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前線日報
本草稿尚未提交審核
提交前,请先查閱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下常見錯誤。 要让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我们强烈不鼓励您創建與您自己、您所在的組織、其對手或其產品相關的條目。如果您仍要这么做,请申报利益冲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后,本模板出现在页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前线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舆论先锋与战斗号角
《前线日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舆论先锋与战斗号角。《前线日报》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发行时间长达十一年,连续性强,被誉为“东南战场销路最广的唯一大报,在敌后方发挥纸弹最大的威力”。本词条将从报纸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内容特色、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对《前线日报》进行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力求还原其真实的历史面貌。
一、创办背景与初期发展
1. 创办时间与地点
《前线日报》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具体时间为1938年10月,创刊地点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屯溪区。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所办的报纸。 这份报纸的创办,与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形势紧密相关,是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为了加强抗日宣传、鼓舞士气而创办的一份机关报。《前线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的机关报,1938年10月在皖南屯溪正式创刊。《前线日报》初创时,第三战区政治部第三组组长李俊龙兼任报社社长,马树礼任总编辑。同年12月,宦乡由其妻舅介绍参加了《前线日报》社工作,任副总编辑。1939年4月,《前线日报》随第三战区长官部从皖南屯溪迁至赣东北上饶。报社迁址上饶后,报社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马树礼改任社长,宦乡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宦乡主持报社的笔政之后,《前线日报》渐显特色,声誉鹊起,并有了极大发展。
2. 创办目的与宗旨
《前线日报》的创办目的明确,旨在宣传抗日至上、激发民族意识、促进民众动员。这份报纸以“前线”命名,本身就寓意着它要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沿,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宗旨在于通过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军事分析等方式,向广大民众传递抗战的最新动态,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
3. 创办人与主编
《前线日报》的创办人为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的相关人员,具体负责人可能因历史资料的缺失而难以确切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份报纸在创办初期就拥有了一支专业的编辑团队和记者队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时事评论员。 主编方面,虽然具体人选可能因时间流逝而难以确切记忆,但《前线日报》的编辑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们为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4.宦乡与《前线日报》
(1)宦乡简介
宦乡,字鑫毅,笔名范慧、范承祥,1909年11月2日出生于贵州遵义老城,被誉为“中国的基辛格”。他善于言谈交际,办事精明干练,为人正直,且富有正义感。宦乡继承了父辈良好基因,从小才思敏捷,并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后前往英国留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回国后考入宜昌海关。
(2)宦乡与《前线日报》的渊源
加入《前线日报》:1938年,宦乡出于抗日救国的热情,加入了国民党政府第三战区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出任《前线日报》的总编辑。该报纸创刊于1938年10月1日,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机关报。宦乡以其广博的学识和对局势的精辟见解,很快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并得到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信赖。 报纸的发展:在宦乡的主持下,《前线日报》逐渐发展壮大。他充实了报社人员,包括管理人员、采编发行人员等三百余人,并成立了战地图书出版社和印刷厂。随着形势的发展,《前线日报》的发行区域很快超出了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范围,扩大到湖南、广西等广大地区。其发行量也由原来的几千份增加到两万多份,成为抗战时期的重要舆论阵地。 报纸的特色:宦乡坚持宣传积极抗日、民主科学的办报方针,突出军报关于对战情动态、国际问题分析“快、新、准”的特色。他亲自撰写了大量宣传抗日和分析国内外军事、政治、经济形势的社论和专论,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反映民意、抨击时弊。这使得《前线日报》在抗战时期声名鹊起,引起了战时报业界、军政界及民众社团的广泛关注。
(3)宦乡在《前线日报》的贡献与影响
推动抗日宣传:宦乡利用《前线日报》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抗日思想,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他撰写的社论和专论,不仅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营救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在皖南事变后,宦乡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声望,设法营救了一批被国民政府当局逮捕入狱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他还安排部分人士到报社任职,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促进国共合作:虽然宦乡当时是一名无党派人士,但他思想进步,坚持团结抗日的主张。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发展历程与迁徙轨迹
