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燈(英語:Carbide lamps / acetylene gas lamps),又稱為電土燈水火燈瓦斯燈水月電燈磺火燈[1]以前會在電力不足或是用電不方便的環境下,或是電燈照明尚未普及的年代,使用的照明設備之一。電火燈的亮度比煤油燈效果好,且較不易被吹熄,經常運用於戶外場合,像是夜間喜慶、夜市、夜間祭典會場、夜行巡邏、坑道使用等。[2]

一盞電石燈

原理

编辑

利用電石與水混合後,產生乙炔氣體(C2H2),點燃後做為光源。以下為電石與水反應產生乙炔的反應式:[3]

CaC2(s) + 2H2O(l)C2H2(g) + Ca(OH)2(aq)

燈具結構

编辑

攜帶用的電石燈通常以鉛片或銅皮鑄造而成,分為上下二層,上層裝水,下層放置以棉布包裹的電石;上層底部有開關控制水量,讓水滴到下層的電石,產生可燃的乙炔。乙炔氣從燈口細孔噴出,於出氣口引燃便可發光。出氣口設有開關可調整電石氣的流量,即可控制火燄之大小。[2]

應用

编辑

電石燈常運用在沒有沼氣的金銅礦坑內,是礦工隨身照明工具,也是進礦坑的標準配備。臺灣新北市金瓜石九份礦山地區稱之為「磺火燈」。由於電石燈需要氧氣助燃,當坑道內氧氣不足時,火焰會開始冒出含碳黑煙,或是熄滅,應盡快離開坑道,所以又稱作礦工的「救命燈」。[3]

過去臺灣原住民夜間狩獵也使用電石燈作為照明,原住民認為電土所產生的氣體像是瓦斯氣,故稱為gas。[4]夜間樹林裡常有出沒的飛鼠,飛鼠有很好的夜視能力,能夠在微弱光線下行動,當黑暗樹林中電土燈光線照到飛鼠,飛鼠眼睛會反射光點,牠的視覺受強光照射導致短暫模糊,會停滯不動,原住民獵人即可鎖定射擊獵取。[5]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電石燈.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文(臺灣)). 
  2. ^ 2.0 2.1 陳文樹. 電石氣能源運用. 能源報導 (經濟部能源局). 2006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3. ^ 3.0 3.1 電石. 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2010-09-27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2) (中文(臺灣)). 
  4. ^ 傅麗玉. 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電土燈篇. 原住民教育季刊. 2004, (33): 77-104. 
  5. ^ 李慶恭. 電土燈. 2010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

燈-照亮老台灣特展 電土燈使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進礦山找科學-不插電的電土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