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性通货膨胀

經濟學名詞
(重定向自停滯性通脹

停滞性通货膨胀(英语:stagflation,简称停滞性通胀滞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但失业通货膨胀inflation,此处指物价持续上涨)同时持续增加的经济现象。滞胀(stagflation)作为混成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麦克劳德1965年在国会的演说中。

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涨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

在政治场上滞胀以通货膨胀痛苦指数(Misery index)来量度(简单以失业率通胀率相加),用以影响美国1976年1980年总统选举

成因

编辑

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胀的两个主因:

  1. 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
  2. 另一为不当的经济政策。例如中央银行容许货币供给过度增长,政府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作出过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胀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价格/工资螺旋

战后凯恩斯学派及货币学派观点

编辑

早期凯恩斯主义及货币主义

编辑

1960年代前很多凯恩斯主义者忽视滞胀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经验收入高失业率伴随的是低通涨率,反之亦然(其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其想法是对商品的高需求引致价格上升,同时鼓励企业增聘劳工;同样地就业上升引致需求增加。但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当滞胀出现时,明显地通涨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并不平稳,也就是说菲利普斯关系可以位移。宏观经济学者对凯恩斯主义抱怀疑态度,凯恩斯主义者再三考虑其想法去找寻滞胀的解释。

菲利普斯关系偏移(Phillips Curve)的解释由货币学派米尔顿·弗里德曼、及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他们认为当工人和企业开始预期通涨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在任何失业情况通涨都上升)。特别在通涨持续多年,工人和企业在薪酬谈判中考虑通涨,令工人薪酬和企业成本加速上升,引致通涨加剧。这个想法在早期凯恩斯学说受严重批评,但逐渐为大部分凯恩斯主义者接受,并引入到新兴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模型。

新凯恩斯学派

编辑

当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滞胀可以用区分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与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来理解。虽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总需求的波动可以起稳定作用,然而对于总供给的波动成效不大。特别当有总供给震荡,例如油价上升,可引致滞胀。

新凯恩斯学说区分两种不同的通涨:需求拉动型(总需求曲线位移所致)及成本推动型(总供给曲线位移所致)。在这个观点中,滞胀是由成本推动型通涨引致。成本推动型通涨在某种压力或情况以致成本上升发生;而因素可以是政府政策(例如加税)或单纯的外在因素如天然资源短缺或战争行为。

滞胀对经济的影响

编辑

滞胀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1]

滞胀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编辑
  1. 在短期中,滞胀使经济产量下降,物价上升,引起较高的失业和较高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向右移动,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
  2. 因为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权衡取舍,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率都趋向于其自然率,因此,滞胀不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解决方法

编辑

对付滞胀,政府很难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消除滞涨,因为采用紧缩货币政策,一提高利率,企业与投资人难以借钱,经营成本加大,经济就有可能更加萧条,甚至引发倒退等严重通货紧缩,可是相反的,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印钱但同时没有按揭),降低利率,刺激了经济增长,但过量的钞票又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趋于极端。全球化之后,发展中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物资控制了物价,大量的过剩资金则涌向新兴市场,但也让发达国家自身的工业变得空心化。

因此,政府自身也应该借钱,扩大公共物品政支出,同时减税,加上适度提高利率来压抑通涨,随着时间过去则可逐步消除滞胀。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国债负担,预支了下一代的花费。数十年后可能造成世代差距。

滞胀下的投资策略

编辑

滞胀阶段以商品短期债券现金货币基金为最佳组合;其次为需求弹性小的公共事业医药股票;再次为部分工业股;最后为金融房地产和非必需消费类股票。[2][3][4][5][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欧洲"滞胀"危机来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经济网 2014-06-01
  2. ^ 洪燕华. 中金公司:滞漲下的投资策略. 2008-06-27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中文(中国大陆)). 
  3. ^ 存档副本.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2). 
  4. ^ 《财经》驻香港记者 徐可. 富达基金提出滞漲下的投资策略. 2008-06-24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5. ^ Tim Harford. An anti-stagflation strategy: move back home. 28 June 2008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英语). 
  6. ^ Morgan Keegan. Investment Philosophy (英语).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