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英語: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縮寫:HKCSS),簡稱社聯,社聯為法定團體,於1947年成立,與機構會員共同信守社會的公義、公平,以社會福祉為依歸。社聯致力帶動一個具影響力、彼此合作,靈活創新的社會服務界,並透過跨界別協作,與各持份者同行共創。社聯現時有超過510個機構會員,其服務單位遍布全港,為市民提供優質社會服務。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原名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成立時間1947年
類型法定團體
總部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1-13樓
主席
陳智思
網站http://www.hkcss.org.hk/

贊助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先生,大紫荊勳賢,SBS,PDSM,PMSM

主席:

陳智思先生,大紫荊勳賢,GBS,JP

行政總裁:

蔡海偉先生,JP

歷史

编辑
 
社聯舊標誌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前身「緊急賑濟聯合組成社」於1938年6月成立,協助因日本侵華而大量逃港的難民,相信是由何明華會督所成立,負責建設難民營、供應衣物和食物、提供教育和其他的福利服務。其後重組成為「難民救濟及社會福利聯會」(Refugee and Social Welfare Council),由18個代表機構組成,更廣泛參與本地的社會福利工作。戰後的1945年何明華會督邀請李慧妍協助重新組織聯會的運作,初時稱為「香港社會福利聯會」(Hong Kong Social Welfare Council),主要仍為難民提供協助。1947年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正式成立,並於1951年成為法定團體。1952年加入「國際社會福利聯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elfare,簡稱ICSW)。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至2023年3月有超過510個機構會員,超過3,000個服務單位,為香港市民提供超過九成的社會福利服務。

信念

编辑

社聯與機構會員共同信守社會的公義、公平,肯定人擁有天賦的權利,而社會有責任確保每個公民享有基本的社會和經濟資源,發揮潛能;個人亦有義務履行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自力更生、實現自我。

願景

编辑

社聯致力帶動一個具影響力、彼此合作、靈活創新的社會服務界,為香港社會創造福祉。

定位

编辑

社聯是由會員及跨界別持份者搭建和策動的平台,以香港社會福祉為目標,同行共創。

四個核心業務部門

编辑

社聯由四個核心業務組成,策略性地與各持份者建立伙伴合作關係,集結智慧,共同推動整體社會發展,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社會福利服務界別。

服務發展:推動卓越和創新服務,回應急速轉變的社會需要。

工作部門包括:長者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家庭及社區服務 及 復康服務

社會發展:倡議社會公義及社會發展。

工作部門包括:政策研究及倡議 及 社會房屋

業界發展:建立實幹的非政府界別,推動地區合作。

工作部門包括:人才發展及HKCSS Institute、會員聯繫及服務、資訊科技資源中心、國際及內地事務、非政府機構董事會網絡計劃 及 長者創新科技

共創:推動關懷社會、企業社會責任及慈善文化。

工作部門包括:伙伴關係拓展、博施匯 及 點子匯

架構

编辑

社聯的組織分為管治委員會和職員團隊。管治委員會掌管社聯的方向、發展、監察等職能,並向公眾問責。而職員團隊則負責日常運作,推動各項核心業務,以實踐社聯的使命和願景。 管治委員會共分三層,包括執行委員會、4個常設委員會、5個專責委員會。各層委員會成員主要由機構會員選舉產生。同時,亦設增聘委員,吸納社會上與社聯有相同願景人士參與。執行委員會亦按需要成立專責項目的督導委員會,督導有關工作的發展。 執行委員會現有29名成員,包括15名由機構會員在周年大會選舉產生,5名來自常設委員會及香港復康聯會派出的代表,及9名增聘委員。執行委員會設主席、副主席、義務司庫、義務法律顧問等職位。每兩個月召開一次會議,行政總裁及業務總監均列席會議。 四個常設委員會分掌「服務發展」、「政策研究及倡議」、「業界及能力發展」、「公眾參與及伙伴」等核心業務。「服務發展」、「政策研究及倡議」兩個常設委員會下設5個專責委員會,處理不同範疇的服務及政策。 至於職員團隊方面,行政總裁主管機構的日常運作,並向執行委員會負責。行政總裁下設四個核心業務部門,分掌「服務發展」、「政策研究及倡議」、「業界及能力發展」、「公眾參與及伙伴」等業務,各由一名業務總監負責。每個核心業務部門,均設有不同的單位,專責各項事工的運作。 另外,社聯設有中央行政、人事及財務部門,協助行政總裁處理有關事務。


2022至2023年度各級委員會名單

執行委員會(2022/23)

