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军区

拜占庭帝国军区

伯罗奔尼撒军区希腊语θέμα Πελοποννήσου)是拜占庭帝国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军区,大约建立于公元800年,首府为科林斯[1]

伯罗奔尼撒军区
Πελοπόννησος, θέμα Πελοποννήσου
拜占庭帝国军区
约800年–1205年

约公元900年拜占庭帝国于希腊的军区
国家拜占庭帝国
首府科林斯
历史时期中世纪
• 成立
约800年
• 被十字军占领
1205年
前身
继承
希腊军区
亚该亚侯国
今属于 希腊

历史

编辑

斯拉夫人入侵与定居

编辑

从公元前27年至6世纪末,伯罗奔尼撒都为罗马帝国亚该亚行省的一部分,行省在古典时代晚期囊括了中希腊的东部地区,首府为科林斯[2][3]

根据《莫奈姆瓦夏编年史英语Chronicle of Monemvasia》,自580年代起,斯拉夫人侵入巴尔干地区并抵达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导致古代时候的城市中心遗弃,反倒促进了如莫奈姆瓦夏这些海上及偏远地区的发展。编年史中还提及,帕特雷等城市的人们都移居到了意大利。根据圣依西多禄以及君士坦丁七世等中世纪编年史学家记载,希腊已经完全为斯拉夫人征服,早期学者因此假设,拜占庭对此地的控制是完全崩溃的,即便在两个世纪之后,伯罗奔尼撒仍未纳入帝国的控制[4][5]。文献中的内容也被570/580年代以及7世纪早期囤积于地下的货币部分证实。其证实当地经过了两次大的动荡,编年史证实第一次于587年左右最为严重,另一次更为严重的动荡在希拉克略任期之时达到顶峰[6]。文献、地名学及考古学的证据表明,入侵的斯拉夫人主要在半岛西部定居,例如伊利亚、麦西尼亚、亚该亚等肥沃平原以及阿卡迪亚高原,拜占庭在半岛东部山区海边前哨维持着管理[5][7]。不过,9世纪半岛快速重新希腊化表明,当地在斯拉夫人涌入之后仍有着大量操持希腊语的人口[8]

军区设立

编辑

帝国于希腊南部的残余领土在687至695年间的某个时间置于了新成立的希腊军区之下,其由沿海地区组成,大多朝向大海[9][10]。但在公元800年左右,希腊军区被拆分,囊括了中希腊东部地区和色萨利的军区保留了“希腊军区”的名称,伯罗奔尼撒则成为一个独立军区,首府亦为科林斯[1][11]。新军区的建立与当时拜占庭政府重新控制了斯拉夫部落有直接关联。当时除斯科莱鲁英语Skleros将军于805年取得了胜利之外,斯拉夫人围攻帕特拉斯英语Siege of Patras (805 or 807)也在同一时期以失败告终。尼基弗鲁斯一世随后广泛推进殖民化和基督教化进程,包括重新安置该地区、意大利以及小亚细亚的希腊人[1][12][13]

军区第一位见诸史书的将军利奥·斯科莱鲁于811年被证实,他也可能是第一位担任此职位的人[1][14][15]。该军区的将军在西部(欧洲)军区中位列一等[16],其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控制军区内部的斯拉夫部落——自治并向拜占庭纳贡的斯拉夫部落迈林格英语Melingoi埃泽利泰英语Ezeritai分别于840/842年及921/922年发动叛乱,之后小亚细亚的斯拉夫军队英语Asia Minor Slavs起兵反叛[17][18];另一项内容则是抵御阿拉伯人侵袭,这在9至10世纪时频繁发生。在其下属官员中,由一名分舰队指挥负责防守海边,其甚至下辖有四队名为哈兰迪亚英语chelandion的海军部队[1][14]

拜占庭帝国与961年征服克里特推翻克里特埃米尔国之后,伯罗奔尼撒迅速繁荣了起来[14]。自10世纪末期开始,军区时常与希腊军区一并管理。到了11世纪末期,合并管理已成定制,两个军区皆由拜占庭海军的首席指挥官大将军管辖。但因大将军并不在军区之内,地方行政仍由当地裁判官处理,这一职位通常由法官等高级或杰出的官员担任[1][19]。12世纪时希腊-伯罗奔尼撒联合军区被细分为一系列更小的财政区划。拜占庭对此地的统治延续到了1205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拜占庭覆灭之后,拉丁国家亚该亚侯国建立于此[14]

参考资料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Nesbitt & Oikonomides 1994,第62页.
  2. ^ Koder & Hild 1976,第50–51页.
  3. ^ Avramea 2012,第57–67页.
  4. ^ Avramea 2012,第135–145页.
  5. ^ 5.0 5.1 Fine 1991,第59–60, 62页.
  6. ^ Avramea 2012,第146–166页.
  7. ^ Avramea 2012,第166–210页.
  8. ^ Fine 1991,第63–64页.
  9. ^ Avramea 2012,第69, 211ff.页.
  10. ^ Koder & Hild 1976,第57–58页.
  11. ^ Kazhdan 1991,第1620–1621页.
  12. ^ Fine 1991,第80–83页.
  13. ^ Koder & Hild 1976,第59页.
  14. ^ 14.0 14.1 14.2 14.3 Kazhdan 1991,第1621页.
  15. ^ Pertusi 1952,第172–173页.
  16. ^ Pertusi 1952,第173页.
  17. ^ Herrin 2013,第16页.
  18. ^ Curta 2011,第171–173页.
  19. ^ Magdalino 2002,第234页.

书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