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码头区(London Docklands)是位于英国伦敦东部,泰晤士河沿岸的水滨再开发地区的名称。横跨了南华克区陶尔哈姆莱茨区纽汉区。目前主要开发为商业区和住宅区。

金丝雀码头

伦敦码头区是曾为世界最大港口伦敦港的作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集装箱化等物流革命的进行,伦敦码头区日益萧条。伦敦码头区这一名称是在1971年英国政府的再开发计划的报告书中首次使用的。

范围

编辑
 
伦敦码头区的范围

伦敦码头区的范围包括了泰晤士河沿岸的数个港湾造船厂仓库。自西(上流,市中心)向东是:

  • 圣凯瑟琳船坞(1828年)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塔附近
  • 伦敦船坞(1805年)泰晤士河北岸
  • 摄政运河船坞(1820年)泰晤士河北岸、现莱姆豪斯
  • 萨里船坞(1807年)泰晤士河南岸
  • 西印度及米尔沃尔船坞(西印度1802年~1829年、米尔沃尔1868年)泰晤士北岸、船坞岛
  • 东印度船坞(1805年)泰晤士河北岸
  • 皇家船坞(1855年、1880年、1921年)泰晤士河北岸的大片地区

自此以下的蒂尔伯里等船坞并不是伦敦码头区的范围。

 
1882年时伦敦码头区的全图

历史

编辑

伦敦港湾的历史

编辑
 
伦敦码头区博物馆

从罗马时代开始直至中世纪,伦敦的码头位于伦敦市和其对岸的南华克南岸)之间的泰晤士河岸和伦敦池[1],然而由于并没有保护装卸时搬运的货物以及船内货物的设施,因而经常成为盗贼的目标。在伦敦池工作的搬运工获得了伦敦城所赐予的特权,允许从事称重和搬运等工作,然而他们收取的费用很高且腐败横行,因而船主逐渐开始寻找其他停泊处。此外,在17世纪之后,随着船只数量剧增,港口空间日益狭小。因此,船主开始在伦敦以外的泰晤士河河口或其他地区的港湾装卸货物[2]

1696年,在泰晤士河南岸的南华克东侧(下流侧)的半岛洛特希,洛特希的地主贝德福德公爵威廉·拉塞尔等人建设了“大豪兰船坞”(之后扩大为萨里船坞)。这个船坞是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河,可容纳120艘大型船只停泊。并且没有设置搬运工的道路及仓库,也没有围绕港口的墙壁。由于这片港口是伦敦城外的私有地,搬运工并不能在这里行使特权,加之货物和船舶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很快就城外伦敦最重要的港湾,也是后来船坞的雏形。1802年,以西印度船坞为开始,进入19世纪后,在伦敦塔东侧的瓦平和其前方的船坞岛上,众多公司都接连建设了大型船坞,伦敦港成为集散欧洲及大英帝国各地货物的世界第一的港口[3]

船坞有多个种类,湿船坞在人工河的人口处设有闸门,周围是仓库和防护墙,船舶在进入之后停泊并可装卸货物。干船坞的规模较小,船舶在进入之后人工河内的河水被抽空,是为了修理船舶而建造的。在泰晤士沿岸还有相同构造的造船厂。在泰晤士河沿岸还有众多仓库和码头。很多船坞还按照砂糖谷物木材等货物的特点,设计出为这些货物量身打造的搬运设施。许多货物在码头被装载到舢板上并经由运河或者铁路被送到英国各地。

码头区聚集有负责将货物在船舶和舢板之间来回运送的驳船船员(Lightermen)和将货物从舢板及船舶搬运至地面的码头工人等众多港口劳动者。虽然有些熟练劳动者自己创有公司或工会,但大多数都是打短工的非熟练劳动者,每天早上聚集在酒吧,等待工头发表招工的消息。虽然能够找到工作,然而即使前往酒吧有时也不知道能拿到多少工钱,可说是一种赌博。这种劳动形态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后。

码头区附近在过去都是无人的湿地,不适合进行农业。在码头发展之后开始迅速出现了面向劳动者的酒吧和集体住宅,然而其通往市内的道路只有数条,形成了被隔绝且贫困(但很团结)的社区。这些地区既是黑社会等犯罪的温床,也有过团结对政府展开抗议行动的经历。

