通日益完善,包括温瑞航线在内的温州市内客运航线相继停航[9]。2015年,温州市政府公布《温州美丽水乡核心区“一环三线”航道及码头建设规划》,计划在塘河建立四条航道:第一位中环线,由南塘游船码头出发,经体育中心、世纪广场、划龙桥河至南塘游船码头;第二为西线,南塘游船码头出发,经瓯海龙舟基地至动车南站;其三为东线,南塘游船码头出发,经蒲州河至蒲州水闸;最后为南线,南塘码头出发沿温瑞塘河主航道经梧田至白象水乡风情街。航道总长约30公里,设计标准为7级或准7级,建成后将可满足30座以下的内河标准游船双向通航的条件。[2]

水利管理

编辑

温瑞塘河是温瑞平原40万亩农田主要的灌溉、排涝河道,也是沿河居民生活以及城乡工矿企业用水的主要水源[6]。唐会昌年间,温州刺史韦镛治理会昌湖三溪汇流的水患,开凿河道十里,使得塘河由水患变为水利[10]。如今,温瑞塘河流域的温瑞平原人口达到300万人,灌溉面积有50万亩[1]

水则管理

编辑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温瑞塘河有了最早的蓄水和泄水标准,即陡门《水则》,镌刻在府城谯楼前五福桥第一间第一条石柱上,规定水位在“平”字以上高7寸则开陡门泄水,“平”字为合适水位,“平”字下三寸则需要关闭陡门,民国二十二年测量“平”字高程为6.84米(以杭州紫薇台水准平面测算)。明代弘治九年修筑上陡门时,也在陡门左墩刻“开”“平”“闸”三字水则,1942年华北水利会测得“开”字高程7.15米,“平”字6.92米,“闸”字6.80米。民国二十三年制定新水则,较宋代高18寸,“平”字高程8.0米,全年以此为标高分枯水、中水、洪水三时期使用:冬季枯水期,各陡门均关闭,仅启闭海坦、白莲塘二闸;春秋中水时,再开西门、东门、南门各闸,仍以枯水办法调剂水量;夏季洪水时,所有陡门开启,待水位至水则时再行关闭,如果水位不涨则逐渐关闭各闸。民国三十一年,再以海坦山麓井圈石10.0米为准,规定6.90米为“平”;1950年,永瑞塘河联防委员会规定水位7.0米开闸,7.0米关闸。1955年,温州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规定水闸以吴淞基面5.0米为关闸水位。[10][註 2]

1986年,温瑞塘河管委会规定塘河的警戒水位为3.12米,平时最高蓄水位为2.72米。1991年8月,温瑞塘河水系管理处编制文件,规定危险水位为3.62米,警戒水位为3.12米,正常水位为2.92米,为保障水质一般最低水位控制在2。12米,汛期控制水位再2.72米,梅雨季节过后各陡门封闭时控制水位2.92米。[10]

水质污染

编辑

温州市是改革开放后公布的全国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塘河,水质逐年恶化,鹿城区与瑞安城关段污染尤为严重。根据1990年调查,塘河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化肥和航运机油污染三方面。1986-1990年间,温州市环保局评估市区河网,西山和南塘二河属于清洁水,娄桥、牛山属于轻污染,城市内河属于重污染。[10]温州当地人以“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开始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形容温瑞塘河的水质污染;1997年开始,温州市政府决定治理温瑞塘河[11]。2012年1月,尽管温州地区降水量仅为往年约一半,但温瑞塘河呈现为近年来水质最好面貌[12]。2014年后,河道淤泥已显著减少,塘河每年从飞云江、瓯江引水多达2亿立方米,提升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沿河片区污水管网整治工作,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在“一环三线”[註 3]内排放污水基本得到拦截,沿河道建有绿化景观带,水环境也得到改善[1]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温州旧称永嘉永嘉县旧为温州附郭县,故简字为“永”。
  2. ^ 上述水位标准不一,均非现行的黄海标高水位。
  3. ^ 即航运篇《温州美丽水乡核心区“一环三线”航道及码头建设规划》所提及中环线航道和南北东三线。

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季建荣. 温瑞塘河:梦里的水乡风情. 浙江在线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2017-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中文(简体)). 
  2. ^ 2.0 2.1 2.2 李庭,余日迁. 温瑞塘河流淌千年水乡文脉 探秘浙南水乡文化脉络. 温州晚报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2015-06-25. 
  3. ^ 赵琛璋. 叫“汇昌河”还是“会昌湖”?. 温州商报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温瑞灌区志》编写小组. 塘河水系. 温瑞灌区志. 温瑞塘河 第1版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ISBN 7-101-02214-6. OCLC 82507741. 
  5. ^ 《溫州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温瑞片治理. 温州市水利志. 第二节 河网 第1版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ISBN 7-101-02024-0. OCLC 52078887. 
  6. ^ 6.0 6.1 6.2 《浙江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主要塘河. 浙江省水利志. 第二节 温瑞塘河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ISBN 9787101018653. 
  7. ^ 7.0 7.1 吴炎 (编). 渡运-内河. 温州市交通志. 溪流航道 第1版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4. ISBN 7-5027-3916-5. OCLC 32901250. 
  8. ^ 施南勋; 周松超 (编). 水路交通. 瓯海县交通志. 内河运输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3. ISBN 7-5027-2432-X. 
  9. ^ 黄吕萍; 《温州市交通志》编纂委员会. 水路运输. 温州市交通志. 第五节 内河客货运输 第1版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7: 611. ISBN 978-7-5144-2366-2. OCLC 1011430602. 
  10. ^ 10.0 10.1 10.2 10.3 《温瑞灌区志》编写小组. 灌区管理. 温瑞灌区志 第1版.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ISBN 7-101-02214-6. OCLC 82507741. 
  11. ^ 曾剑; 楼越平; 程杭平. 温瑞塘河河网水质模型研究. 浙江水利科技. 2006, (1): 41–43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12. ^ 温瑞塘河水质呈现近年来最好面貌. 中国园林网. 201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通过浙江在线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