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三猎/沙盒14
济水[a],又作泲水,是古代中國北方的一条河流,流经今河南、山东,注入渤海。
济水的历史与黄河密切相关。黄河下游在历史上不断改道,或走山东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或走山东丘陵以南,注入黄海。距今约4600年前,黄河下游改道南流。在其北侧形成一条独立入海的河流,发源自王屋山,向东流经山东丘陵北侧,注入渤海,此即为济水。距今约4000年前,黄河下游改道北流,将济水截成两段,上游成为黄河左岸的支流,下游成为黄河右岸的分流。
尽管济水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独立河流,但相关记忆流传后世,因此中国古人继续将济水故道中的水体称为“济水”,将其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为“四渎”(四条独立入海的大河),认为其有“三伏三见”、与黄河相交而清浊不混的特点。
历史
编辑距今约4600-4000年前,黄河下游走山东丘陵以南,注入黄海。在其北侧形成一条独立入海的河流,发源自王屋山,向东流经山东丘陵北侧,注入渤海,此即为济水。[1]:54
距今约4000年前,黄河下游改道北流,将济水截成两段,上游成为黄河左岸的支流,下游成为黄河右岸的分流。尽管自然地理意义上独立的济水已不存在,但中国古人仍将济水故道中的河流称为“济水”。《尚書·禹貢》记载:济水的上游是沇水,流入黄河;又从黄河流出,流入荥泽,再向东流入菏泽,然后向东北流,收纳汶水后一直往东北流入大海。按照现代地理学的观点,“济水流入黄河后又独立完整地流出,不跟黄河水相混”的情况是不可能的。中国古人之所以如此认为,除了历史河道的因素外,还因为济水清而黄河水浊:济水上游流入黄河的是泥沙含量少的清水,流出时也是清水,但后者可能只是因为湖泊荥泽起到了沉积泥沙的作用。
济水黄河以北河段,王屋山,入河口,现状。
济水黄河以南河段,
济水曾是大禹治水疏导的九川之一,发源于,原本是一条水量丰沛的大河流[2]。 清朝咸丰黄河大改道后(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到山东,夺大清河(即济水)河道入海,形成今黄河河道,济水遂不复存在,如今的黄河下游是当年的济水古道。现今的济源市、济南市、济宁市、济阳县等地名都源于济水,济南趵突泉、黑虎泉皆是济水所成[2]。
《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水经》:“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曰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河南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古人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水经注·济水》云:“济水于衡雍出黄河(今原阳县西境西卷城、西晋卷县、春秋衡雍、战国垣雍),分河东南流,……东经西广武城北,……又东经东广武城北,……又东经敖山北,……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荥水又东南流,注于济。”可见,南济水之源是荥泽。它在河南岸荥泽形成湖泊,而后穿过今菏泽市流入渤海。 自汉以后,境内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北济即沮水。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北征,曾利用济水作军运,会晋平公于黄池(在今天河南封丘西南)。晋代郭璞在《山海经》的注释中说:“今济水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治所在今定陶城西南20里处)北,东北至东平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东晋桓温北伐,在金乡、鉅野开渠通济入河;南北朝时刘宋行军,亦自桓温渠入济。但到刘宋元嘉七年(430年)北伐循此水路行军时已是淤塞严重。至清末黃河改道北流後,濟水下游遂完全消失。[2]
名兗水,据传发源于中国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3],东经温县、武陟县南入黄河,济源也因此而得名。济水在古时东流经山东入渤海,与江水(长江)、河水(黄河)、淮水(淮河)并称华夏“四渎”[4]。济渎庙是“四渎”唯一保存下来的渎庙,创建于公元582年,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均有扩建,明朝扩建至400余间,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余米,现仅存建筑72间,占地面积10万餘平方米。[5]
参考文献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Modul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第46行Lua错误:attempt to concatenate local 'id' (a nil value)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efn}}
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
标签或{{notelist}}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