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皂山
21°51′51″N 115°38′57″E / 21.86417°N 115.64917°E 閤皂山,或作閣皂山、合皂山,簡稱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旧清江县东南),以山形如閤[註 1][1],山色如皂而得名。閤皂山是道教名山,为第三十六福地,道教灵宝派祖山。[2][3]
歷史
编辑道教灵宝派称其祖师葛玄在游历诸名山之后,最后于閤皂山东峰卧云庵炼丹、成道。又传晋代丁令威尝于閤皂山修真得道。今山北高峰为丁仙峰,俗稱丁山。宋代有大批道士来閤皂山修道。现閤皂山有崇真宫、接仙桥、放生池、百花园、炼丹井、鸣水桥等古迹。 閤皂山,在江西省樟樹市(舊清江縣)東南面,以山形如閤,山色如皂而得名。有九十九峰,綿亙200餘里,道教稱其為第三十六福地。
閤皂山是道教靈寶派的祖山。靈寶派道士稱其祖師葛玄在遊歷諸名山之後,最後於閤皂山東峰臥雲庵築壇立灶,燒煉金丹。道成,於此昇天。
南北朝至隋唐間,閤皂山先後建有閤皂觀以及仙人、路山、郭公、臥雲四庵。宋代是閤皂山的興盛時期,有大批道士來此修道。此期的主要宮觀是閤皂觀。宋真宗於大中祥符(1008-1016年)中,以其曾用過的年號「景德」敕名為景德觀。宋神宗時又賜給閤皂山御書一百八十卷,良田二千餘畝。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又將景德觀敕名為「崇真宮」,追封葛玄為沖應真人。南宋理宗時,又將崇真宮改名為「大萬壽崇真宮」,追封葛玄為沖應孚佑真君。當時閤皂山盛況空前,有房屋一千五百餘間,道士五百餘人。閣皂山道德宮即紫陽書院,乃是朱熹當年的講學之地
元朝對閤皂山逐漸冷落。至正十二年(1352年),該山主要宮觀崇真宮,遭山寨之變,台基殿宇俱毀,靈寶派元氣大傷。到明朝時,經過閤皂山道士徐麟洲的努力,宮觀得以修復。明初,朝廷先後授閤皂山五十代傳人李半仙、五十一代傳人張尊禮、五十二代傳人黃谷虛為正八品靈官。但到宣德八年(1433年),閤皂山再度遭到山火焚燒。萬曆(1573-1619年)間,道士劉開化企圖重修宮觀,終因財力有限,無法實現。至清初,閤皂山已衰敗不堪。清末民初,有著名道士歐陽明性,能醫善藥,武功高強,他住持閤皂山後,殿堂才慢慢地有所修復。但到解放初,宮內只有三位道士,後也都陸續回家務農去了。[4]
閤皂山所在地樟樹市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久享「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被稱為四大藥都之一[註 2]。早在東漢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被後世道家尊崇為「太極仙翁」的葛玄,就在位於樟樹東南風景秀麗、盛產藥材的閣皂山採藥、種藥、洗藥、製藥、行醫,是樟樹市中藥加工炮製的創始人,皂閣山不僅道經多,而且醫書也很多,道士們行的是「醫道」。[5]
備註
编辑資料來源
编辑-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pedia.cloud.edu.tw.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中文(臺灣)).
- ^ [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9.
- ^ 中国道教(第四卷). [2007-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1).
- ^ 閤皂山 -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zh.daoinfo.org.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 ^ 传统中药材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迁 - 中国食品药品网. www.cnpharm.com.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