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
赵元佐(965年—1027年),本名赵德崇,字惟吉,宋朝宗室,宋太宗赵光义长子,宋真宗赵恒同母兄,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年少時聰明機警,身形舉止與宋太宗相似,甚得宋太宗喜愛。十三歲時,跟隨著到近郊狩獵,前方有一隻兔子,宋太宗叫趙元佐射看看,結果一發而中,契丹使節在旁邊看到,十分訝異。早年随父亲出征太原、幽州的蓟地。太平興國年間,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卫王,赴上中書。後徙居東宮,改賜今名,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1]。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秦王赵廷美被贬至涪陵,赵元佐试图拯救,后赵廷美死,赵元佐发疯,并伤及旁人。雍熙二年,重阳节太宗大宴,唯独不召他参加,于是发怒焚烧宫廷。后被废为庶人[2]。赵光义三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念及兄情,恢复其爵位。天圣五年(1027年),赵元佐驾薨,赠河中、凤翔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后改封潞王,又改魏王,宋徽宗时改封汉王。[3]
妻妾
编辑- 楚国夫人冯氏(964-996),中书令冯继业的幼女。生于干德三年,孝承父母,仁接姻亲,至道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薨于王邸,享年三十二。
- 继夫人王氏
子孙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宋史》(245卷):“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元德皇后。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舆前,太宗使元佐射,一发而中,契丹使在侧,惊异之。从征太原、幽蓟。太平兴国中,出居内东门别第,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卫王,赴上中书。后徙居东宫,改赐今名,加检校太尉,进封楚王。”
- ^ 《宋史》(245卷):“初,秦王廷美迁涪陵,元佐独申救之。廷美死,元佐遂发狂,至以小过操挺刃伤侍人。雍熙二年,疾少间,帝喜,为赦天下。重阳日内宴,元佐疾新愈不与,诸王宴归,暮过元佐第。曰:“若等侍上宴,我独不与,是弃我也。”遂发忿,被酒,夜纵火焚宫。诏遣御史捕元佐,诣中书劾问,废为庶人,均州安置。宰相宋琪率百官三上表,请留元佐京师。行至黄山,召还,废居南宫,使者守护。谘议赵齐王遹、翊善戴元顿首请罪,帝赦之曰:“是子朕教之犹不悛,汝等安能辅导耶?””
- ^ 《宋史》(245卷):“真宗即位,起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复封楚王,听养疾不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元佐生日,真宗赐以宝带。平居不接人事,而事或预知。帝尝遣术士管归真为醮禳,左右未及白,元佐遽曰:“管归真至矣。”帝闻之曰:“岂非为物所凭乎?”封泰山,真拜太傅;祀汾阴,迁太尉兼中书令。又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遂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时禁中火,元佐表停奉禀助完宫阙,不许。加兼雍州牧。仁宗为皇太子,兼兴元牧。仁宗即位,兼江陵牧。薨,年六十二,赠河中、凤翔牧,追封齐王,谥恭宪。宗室子弟特给假七日,以卤簿鼓吹导至永安,陪葬永熙陵。明导二年,改封潞王。又改魏王。子三人:允升、允言、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