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東漢末年時將領。曾為劉表的部下。

生平

编辑

王威初為郡吏,後以陳事被劉表賞識,提拔為州吏。[1]

王威並未於《三國志》中出現。裴松之作註時,於《三國志‧魏書‧劉表傳》中引《漢晉春秋》文中曾提及王威事跡。

曹操統一北方後,打算整兵南侵荊州。其時劉表已死,蔡瑁等擁立劉表次子劉琮為主。面對曹操大軍壓境,大臣傅巽等極力主張劉琮引州民投降,由於朝中重臣大都附和傅巽,加上雙方強弱懸殊,結果劉琮決定舉州降曹。

部將王威便向劉琮進言:「曹操以為將軍(指劉琮)已經向其投降,加上劉備又已遁走,此時的他必定十分鬆懈,不作準備,甚至可能會以單薄的陣容輕入本州;如果您能給我數千奇兵,讓我從險要的地方進行突襲,一定可以擒獲曹操。如果真的能把曹操擒下,必能威震天下,更可以乘此威勢擴展勢力;即使華夏幅員如何廣闊,我方只要能傳檄於天下,便可以鎮服各地的勢力了。這個決定(指突襲曹操的決定)並不止是為了得到一場勝利來保守目前的形勢而已(而是可以更進一步成就霸業)。這麼難遇的機會,絕對不可以錯失啊!」可惜劉琮並不接納這個計策。

劉琮降曹後,正史再沒有關於王威的下落。

演義形象

编辑

在《三國演義》中,王威是荊州一名形象相當正面的將領。初次登場於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中,當時荊州劉表設宴款待本州官員,因病不能親自主持,於是請屯兵新野劉備代為主宴。部將蔡瑁便欲乘此機會刺殺劉備,但劉備部將趙雲隨侍在劉備身邊,令蔡瑁難以下手;謀士蒯越便建議使文聘、王威另外設宴款待武將,引開趙雲。

劉表死後,次子劉琮繼位。其時曹操大軍侵略荊州,劉琮在眾臣的慫恿下決定舉州降曹。曹操收到劉琮降書後,舉兵南下,到樊城時,召劉琮相見。王威便向劉琮獻計,要趁曹操鬆懈無備時,在險要處襲擊曹操,若能把曹操擒住便可以威震天下,以圖霸業。可惜劉琮將此計告訴蔡瑁後,蔡瑁大力反對,更叱責王威妄言。王威大怒,罵蔡瑁為賣國之徒。可見王威忠心耿耿,義不畏死。

劉琮正式降曹後,曹操並沒有兌現先前許下讓劉琮留在荊州的承諾,反而封其為青州刺史,令他遠離祖宗之地。劉琮深感懊悔,然而亦無可奈何,唯有與母親蔡氏同赴青州。當時荊州的故臣宿將都紛紛投奔曹操勢力,以求富貴,只有王威一人跟隨劉琮而行。曹操在遣走劉琮後,更命于禁帶兵追殺劉琮以絕後患。于禁隨即追上劉琮行駕,領兵圍剿,王威奮死抵抗,可惜寡不敵眾,最終為敵軍所殺。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初學記》引《王威別傳》曰:威少為郡吏。刺史劉表題門上,有能陳便宜益於時,不限廝役賤長以聞。威因陳事,得署州吏,大蠟分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