1. 迁徙历程
《前线日报》在创办后,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经历了多次迁徙。最初,报纸在安徽屯溪创刊,并在此地度过了初期的艰难岁月。然而,随着日军的进攻和战局的恶化,报纸不得不进行迁徙。 1939年,《前线日报》随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从皖南屯溪迁至赣东北上饶。在上饶期间,报纸继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日军的进一步逼近,报纸再次面临迁徙的困境。 随后,《前线日报》迁至铅山县出版。在铅山期间,报纸坚持出版发行,时间超过两年。这段时间里,报纸不仅报道了抗战的最新动态,还积极宣传了抗日思想,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 抗战胜利后,《前线日报》于1945年迁至上海哈尔滨路继续出版。然而,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前线日报》最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 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2. 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在《前线日报》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是报纸的创刊,这标志着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正式将舆论宣传作为抗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刊之初,《前线日报》售价为每份三分,每月七角,版头位于首版上方 右侧,下方印有报纸英文名、日期、报社地址、联系方式及定价等。日出四开一张,第一版为国内战事新闻与政府公告,第二班为国际报道,第三版为本埠新闻,第四版为副刊《战地》。该报军方色彩浓厚,由宣传科科长李俊龙担任社长,马树礼担任总编辑。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创刊号上进一步阐明创办。《前线日报》的意义,“第一,我们中间还有不少抗战悲观的论者与近视的乐观论者,可以随时摇动抗战胜利信心。第二,本战区因为临近敌人,敌伪汉奸的宣传煽动与其他反动言论,须得随时纠正防范。第三,因一般军民抗战知识的低浅,致未能充分发挥其抗战力量。”因此要“能够极力发挥政府抗战建国方策,坚决树立民众抗战胜利信心;以及正确之理论,扫荡一切敌伪反动谬论说;以极浅显之文笔,就切近之事实,灌输军民必要的抗战知识。”“不仅作普通的宣传,要进而领导社会的舆论。”
其次是报纸的迁徙历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1939 年 4 月,《前线日报》随司令长官部迁往江西上饶,于 5 月 1 日正式
改版复刊,版面扩充为四开两张,一至四版为国内外最新新闻与消息,五版为
通讯,六七两版为副刊,八版为编发的各种专刊、特刊。该报“广载敌人后方
通讯,特约欧美航寄专稿,选辑国内名家言论,注重战局形势批判”,军事报
道及时,国际形势研判敏锐,“去年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候,该报曾明白的指出英法这种对侵略者容忍妥协的政策,只有‘自毁集体安全’‘表面上延续了
危机的爆发,实际上只是加强了危机的深化。’这一年来,德国从吞并节课,
占领米美尔,压倒西班牙政府军,一直到瓜分波兰和对英法联军作战,前后的
事实,证明了他当时的判断没有错误的。”
《前线日报》在江西发展至鼎盛时期,发行量最高达到十几万份,“在全
国新闻纸中堪称后起之秀”,这离不开其核心领导人物的努力。社长马树礼先 后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菲律宾圣多玛斯大学,七七事变后,他积极从事海外 抗日活动,一面参加抗日救援会,一面领导中非人士合作的《中国之友社》。 回国后被派至第三战区政治部,由组员、秘书、组长升至同少将副主任,兼任 《前线日报》社长。马树礼活动能力强,重视报纸设备与副业发展,在战时物 资供应困难的情况下,运用自身社会关系从上海陆续运进新器材, 包括印刷、 铸字机器、各号铜模,以及制纸型铅版等等用具。为解决纸张困难,马社长 又利用当地条件,积极创办四家印刷厂和油墨厂,充足的纸张供应使《前线日 报》在抗战期间未曾停刊一天。打开了报纸销路后,他组织成立了前线通讯社 和战地图书出版社,扩大了该报的影响力。
副社长邢颂文是江苏江阴人,早年曾在《正气日报》担任战地记者,并主
编过《苏报》。1937 年担任长沙《国民日报》的编辑,两年后受第三战区政治 部委托,参与《前线日报》的管理建设。邢颂文办报经历丰富,对编辑、排 版、印刷、校正、广告、发行等各部工作较熟悉,对战时新闻发展有深刻理 解。 总编辑宦乡曾赴英国攻读政治经济学,精通外语,学识丰富,对时局认识 精辟入里,本人坚持进步、爱国、民主的主张,立论严谨,撰写大量抗战救 国,国内外时事的社论。抗日战争的一段时期中,他与香港金仲华、新加坡胡 愈之、桂林夏衍等人,以时事评论家著名。78抗战胜利后,内战阴云愈浓,因与其立场违背,而最终辞去《前线日报》相应职务。
最后是报纸的停刊或转型,这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前线日报》迁至上海重整业务。战时办报的优势失去后,该报面临转型危机,再加上总编辑宦乡离职,报纸言论倾向改变,原有特色消失导致销量大跌。为了改善经营,先后在内容和人事上进行革新,然而效用不显,于 1949 年 1 月 8 日起改为晚刊发行,至 4 月 15 日,这份历时十一年的报纸最终停刊。
3.袁义勤对《前线日报》的发展脉络梳理
初创期:在抗战初期,《前线日报》作为一份新兴的报纸,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报道前线战事,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宣传抗日救亡、报道前线战事、传递战时信息等。
成长期:随着抗战的深入,报纸逐渐发展壮大,版面增加,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关系也日益紧密。
成熟期:在抗战中期,《前线日报》达到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抗战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反映战时社会的重要窗口。
转型期: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报纸可能需要调整报道方向和立场,以适应新的历史环境。
