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aigyouji-Noriko/种种论述

有关车站与文化遗产条目的看法

编辑

时下关于如上条目的现状

编辑

文化遗产关注度还有一些人在看和更新,火车站尤其是一些小站可谓是八百年难有一次问津。这些条目的主体网上可以批量下载一些信息,因此有的条目撰写就由机器人代劳了(诸如汉丹铁路的一些小站)。该有的基本元素都有也不能说这些条目得删除。

这些基本元素一写,也带来了问题,最便捷的编纂内容以及被bot捷足先登,挤不出什么花了。是而不少人总是言及,车站或是文保条目难写。

铁路与文化遗产条目的撰写属于人文学科

编辑

我虽然不算什么维基“老编辑”,但是编出了一些铁路和文化遗产相关的条目,虽然讲的一些话不至于是什么金科玉律,但是还是有点参考价值在。首先抛出我的意见:

  1. 车站和文化遗产条目一定要回归方志为主体的编辑原则,条目的主体一定要按照方志年鉴;
  2. 车站和文物都是人文成果,因此建议关注人文。换句话说,不要以车站/文物视角去查找资料。

第一条是个基本要求,因为有的人完全主体都是不知道搁着哪儿找来的文献就往上面堆。就铁路而言,八九十年代第一轮新方志热潮之下,各大铁路局几乎都有自己的方志,只要是一座车站和线路,多少会有些记叙;就文化遗产而言,同时期已经算是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都已经在地市区县志有写,多少也会有些记叙。所以主体也不是那么资料贫乏到无法成为一个条目。

第二条是条目显得不是那么文献单调的最好方式之一。比如,如果你要把江岸站只是视作江岸区的一座大型铁路车站,那么它断然写不了那么多东西,正是因为有它的人文价值,所以才能够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审视。同样,铜人像——孙中山铜像 (武汉市三民路),它作为文物的谈论价值是断然没有作为汉口代表性历史建筑高的。我目前条目中,除非确实没什么人文历史的车站外,我几乎都将人文作为最大篇幅。(在此之上需要关注一点,这是对亲参的同仁说的,尽可能关注有铭文文物上的铭文,文字资料重要程度自不多说,它能够给你提供编写及查找资料的大致框架。)

方志或是官方编纂的图书不一定对

编辑

这句话似乎是句废话,编书的是人,人会犯错,这是必然,只是有的错大家不易发现,有的错大家能一眼看到。

但总之,能找到一手资料复核二手乃至以上来源的尽可能去找,这总没错。诸如梳妆台遗址,条目有关楚王府的介绍声称出自“《明史·代卫志·亲王府志》”(也是《武昌不可移动文物》原话),明史在网上都有全套电子版,复核一下就发现了问题。哪来的代卫志?哪来的亲王府志?只有仪卫志与亲王府制罢了,《武昌不可移动文物》是武昌区的书,出现这种问题实属不该,但是这也给我们这些编辑敲响了警钟:真得复核二手三手文献

“方志是官方编纂的图书!”

编辑

在中维混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屡见这种言论。乍听这种言论的时候,我很惊愕于在东亚文化圈里能听到这句话,我记得整个东亚都有编纂方志的习惯吧?更有甚者,拥有着“因为方志是官方编纂,所以这是一手文献”如上的判断方式。嗚呼、大変、しょうがない。

当然你说这说错了吗,不为错——因为方志确实在某些敏感话题中存在着偏颇。但是一条铁路线有多少座车站、工务里程有多长,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丈量、历史节点(年月日何时)信息,这种信息官方也没这个必要进行偏颇。方志是流传后世的书,若是满篇胡诌那是要遗臭万年的,所以只要在编写百科时候对文献多留心眼、多有思考,就大可以放心使用——方志本身就是三手文献。

我所觉得无奈的,就是你维常有的不看文章就一竿子打死全部的行为,这种行为多少有点呆板机械。

古文献有关的编辑风格

编辑

以下仅对个人条目编辑习惯做介绍,个人并不建议其他编者这样去做

不碍于观瞻的情况下罗列原文

编辑

这算是我写条目一大特色,自铜录山古铜矿遗址开始,我就喜欢在条目里加文言原文。这个时候有人就说了,咱们这儿又不是维基大典云云。汉文作为旧有汉语通用语而言有其特殊地位,而且一般是语文之必修科目,只要不是长篇引用,简单的文言罗列于条目,会有一定加成效果。

日本古文献需要底本

编辑

中国历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编纂后,官修史书已经有一定的文献统一性。但日本文献,尤其是物语、神道资料,它被权威出版社乃至官方收录都比较晚,流传千余年的各种抄本早已遍地开花,内文存在差异也是当然。诸如我手头有两个版本的《竹取物语》:博文馆《国文丛书》版与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版,内文就有差异——这是参考了不同抄本导致的。原文列出参考文献,旨在继续“抄本流传”这个过程:告诉了这段话从哪来的,这些明治之后的出版物都经过一定校对,肯定不是源流本身,有必要溯到抄本源流,这也是一种对读者负责的行为(当然,不给底本也无可厚非,我只是常常要求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