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玛教
赛玛教又称赛玛理或赛玛礼,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以及缅甸佤邦部分佤族的一种宗教信仰,以创始人赛玛命名。根据传说,赛玛教在云南历史上的信徒范围包括沧源全境、耿马南部、双江西南部和澜沧西部。[1]佤族的幾種信仰互不從屬。
历史传说
编辑从佤族民间传说中推测赛玛教大约有300年的历史。赛玛生于今缅甸境内的梅弄寨,年幼时移居耿马一带的嘎赛寨,在耿马土司治下,受小乘佛教思想熏陶。此时沧源西部的茂隆银厂有许多来自中国内地的矿工,将大乘佛教带入阿佤山区,赛玛也受到汉传大乘佛教的影响。1754至1765年间,“宫里雁之战”爆发,宫被耿马土司擒获,赛玛被遣派押解宫里雁前往永昌府。在押解的途中宫向赛玛说教如何使佤族革去“人祭”习俗的方法,事后赛玛曾消失了一段时间。回到嘎赛后,赛玛毁了自家的牛头桩和人头桩,后又变魔术惑众,村民认为他疯了前去捉拿,被他用气功制服。佤族人开始视他为神人并崇拜他,他所宣扬的“理”也被人接受。赛玛变成“神人”后,许多阿佤山的佤族前往嘎赛朝拜他,赛玛向前来朝拜的人指出了砍人头祭祀的害处,要求改用牛头、猪头、鸡头替代人头祭祀神灵。[2]
清咸丰年间,大理鸡足山长老达董保和达巴召带领徒弟进入沧源传播大乘佛教(佤族称为“理孔”),同时小乘佛教渗透到沧源西部地区,许多佤族放弃赛玛教改信大、小乘佛教。1903年以后基督教进入沧源,又有部分佤族改信基督教。到1990年为止,沧源县境信仰赛玛教涉及7个乡镇23个行政村,芒摆、怕良、芒回、芒公、翁丁、南撒、糯良、单甲、戛多、海牙、班列、永安、回珠等行政村较突出。[3][4][5]
信仰特征
编辑赛玛教脱胎于佤族原始多神教,也包含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思想,赛玛教仍以佤族原始多神崇拜为主要特征,区别表现在祭礼的仪式、祭牲以及节日、禁忌上。[3]
赛玛教认为山河之神“梅吉”(Mōuig)统领诸神,是万物的主宰,梅吉无处不在无时不存,人们要敬仰祭奠他,不能亵渎他,才能得到他的庇佑。赛玛教认为万物都有灵魂,灵魂不灭,敬仰祖先灵魂,并视作家族的保护神。并且认为人神是能互相沟通的,沟通人与神的活佛“帕召”能够预知未来等做常人不能完成的事。成为“帕召”的人禁用妇女的物品,功德浅薄的帕召不能娶妻成家,德高望重的帕召死后升天与神为伴,并会随时降世附仙气于凡人身上再生。[3]
白布、蜡烛和米花是赛玛教徒最推崇之物,节庆或宗教活动时必不可少。赛玛教禁饮酒,禁吃狗肉,禁用牲畜、家禽祭祀梅吉和祖先灵魂以外的神灵。[6]
另见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 ^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896页
- ^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896页 - 897页
- ^ 3.0 3.1 3.2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897页
- ^ 杨逸平. 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临沧市沧源佤族为例. 《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年: 470 [2017-12-09].[失效連結]
- ^ 梅英. 佤族木鼓文化考察报告. epc.swu.edu.cn.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011-06-24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 ^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897页 - 898页
参考书目
编辑-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8年12月: 896-899. ISBN 7-5367-149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