后期:在抗战末期或战后初期,报纸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继续发挥其历史作用,为国家的重建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内容特色与栏目设置
1. 内容特色
《前线日报》作为一份抗日时期的机关报,其内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军事报道:报纸以军事报道为重点,详细报道了抗战期间的各大战役、战斗情况、军事动态等。这些报道不仅为民众提供了最新的抗战信息,还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图片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形象和抗战精神。 时事评论:报纸设有时事评论栏目,邀请知名时事评论员撰写文章,对国内外时事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这些评论文章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还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民众传递了抗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文艺作品:报纸还刊登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这些作品以抗战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民众的抗战生活和情感世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
2. 栏目设置
《前线日报》在栏目设置上也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包括国内外时事新闻、抗战动态、军事报道等。 评论:邀请知名时事评论员撰写文章,对国内外时事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 副刊:刊登大量的文艺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刊登大量的文艺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前线日报》在副刊方面也极为出色,副刊《战地》刊登了大量地方剪影、人物短评、文艺性散文、写实文学、战时戏剧、时事漫画等以配合抗战宣传。在向广大民众征集作品之外,主编张慧剑也积极联系文学大家约稿,先后发表过张恨水的《天津卫》《握着一个日本人的手》《博爱村素描》等多篇反映中国社会抗战现实的作品,许杰的《一个小小的别扭》《创作与批评》《介绍欧阳凡海著的<鲁迅的书>》等文艺评论。 专刊:针对特定主题或事件设立专刊,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 广告:刊登各类广告信息,包括商业广告、招生广告、寻人启事等。 这些栏目设置不仅丰富了报纸的内容,还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同时,这些栏目也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选择和信息服务。
3.新年增刊
《前线日报新年增刊》该刊于1940年1月出版于江西上饶,属于时政评论类刊物,刊期不详。该刊由前线日报社编辑出版,马树礼任社长,邢颂文任副社长兼总经理。该刊为《前线日报》1940年元旦的新年增刊,仅此一期。 《前线日报新年增刊》是由前线日报社于1940年元旦出版的民国二十八年新年增刊,《前线日报》重要侧重军事报道,以鼓舞士气,宣传“抗战至上”的理念,其中的军事情报、政治动态、宣传纲要较其他大报反映得快,且载有盟军作战情况等,在东南一带较具影响。而该增刊的主题为《二八年的总结》,主要刊载1939年一年来的军事、政治、经济、国际、敌国的情况分析及年度总结,在不偏离《前线日报》特色的前提下于内容上更具针对性。该刊封面刊有盾戈的木刻作品《新的中国》,卷首的《一年来敌我军事之消长》一文,对1939年中日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作了详尽的分析,讨论战斗时机的把握的重要性,陆海军间协同作战的重要性等,包括对一年中各大战役的总结分析等,对抗战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参考价值。而文章《一年来的政治》《一年来的经济》等,都详细地探讨了该年国内的政治经济情况,还附有1939年国家财政收支总额的统计表。又如《一年来之国际风云与远东局势》,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该时期国际局势的变化及各国家的外交关系。 《前线日报新年增刊》作为一份时政评论类刊物,主题明确,风格鲜明,刊内对1939年一年来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的报道,均非常细致具体,具有较高的质量,为抗战史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4.《新闻战线》副刊
1941 年 9 月该报的第五版创办了《新闻战线》副刊,以东南地区为主交 流新闻工作经验,开展新闻学术讨论,为研究中国新闻发展面貌提供了史料依 据。郭绎之、曹聚仁、杜绍文等著名新闻学者在此发表多篇专文,内容涉及战 时新闻发展、报人素养、新闻业务、报业状况、新闻史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全面抗战时期新闻讨论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是我们了解战时新闻学的重要资料, 具有一定标本意义。 《新闻战线》副刊作为《前线日报》的新闻学术副刊,其创立与当时历史 环境有深刻的关联。一是前期新闻学术刊物得到一定发展,能够提供借鉴;二 是《前线日报》良好发展态势为其提供了物资与人事支持。为使新闻适应战争 变化,改善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宦乡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在《前线日报》上开辟 园地创办《新闻战线》,期望加强新闻学术交流,发挥战时新闻最大效用。 《新闻战线》副刊对战时新闻人身份的投射与构想,直接影响了一批新闻 从业者群体,他们自觉响应战时新闻职业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信 条。副刊的主笔曹聚仁是其中杰出代表,投入前线后,从事新闻工作奔赴抗战 救国的洪流,积极补充新闻学专业知识和军事政治知识。在弥漫硝烟中,最及 时、最生动、最忠实地将前线军民热血奋战的场景、普罗大众在战火中的遭遇 给渴望一见真相的千千万万公众。《大江南线》作为其战时通讯汇编,融合八 年战地经历,涉及战地实况、军事论断、军事行程、战时人物、风土人情和战 时社会、政治、经济动态等多方面内容。这些报道从不同视角、以不同形式 记录了这场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战争, 见证了全民族浴血抗日的史实, 为侵华 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
