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經濟思想學派

凯恩斯经济学(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英语:Keynesianism),凯恩斯理论(英语: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应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透过增加总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总体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总体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总体经济学,与以注重研究个人行为个体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自动机制。这与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依定律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总体经济学和个体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个体经济学家试图找到他们思想的总体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新兴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个体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

历史背景 编辑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假设和理论中的问题日益明显,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较早察觉到这些问题的思想家之一。凯恩斯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依定律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年他写出《和平的经济后果》,文中阐述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后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应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

这一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后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

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理论 编辑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通论(The General Theory)》,正式提出宏观经济学观念。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抵销短期经济循环对于人民就业及收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凯恩斯的理论是在1930年代提出,当时为大萧条时期,不仅有长期与大量失业问题,也有通货紧缩的问题,因此货币政策已无法刺激经济复苏,凯恩斯因此认为要以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来解决大萧条。但是凯恩斯的政策同时也会造成政府预算赤字,因此也成了质疑与争议的焦点。凯恩斯认为,为了降低严重的失业问题,财政赤字是可以容忍的,等到经济复苏了,生产、就业及收入自然会增加,也将增加政府的税收,届时财政赤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凯恩斯不认同古典经济主义的自由放任态度。凯恩斯认为人民会因为经济萧条及失业而受苦,凯恩斯说了一句名言:“如果从长期上来看,那我们就都是死人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个体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薪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劳动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率)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新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可以通过增加税率达成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实例 编辑

批评 编辑

 
著作:凯恩斯主义的弊端(Henry Hazlitt)

20世纪后期开始诸多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显示凯恩斯的理论有过于简化和低估的因素,形成理论的漏洞:

  • 劳工薪水降低或是停滞,多余的钱落入资本家口袋中后并没有创造更多就业,因为更多“投资”不代表更多“就业”,投资可能是投机性的金融游戏或是房地产的炒作,也有可能是害怕亏损而静态放置在低利率标的上的资金,这些都不会大量产生工作机会。
  • 就算投资实业资本家也可能创不出太多就业,因为很多新兴行业是走精兵政策而不需要劳动大军,例如一亿美金开设的纺织厂需要5千名员工;但同样一亿美金开设的软件公司可能只要1百名员工。最后导致总就业率并无上升,大量中产人口落入无工作的赤贫同时带动了少量中产人口上升至富豪,社会财富结构开始逐渐扭曲。[1]
  • 忽略结构性失业的杀伤力,在分工越精密的先进社会,“隔行如隔山”的效应会不断最大化,不像早期工业时代制鞋厂被开除的员工可以轻易流动至火柴厂上工,因为越原始的工业越不依赖需要长期训练的专业能力,现今社会中被开除的软件工程师无法去金融业找工作,反之亦然,因为需要的学历和专业力已经不是公司老板开一周训练班就能培养的,有心学习新技能的员工也必须付出数年的时间重回学校,期间要背负长期无收入的压力、学费压力及未来就业环境又改变的风险,这形成了一种无形壁垒加大了结构性失业的严重度。
  • 误认为“总需求”可以无限制提升,凯恩斯并没有提出当有一天总需求停滞时将怎么处理,理论假设人会一直有新项目的需求产生而生出更多新产业的新工作机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机械自动化,满足同样需求所需雇用的劳工数量日少,例如1950年每月要生产一万辆汽车可能需要3千名员工,到了2010年因为大量电脑化机械化,只要2百人就能操作一间同产量工厂。所以产生新产业新需求的速度必须加快才能弥补缺额,然而大量低薪或失业的人由于没有钱消费会导致总需求的下降或无法表现,从而抑制新产业工作的出现,开始掉入恶性循环或停滞性循环。[2]
  • 在政府不监督劳动权益情况下,凯恩斯提出的理想无法达成。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失控的资本主义.p205 李明皓.2009
  2. ^ 失控的资本主义.p251 李明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