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語: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俄语: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简称立陶宛或蘇維埃立陶宛,是1940年至1941年以及1944年至1990年間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在1946年之後除了與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略有調整以外,其疆域及國界與今天的立陶宛相同。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 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
---|---|
1940年—1990年 | |
格言:Visų šalių proletarai, vienykitės!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国歌: 國歌 (1944年–1950年、1988年–1990年/91年)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1950年–1988年) | |
地位 | 未被普遍承認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1940–1941, 1944–1990/91) 事實上獨立政治實體 (1990–1991) |
首都 | 维尔纽斯 |
常用语言 | 俄语,立陶宛語 |
政府 | 社会主义共和国 |
共产党第一书记 | |
• 1940─1974年 | 安塔纳斯·斯涅奇库斯 |
• 1974─1987年 | 皮亚特拉斯·格里什基亚维丘斯 |
• 1987─1988年 | 林高达斯-布罗尼斯洛瓦斯·松盖拉 |
• 1988─1989年 | 阿尔吉尔达斯·布拉藻斯卡斯 |
• 1989─1990年 | 米科拉斯·布罗基亚维丘斯 |
历史 | |
• 蘇聯加盟共和國 | 1940年8月1日 |
1990年3月11日 | |
面积 | |
1989年 | 65,200平方公里 |
人口 | |
• 1989年 | 3689779 |
货币 | 蘇聯盧布 |
ISO 3166码 | LT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原來獨立的立陶宛共和國於1940年6月16日被蘇聯軍隊佔領,並在1939年8月23日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條款獲得確認,7月21日建立成傀儡政權。[1]1941年至1944年間,德國入侵蘇聯造成了其事實上的解散。然而,隨著德國人在1944年至1945年的撤退,蘇聯共產黨重新建立由立陶宛共產黨一黨專政的蘇維埃政權,並持續了四十五年。因此,許多西方國家繼續承認立陶宛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上的主權國家,受國際法約束,以1940年前波羅的海國家任命的使館為代表,這些使館通過立陶宛外交體系在各地發揮作用。
1989年5月18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布自己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仍是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國重新建立獨立國家。考量到蘇聯當局佔領的非法性,其在蘇聯解體前隨即就獲得西方承認。蘇聯本身於1991年9月6日承認立陶宛獨立。
歷史
编辑1918年,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立陶宛王国,以德国的第二代乌拉赫公爵威廉·卡尔为国王;11月又宣布为共和国。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立陶宛部分地区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8月存在过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协定书中的约定,立陶宛被划为苏势力范围,1940年,苏联入侵立陶宛,同年7月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苏联正式吞并立陶宛。8月1日蘇共37周年黨慶當天設立為蘇聯直轄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分别和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被苏联吞并后,反抗苏联占领的民族主义活动时有发生。1985年,戈尔巴乔夫掌握苏联权力后,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988年底,立陶宛改革运动(简称“萨尤季斯”)成立。该组织首先提出了废除1939年的苏德条约问题,否定并入苏联的合法性。1989年,萨尤季斯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人民组织利用苏德条约签订50周年之际,高唱立陶宛共和国国歌、呼喊“打倒俄罗斯帝国”等口号。1990年,萨尤季斯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议会)选举中获胜,取得执政党的地位,新的苏维埃通过“关于恢复独立的立陶宛国家”的协议,宣布国家独立,定国名为“立陶宛共和国”,并恢复1940年前的国旗。立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共和国。
萨尤季斯的独立主张遭到苏联当局的激烈反对。为镇压立陶宛独立,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兵占领了维尔纽斯。1991年,苏联与立陶宛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动荡加剧。苏联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务委员会于9月6日承认立陶宛独立,苏联随后解体。立陶宛正式独立。
參考資料
编辑- ^ Ronen, Yaël. Transition from Illegal Regime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7 [2021-11-27]. ISBN 978-0-521-1977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