1909年,各家经营船坞的民间企业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改善劳动问题,统合为“伦敦港务局”[4]。在伦敦港务局的治理下,码头区扩展至皇家船坞的乔治五世船坞,并且到下流的蒂尔伯里位置建设了众多船坞和内陆港口。

二战时期不列颠战役伦敦大空袭中,船坞群受到了集中攻撃[5],被大规模破坏。复兴的工作持续到1950年代,码头区又再次成为繁华的港口,然而其萧条也突然到来。随着集装箱掀起的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物流革命,船舶公司将停靠地从无法装卸集装箱的码头区转移到成功实现集装箱化的蒂尔伯里,甚至是面向外海且水深较深的费利克斯托。1960年代到1980年代期间,所有的船坞都停止了营业,在伦敦市中心诞生了面积达21平方公里的废墟。伦敦东区的失业问题严重,并随之衍生出诸多问题。

码头区再开发

编辑

随着船坞的关闭,其的再开发也成为紧迫的问题,但光是制定计划就花了十年,而付诸实施又花了十年。开发船坞的工作从1970年代就开始了,然而这个问题关系到这些地区的地主大伦敦市议会、伦敦港务局、电力、瓦斯、铁道、5个区政府,问题相当复杂。

 
金丝雀码头的高层建筑区和曾是船坞的水面。当时这里有很多没有建筑的空地

1981年,英国环境部设立了伦敦码头区再开发公司(London Dockland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LDDC)[6]。这家公司由政府组建,拥有获得码头区土地和整地等强大权力。另外一项重要的政策是1982年决定的企业区政策(enterprise zone),其提供在码头区内进行的商务活动可免除不动产税等众多简化土地开发的诱因。因此,码头区的开发计划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掀起了热潮。LDDC的政策偏向大企业和其职工,以开发高档商务中心为主,引发了其轻视廉价住宅的开发等批评。虽然码头区的居民认为开发计划无视他们的需求并曾表达不满,然而LDDC的开发(虽然有很多争论)给码头区带来了大胆的变化。1998年,码头区的管理重新回到各区政府,LDDC的活动结束。

 
金丝雀码头千禧巨蛋

1980年代到1990年代LDDC实施了大型开发计划使得码头区的大部分地区转换为住宅、商务、商业、轻工业的复合体。其最明显的象征是位于船坞岛中心的英国最大的摩天大楼群和代表伦敦新金融街已然形成,充满野心的金丝雀码头计划。然而,附近的喜朗船坞只是开发为低密度的商务区。即使在金丝雀码头,也有莱姆豪斯地区等虽然开发有进展,却未能像金丝雀码头计划一样确定具体蓝图的地区。金丝雀码头被卷入1990年代初期的不动产萧条中,在竣工当时乏人承租,也有不少地方未建大楼仍是空地的状态,对LDDC来说可谓是困扰不断,也使得开发延迟数年。对不动产业者来说,其有不少不动产既无法出租也无法贩卖,沦为负担。摩天大楼“加拿大第一广场”的建设者,对金丝雀码头再开发十分积极的加拿大的大型商务楼开发企业奥林匹亚&约克公司(Olympia and York)在1992年破产。

由于码头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LDDC在码头区和伦敦市之间修建了无人驾驶的旅客捷运系统码头区轻便铁路(Docklands Light Railway、DLR)。这条铁路建设费用较低,且利用了废线留下的铁轨,其一期工程仅耗资7700万英镑(LDDC当时曾要求建设地铁新线,但政府拒绝出资)。LDDC还建设了连接船坞岛和A13号高速公路的道路,莱姆豪斯隧道采用明挖回填式方法修筑,然而这条道路平均每公里耗资1亿5000万英镑,堪称史上建设费最高的道路。LDDC还在1987年于皇家船坞建设了主要服务商务喷射机等小型机的伦敦城市机场

