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民小學
位於臺南市永康區的一所公立國民小學
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民小學,簡稱永康復興國小[1],是一所成立於1958年、位於臺灣臺南市永康區的市立國民小學。
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民小學 | |
---|---|
地址 | 臺灣 臺南市永康區華興街2號 |
坐标 | 23°00′04″N 120°14′20″E / 23.001042°N 120.238983°E |
邮政编码 | 71069 |
其它名称 | Tainan Municipal Yongkang District Fusing Elementary School |
类型 | 市立國民小學 |
创办日期 | 1958年8月1日 |
学区 | 自由學區 |
学校编号 | +886 6 311 1569 |
教育部學校代碼 | 114627 |
校長 | 杜雨霖[1] |
教師人數 | 56[1] |
职员人数 | 7[1] |
年级 | 六年學制 |
学生人数 | 441[1] |
班级数目 | 31班(含特殊班及幼兒園,2021年)[1] |
校园面积 | 50504平方公尺 |
传真號碼 | +886 6 311 1570 |
学校网址 | www |
歷史沿革
编辑- 1957年,軍方於永康鄉網寮地區設置眷村影劇三村共500餘戶,然村內學童就學須至大灣國民學校(今大灣國民小學),交通不便,經居民向軍方及婦聯會陳情,由軍方提供校地、臺灣省政府撥款、臺南縣政府建校。
- 1958年8月1日設校,定名為臺南縣永康鄉復興國民學校,學區為原屬大灣國校之影劇三村。[2]
- 1968年8月1日,因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稱台南縣永康鄉復興國民小學。
- 1970年8月,依政府命令調整為智類學校。
- 1973年9月,設立自立幼稚園。
- 1975年8月1日,部分校舍暫借甫成立之永仁國中(今臺南市立永仁高級中學)使用。[3]
- 1976年8月,奉政府指定為數學課程實驗學校。
- 1979年12月,設立一般啟智班。
- 1985年8月,設立舞蹈教育實驗班(為現今舞蹈班)。
- 1986年11月,奉政府指定為國語科研究中心學校。
- 1987年11月,設立中、重度啟智班。
- 1999年8月,因舊校區校舍老舊危險,遷至現址上課。
- 2010年2月4日,台南縣復興國小「複合式運動館」在時任臺南縣縣長蘇煥智主持下,進行奠基動土典禮。[4]
歷任校長
编辑任次 | 姓名 | 任期時間 | 備註 |
---|---|---|---|
1 | 陳繼明 | 1958年9月4日-1960年4月11日 | |
2 | 周泉 | 1960年4月12日-1964年9月12日 | |
3 | 林水成 | 1964年9月13日-1968年8月31日 | |
4 | 蔡金源 | 1968年9月1日-1974年8月16日 | |
5 | 黃合庭 | 1974年8月17日-1987年8月7日 | |
6 | 陳盆 | 1987年8月8日-1991年12月5日 | |
代理 | 蔡惠美 | 1991年12月16日-1992年2月28日 | |
7 | 林水龍 | 1992年3月1日-1995年11月30日 | |
代理 | 蔡惠美 | 1995年12月1日-1996年3月5日 | |
8 | 方茂林 | 1996年3月6日-2002年1月31日 | |
代理 | 楊財教 | 2002年2月1日-2002年7月31日 | |
9 | 周滿女 | 2002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 | |
10 | 黃文鐘 | 2007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 | |
11 | 杜雨霖 | 2015年8月1日至今 | 現任 |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教育局各級學校資料. 臺南市教育局資訊中心. 2021-04-15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臺灣)).
- ^ 大灣國小-學校沿革. 台南市永康區大灣國民小學.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臺灣)).
- ^ 臺南市永仁高中-永仁校史. 臺南市立永仁高級中學.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中文(臺灣)).
- ^ 蓬萊島雜誌.net. 台灣通訊即時新聞: 2010/02/04 台南縣政府:台南縣復興國小「複合式運動館」奠基動土典禮. 台灣通訊即時新聞. 2010-02-04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30).
- 鄭憲國. 國小校園閒置空間在利用之研究─以台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為例.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2012 [2018-12-25]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 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