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运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的全球性抗議運動
(重定向自六八學運

六八运动,或称六八事件六八革命六八学运,是指在1960年代中后期、1968年达到高峰的一场全世界由左翼学生民权运动分子共同发起的反战、反官僚菁英的一系列抗议活动[1],其主要特征是民众对军事和官僚菁英所实施的政治压迫的反抗。

六八运动
冷战的一部分
1968年8月,赫尔辛基市民上街抗议华约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日期1968年
起因
目标
结果社会革命

法国西德意大利等地皆出现学生主导的示威的情况。由于当时正值冷战,不少左翼的示威者及反战人士皆有同情共产主义色彩,因此政府特别重视。

在美国,这些抗议活动标志着民权运动的转折点,该运动引发了诸如黑豹党等革命运动。为了响应春节攻势,抗议活动还引发了反对越南战争的运动,遍及美国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和罗马。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也波及到欧洲。其中最庞大的是法国的五月风暴,学生运动与多达1000万名工人的罢工相联合,几天后,这一运动到了几乎能够推翻政府的地步。

在许多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对独裁统治,国家压迫和殖民化的斗争也带有1968年的抗议活动的特点,例如北爱尔兰冲突、墨西哥城的特拉特洛尔科大屠杀以及反1964年巴西政变运动。

背景

编辑

六八运动是一场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运动。

二战后的世界

编辑
 
布拉格之春中学生团体青年联盟英语Young Union在街头张贴的海报

二战后,各国人口急剧增长英语Post-World War II baby boom,造成了年轻一代在人口中所占比率急速增长。绝大部分国家出生的这一代婴儿英语baby boomer在和平和发展中度过了人生的青年期。他们也是第一代在家享受电视的人类[2]。 电视以两种方式对这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电视给了这些年轻人看待世界的共同视角英语Perspective (cognitive),在这个时代成长的孩子们不仅分享了他们在电视上观看的新闻和节目,而且还瞥见了彼此的世界[3]。其次,电视允许年轻一代共同经历同一件大事,由于教育率在这一时期也在迅速提升,这造成了人们之间能更直接的交流他们的观点。此外,连锁加盟饭店的出现让人们有机会在茶余饭后聊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4]

古巴导弹危机冷战则往往是这一代人在茶余饭后谈论的最多的东西。年轻一代在交流中形成了核战争可以轻而易举的结束他们的生命的共识,加以这一时期学校对于防空知识的科普,最终创造了一片无所不在的战争气氛[5]。等到年轻一代再成熟一点的时候,反战、民权、和平以及女性平权观念已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

社会运动

编辑

东方集团在二战后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抗议,例如1956年匈牙利革命东德六一七事件以及波兰的多次罢工事件,如波兹南事件

1960年代的社会运动,最终在1968年塑造了年轻一代的新的价值观。美国的民权运动于1968年达到顶峰,马丁·路德·金在这一年四月被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暗杀;在北爱尔兰的宗教分裂为北爱尔兰冲突拉开了序幕;意大利和法兰西的青年人则进行了大量的社会主义色彩的政治运动;新左翼的理念在欧洲和南美许多国家引起了政治动荡;英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以巴冲突非洲独立运动英语African independence movements愈演愈烈;在波兰,华沙大学的大学生冲出校园,聚集在波兰华沙剧院英语Polish Theatre in Warsaw反对政府对亚当·密茨凯维奇戏剧的禁令,后来这被称为波兰三月事件

一系列的女性解放运动最终向当时全球存在的两性问题发起挑战,战后的婴儿潮一代重新评估并重新定义了他们关于婚姻和母亲的优先事项。而和平运动则让新一代在质疑权威方面达到了顶峰[6]。而当婴儿潮一代进入大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认同反建制文化,这成为了反叛精神和重估浪潮席卷校园和全世界的动力。1968年的大学生普遍拥护进步和自由的政治理论,他们的激进和对权威的怀疑推动了六八运动。

而1968年发生在东方集团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显示极左翼政治共产主义的关系其实是含糊不清的。1968年发生在贝尔格莱德的学生游行是南斯拉夫二战以来首起大规模示威,不过事实上南斯拉夫的学生运动不仅发生在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景,但要比贝尔格莱德温和许多[7][8]铁托满足了学生的部分要求,但对于其他要求当局选择了镇压。

而在捷克斯洛伐克则发生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1968年8月,苏联率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试图逆转这一改革。捷克斯洛伐克公民以消极抵抗来回应苏联对其主权的侵犯。苏军士兵惊恐的发现街道上到处都是反对他们的标语,他们的水源常被莫名其妙的切断,建筑物上到处都是花朵、捷克斯洛伐克国旗、以及类似“一头大象不能吞下一只刺猬”这样的标语。街上的行人往苏军坦克上涂万字,乡村的路标被重新涂成“Москва”(莫斯科)以指示士兵们离开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5日,八名俄国公民在莫斯科红场发起了一次示威,抗议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大概5分钟后,抗议者们就被警察逮捕并押送至警察局。其中7人被判监禁。

各地的情况

编辑
 
1968年巴黎游行中的巴黎大学学生贴出毛泽东列宁画像

六八运动的主力是工人,学生和穷人,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强硬的镇压。在下面列出的所有抗议中,最普遍的起因往往是为了摆脱国家压制本身。

其他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南德意志报,2009-05-29: "Kann ich mal bei dir penn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Twenge, Ph. D., Jean. Generation Me. New York: Free Press, 2006. pg 6
  3. ^ Croker 2007 pg 19
  4. ^ Croker 2007 pg 12
  5. ^ Croker 2007 pg 32
  6. ^ Croker 2007 pg 124
  7. ^ Belgrade's 1968 student unrest spurs nostalgia. Thaindian.com. 2008-06-05 [201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8. ^ 1968 in Europe - Onl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uid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相关文献

编辑
  • Croker, Richard, The Boomer Century, New York: Springboard Press, 2007 
  • Kurlansky, Mark, 1968 The Year That Rocked the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2004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