今日码头区

编辑

在过去20年间,码头区的人口是过去的二倍以上,成为了交通方便的大商务区兼住宅区。交通网明显改善,1999年地铁朱比利线延伸至船坞岛,从西敏站出发只需六站就可到达金丝雀码头,在斯特拉福德站和东郊的中央线连接。另外码头区轻便铁路也向东延伸至贝克顿。2005年12月,还修建了经由伦敦城市机场延伸至乔治五世船坞的支线。另外还向南纵贯船坞岛管过泰晤士河,延伸至格林尼治、刘易舍姆。金丝雀码头成为欧洲最大的摩天大楼群[7],甚至可以威胁伦敦市的金融街地位。占据码头区东半部的皇家船坞也改建为伦敦展览中心。还修建了四季酒店希尔顿酒店万豪国际等国际级酒店。

 
摩天大楼区金丝雀码头加拿大第一广场

码头区大部分陈旧的仓库和码头都被拆除,有数个仓库为改建为住宅。船坞的沟渠和水面几乎都得到了保留,主要作为游艇及水上体育中心来使用(例外的是,曾有无数船坞的萨里船坞大部分都被填埋)。虽然有时还有大船会停靠在古老的船坞,货物运输都已转移到蒂尔伯里和费利克斯托。

码头区的重生对一度荒废的城市也带来了影响。例如,格林尼治德普特福德因交通网的发达而成为通勤极其方便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再开发。

然而,码头区的再开发也有带来损失的一面。大规模的不动产热潮带来房价的上升,搬入码头区的居民和因房价上升而被迫离开的传统社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摩擦。另外,码头区还成为在英国各地都能见到的鲜明对比景象 -为中坚人士而建造的高级公寓就建在荒废的公营住宅的隔壁的最具冲击的事例(都市的士绅化现象)。

码头区有象征“撒切尔政权下的英国”的地位,因此也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临时爱尔兰共和军曾计划在金丝雀码头地区发动恐怖袭击,以失败告终,但其在1996年2月10日于南船坞站发动的大规模炸弹恐怖袭击则导致2人死亡、40人负伤、三栋大楼严重受损,附近地区损失达1亿5000万英镑。这起事件结束了英国和临时爱尔兰共和军的停火[8]

2009年1月,码头区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码头区交响乐团[9]

许多企业都将他们的总部设在了码头区[10]独立报集团的总部也搬迁到了码头区。2008年,独立新闻媒体集团宣布独立报的总部将从肯辛顿搬迁至码头区[11]

未来的码头区

编辑
 
金丝雀码头夜景

码头区的再开发仍在继续,并且已有不少开发计划。

预计在21世纪初期,再开发将延伸至东伦敦以外的郊区地区,到达泰晤士河下游的肯特郡和埃塞克斯郡。也就是利亚山谷开发计划和泰晤士河口计划

注释

编辑
  1. ^ Museum of London. 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 Museumindocklands.org.uk. [201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0). 
  2. ^ Docklands London visitor guide. London Drum.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3. ^ History of the London Docklands. Waterscape.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4. ^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ort of London Authority.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4). 
  5. ^ Docklands and the Blitz. PortCities London home. [2012-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6. ^ About LDDC. LDDC.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7). 
  7. ^ Heron Tower becomes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City. BBC News. 21 February 2010 [11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3). 
  8. ^ BBC ON THIS DAY | 10 | 1996: Docklands bomb ends IRA ceasefire.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1). 
  9. ^ 'Docklands Sinfonia’ strikes chord to put East End on culture map[永久失效链接], East London Advertiser, 16 September 2008
  10. ^ China to invest in Canary Wharf. China Economic Review. 31 August 2009 [11 November 2010]. [永久失效链接]
  11. ^ Ponsford, Dominic. "Sharing with Mail 'will safeguard future of Independent'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12-23." Press Gazette. 28 November 2008. Retrieved on 6 September 2011. "Under a deal signed today, the Independent titles will share back office functions with the Daily Mail, Mail on Sunday, Metro and Evening Standard at Northcliffe House in Kensington."
  12. ^ North Quay. Skyscrapernews.com.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外部链接

编辑

51°30′18″N 0°01′05″W / 51.50500°N 0.01806°W / 51.50500; -0.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