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行縱隊
疾行縱隊(英語:Flying column)是一種軍事編制,具有小型、獨立、能快速機動而且合成化等特點,通常是在作戰過程中由立即可用的部隊組成[1]。疾行縱隊通常適用於但不一定是兵力小於旅的部隊,由於機動性是其主要目的,因此所配備的裝備較少,過去主要使用馬匹快速移動,現代則用卡車或直升機取代[1]。
歷史
编辑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提到疾行縱隊[2],這表明這個概念至少可追朔至西元前六世紀。
羅馬軍團在帝國時代就善於利用疾行縱隊,總督日耳曼尼庫斯在對抗阿米尼烏斯的戰役早期階段使用疾行縱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非的波耳突擊隊與現代意義上的突擊隊不同,而被視為疾行縱隊的一種形式。第二次波耳戰爭時,大英帝國軍隊打擊波耳軍隊使用的機動縱隊通常由兩個步兵營、一個砲兵連和一個騎兵中隊組成,恰好是一個混成旅的一半[1]。
1919年,波蘭軍官史丹尼斯瓦夫·馬切克創建一支疾行連,由身經百戰的步兵組成,使用馬匹作為機動力,並配備大量機槍作為火力,隸屬於第4步兵師[3]。
1919年愛爾蘭獨立戰爭期間,疾行縱隊作為愛爾蘭共和軍的機動武裝部隊[4],以麥可·基羅伊率領的西康尼馬拉縱隊、南梅奧縱隊、西梅奧縱隊最為成功,兆呈軍方和警方嚴重傷亡[5]。
1920年代,加拿大軍官詹姆斯·薩瑟蘭·布朗中校制定防範美國的防禦計畫一號,建議「在宣戰時立即派遣疾行縱隊」,襲擊美國北部城市並實施焦土政策,使美國處於守勢,並為英國的援助爭取時間[6]。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Chisholm 1911,第585頁.
- ^ 孫武. 軍爭篇. 孫子兵法.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英語:If you set a fully equipped army in march in order to snatch an advantage, the chances are that you will be too late.On the other hand, to detach a flying column for the purpose involves the sacrifice of its baggage and stores.
- ^ Stanislaw Maczek - Part 2 - The Polish Frontier Wars and the Russo-Polish War (1918-1921). brushesandbayonets.blogspot.com. 2017-08-06 (英语).
- ^ A Short History of Ireland: Terror and Reprisal. www.bbc.co.uk. [2011-06-07] (英语).
- ^ Crowley, John; Ó Drisceoil, Donal; Murphy, Michael; Borgonovo, John; Hogan, Nick (编). Atlas of the Irish Revolution. New York: NYU Press. 2017. ISBN 978-1-4798-3428-0. OCLC 1001466881.
- ^ Sturdevant, Andy. What if Canada had acted on its 1921 Defense Scheme No. 1 and invaded the U.S.?. www.minnpost.com. 2016-11-04 (英语).
書籍
编辑- Maher, Jim. The Flying Column – West Kilkenny 1916–1921. Geography Publications. 1988.
- 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Flying colum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0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85. 1911. 本条目包含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