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豆
大戟科巴豆属植物
香港巴豆(學名:Croton hancei),大戟科植物,是香港境內的極危物種,是香港本土獨有的一種巴豆。在消失多年後,於1997年,香港巴豆在青衣島再被發現,現在受香港法例第96A章的保護。現時香港巴豆有兩個亞種:一個是最初發現的品種,另一個是後來發現的變種。
香港巴豆 | |
---|---|
香港巴豆的花和葉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
科: |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属: | 巴豆属 Croton |
种: | 香港巴豆 C. hancei
|
二名法 | |
Croton hancei (Benth, 1861)
|
發現歷史
编辑在1850年代(19世纪50年代),漢斯(H. F. Hance)於香港島發現香港巴豆,經鑑定為香港首次發現的物種。之後植物學家乔治·边沁(George Bentham)於1861年在他的《香港植物誌》(Flora Hongkongensis)記下了這個新的物種[1],但此後再無縱影。
1997年2月21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植物標本室的職員在三支香的最高峰,南邊的山坡附近,一個林地找到一種在香港從未見過的大戟科灌木,是一種巴豆屬的植物。最後經華南植物研究所的專家鑑定證實,確認它是百多年來未再有發現的香港巴豆。
現在香港巴豆的發現地點,即那一個1.05公頃的山坡,劃為香港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可以保護這個罕有的物種。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署亦在嘗試為香港巴豆進行就地保育、遷地保育及試驗人工繁植。[2]
特徵
编辑香港巴豆成長於山地林中,6月開花,由於其花果較為細小,因此不容易被發覺到[3],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主任葉國樑指,「香港巴豆的果實只有手指頭大小,屬於有毒性植物,絕對不能吃。」[4]。香港巴豆是香港本地獨有的物種,現時僅見於香港青衣島[5],屬於灌木或小喬木;嫩枝和花序均被貼伏的星狀毛。花瓣狹小;雄蕊約16枚,雌花通常1朵生於花序基部;萼片長圓形,長4至5毫米;子房近球形。香港巴豆一般高約2米。
參考資料
编辑- ^ 《Flora Hongkongensis》,G. Bentham,Reeves, London,1861年出版
- ^ 香港巴豆重現香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見「護理狀況」一欄
- ^ 香港巴豆重現香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見「特徵」一欄
- ^ 本港特有植物 1850年首被發現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7-05. - 《蘋果日報》——要聞港聞(漁護署自然護理主任葉國樑的此一句話在粵語原句為:「香港巴豆的果實只有手指頭大小,屬於有毒性植物,絕對唔食得。」
- ^ 香港巴豆 Croton hancei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參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Hong Kong Croton (Hong Kong Herbarium). Hong Kong Herbarium.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ong Kong Croton reappear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erbarium). Hong Kong Herbarium.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cological Diary. hknature.net.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2-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巴豆
- 香港巴豆重現香江
- 生態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