《新闻战线》副刊对新闻宣传观的建构,激发了国人对抗战的参与声援, 促进民族情绪的持续高涨,有效地培育了集体维护国家主权的舆论倾向。在话 语博弈和舆论斗争中,抨击敌伪的虚假宣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对此,读者的反馈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位青年学生来信写道“我 是贵刊经常的读者之一,在我的感想,我以为贵刊是两点值得爱护的:第一点就 是敢说话,有勇气针对时弊,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第二点就是有办法,能找到 具体的办法救国家民族。字字引人入胜,不愧是歧路的明灯。”面对着内忧外 患的处境,他表现出深刻的忧患意识,“日本帝国主义者撕裂了条约,轰炸国 土,而其他列强各因其利害关系卷起了太平洋的黑云,无疑中国被深深卷入漩 涡。但国民仍未彻底觉悟,共赴国难。我们不应该,也不容淡然的漠视,不做 他人之牺牲品或胜利品。是任其灭亡,抑或是想国复兴,这是青年诸君应该深 思一下的。”这位年纪尚轻的青年学生,能够对日本侵华和社会现状有较透 彻的认知,展现了当时报刊对青年学生的深入动员,学生阶层对于国难形势的重视,以及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决定为其做出贡献的决心。敌方的记录能从反 向观察国人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凝聚,1939 年,日本华北派遣军顾问汤泽三千男 写道:“中国指导阶级与知识阶级,是有不可磨灭的强力精神。”这种强力精 神“就是排外思想尤其是深刻的抗日意识。统率中国的代表者的精神,决不是 利己排他而是舍私为公,有了爱国的热烈精神,所以我们对这种精神绝不能忽 视。”
四、社会影响与贡献
1. 对抗战胜利的贡献
《前线日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它通过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等方式,向广大民众传递了抗战的最新动态和形势分析,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另一方面,它还通过刊登文艺作品和宣传抗日思想等方式,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
2. 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
《前线日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份机关报,不仅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还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新闻事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的编辑和记者队伍等方式,提高了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它还为后来的新闻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为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前线日报》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不仅报道了抗战时期的军事和政治动态,还关注了社会文化和民生问题。它通过刊登文艺作品和新闻报道等方式,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它还通过宣传抗日思想和民族精神等方式,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与其他报纸的比较与差异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新闻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报纸和期刊,如《申报》、《大公报》、《新华日报》等。与这些报纸相比,《前线日报》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差异和特色:
定位不同:《前线日报》作为一份机关报,其定位更加明确和专一,主要服务于抗战宣传和舆论引导。而其他报纸则更加注重综合性报道和多元化发展。
内容特色不同:《前线日报》以军事报道和时事评论为重点,内容更加紧凑和深入。而其他报纸则更加注重社会新闻和文化报道等方面。 影响力不同:虽然《前线日报》在抗战时期也拥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和影响力,但与其他知名报纸相比,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可能相对较低。这可能与报纸的创办背景、发行渠道和读者定位等因素有关。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差异和差异,《前线日报》仍然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舆论先锋与战斗号角。它用自己的笔触和声音,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岁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六、结语
《前线日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不仅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更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舆论先锋与战斗号角。它通过自己的笔触和声音,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岁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前线日报》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前线日报》虽努力经营,但是销路并无起色。1948年冬,淮海战役已成定局,上海国民党机构大谈“应变”。该报于1949年8月1日起,改为晚刊。到同年4月15日,这份历时近11年曾经迁地四省市(安徽屯溪、江西上饶、福建建阳、上海市)的报纸,就此终刊。
参考文献
[1]陈荣华主编:《江西抗日战争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前线日报》民国三十二年一月一日。
[3] 袁义勤:《前线日报11年》,《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2。
[4] 铅山县档案馆馆藏文献档案,全宗号7,卷号189号《有关三战区来文卷》
[5]罗敏仪. 论国统区杂文对“阿Q”形象的再阐释——以《前线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 (01): 56-68.
[6]丁琳硕. 全面抗战时期的新闻学研究[D]. 暨南大学, 2022. DOI:10.27167/d.cnki.gjinu.2022.001186.
[8]罗时平.宦乡与《前线日报》[J].文史杂志, 1992(5):2.DOI:CNKI:SUN:WSZI.0.1992-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