编辑
  • 主席:
陳智思 先生G.B.S.J.P.
  • 副主席:
翟冬青 女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廖達賢 先生
  • 義務司庫:
羅君美 女士(羅思雲羅君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 義務法律顧問:
郭琳廣 先生(郭葉陳律師事務所)
  • 委員:
陳靜宜 女士(香港老年學會)
陳麗群 女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處)
陳小麗 女士(救世軍
趙漢文 先生(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
馮祥添 博士(利民會)
何永昌 先生(香港青年協會
劉冼靜儀 女士(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
李淑霞 女士(香港明愛
李淑慧 女士(香港善導會)
李玉芝 女士(聖雅各福群會
梁少玲 女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梁惠玲 女士(協康會)
林一星 教授(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楊建霞 女士(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葉潤雲 女士(香港家庭福利會
管浩鳴 議員(香港立法會
林正財 醫生(基督教靈實協會)
陸志聰 醫生
彭韻僖 女士(彭耀樟律師事務所)
狄志遠 議員(香港立法會
  • 香港復康聯會代表:
張偉良 先生(香港復康會
  • 服務發展常設委員會代表:
陳頌皓 女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政策研究及倡議常設委員會代表:

翟冬青 女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 業界及能力發展常設委員會代表:
黃秀華 女士(基督教協基社會服務部)
  • 公眾參與及伙伴協作常設委員會代表:
謝可儀 女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主要職員

编辑
  • 行政總裁:蔡海偉 先生
  • 業務總監:
賴君豪 先生
黃健偉 先生
陳文宜 女士
譚穎茜 博士

社聯機構會員

编辑

本會的會員分為「機構會員」及「永久個人會員」兩類;截至2023年3月,永久會員人數為68名(本會自2001年9月已不接受永久個人會籍的申請),機構會員共超過510家,其中約30%獲社會福利署提供恆常資助(「資助機構」),其餘70%是主要由各類型慈善基金、企業及個人捐獻支持的自資營運機構,而其中大部分是相對規模較小的機構。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本會之「會員名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社會服務機構總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是一個網上資料庫,集結逾510家本港社會服務機構的最新資料*,介紹他們的宗旨、使命、服務、管治架構、年度總開支、績效及未來發展等,反映社福界高度重視管治及資源運用的透明度和問責。透過《總覽》,讀者將可一睹本地社會服務機構所凝聚的社會力量。我們期望社會各界能藉著《總覽》進一步了解香港社會服務機構的工作。

*註:《香港社會服務機構總覽》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等,並不負有任何責任。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提供資訊

编辑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07年成立惠施網,目的是推動及提高慈善機構的問責性和透明度,對象除社聯會員機構外,亦包括香港所有獲稅務局免稅地位的慈善機構。參與的慈善機構必須在網頁內提供管治及財務等資訊,讓公眾參考[1]

扶助社會企業

编辑

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合資成立了社聯-滙豐社會企業商務中心,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負責營運。為社會企業提供顧問服務、培訓計劃、產品推廣平台及協助投資者挑選合適社企等服務[2]

照護食

编辑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由2017年起向大眾推廣照護食,期望藉此促進人與人之間聯繫,讓吞嚥困難人士重拾進食的喜悅。於2020年成立「照護食專責小組」,同年,小組與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吞嚥研究所共同研究「照護食標準指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為基礎,配合數據及本地適用的詞彙描述,附加本地照護食食物及菜式的烹調方法,制定一套本地化的「照護食標準指引」。此外,社聯亦推出了「照護食標籤」,透過簡單的圖示協助大眾以及供應商運用指引。

無障消費計劃

编辑

無障消費計劃是由香港社會企業商務中心》在工業貿易署「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撥款資助下,於2012年1月宣布推出這計劃,向香港中小企業及社會企業推廣「優質服務.無障關懷」理念[3],此計劃已經完結。

實習計劃

编辑

此計劃和花旗集團合辦,專為香港就讀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生,在非牟利機構透過實習發揮所長,並加強學生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培育成為更關心社會的商業人才。

社聯頻道

编辑

推動社會發展並非只是社福界的工作,公眾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持份者,相關議題獲得社會重視和支持,才有機會帶來變革。近年社聯銳意發展多媒體資訊平台「社聯頻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透過新媒體及其他實體播放渠道向公眾提供與福利和民生有關的資訊,並且搜集市民意見,讓公眾了解社聯及社福界的動向,以及公眾關注的社會議題。

《社情》

编辑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季刊雜誌,旨在促進公眾了解社會議題,民生政策及社會服務計劃,隨《明報》發行,並於多個網上媒體刊載。《社情》昔日期數

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

编辑

聯同香港復康聯會和勞工及福利局康復諮詢委員會於2015年設立此名單,讓有需要人士選擇手語翻譯服務,同時確立手語翻譯員的數目,長遠有助手語翻譯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概念鏈接. 文匯報. 2011-09-26 [2012-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政商界全力扶助社企. 大公網. 2008-11-15 [2011-08-03] (中文(香港)). [失效連結]
  3. ^ 無障消費調查:84%遇困難. 文匯報. 2012-01-10 [2012-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