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重定向自刘宗周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初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书院,后人称其为蕺山先生。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末哲学家、文学家、政治人物。“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以古奥难解著称。

刘宗周
大明工部左侍郎
籍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
原名刘宪章
字号字起东,号念台
出生万历六年(1578年)
逝世弘光元年(1645年)
出身
  •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刘宗周为遗腹子,自幼随母养于外祖父章颖家。章颖颇有学问却屡试不第,徐阶陶望龄周应中等人均出其门下。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刘宗周中式丁酉科浙江乡试四十六名举人[1],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进士,不久因母丧,守孝三年。师从湖州德清学者许孚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封行人,为官刚正,敢于直谏,官太仆寺少卿,“必三四辞而后受事”[2]。天启时,因得罪魏忠贤,削籍。明思宗继位,替杨涟左光斗等平反,命宗周为顺天府(今北京)府尹。崇祯元年(1628年),刘宗周指出崇祯帝施政弊病,上疏言:“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崇祯帝以为他迂阔,但仍叹其忠。崇祯二年己巳之变起,京师被围,米价腾跃,刘宗周上疏请罢九门税,又修贾区以处贫民,为粥以养老疾,严行保甲之法,安定民心。刘宗周在任京尹期间,政令一新,力挫豪强。对太监无理请求都不答应,而被指责攻击,宗周治事如常,武清伯手下殴国子监学生,宗周捶之,枷武清门外,又持明法纪,周恤贫民,后谢病归,都人为之罢市。崇祯九年下旨起用,授工部左侍郎,又上疏曰:“陛下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繁,进退天下士太轻。诸臣罪饰非,不肯尽职业,故有人而无人之用,有饷而无饷之用,有将不能治兵,有兵不能杀贼。流寇本朝廷赤子,抚之有道,则还为民”,屡次直言上疏,每受贬斥[3]。崇祯十四年九月,吏部缺左侍郎,崇祯帝上朝时叹气说“刘宗周清正敢言,可用也。”,于是再次起用了他,后官至左都御史,常起常罢。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自缢煤山,刘宗周徒步荷戈,诣杭州,责巡抚黄鸣骏发丧讨贼,又与故侍郎朱大典,故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召募义旅,以备勤王。五月,福王朱由崧登极于南京,以宗周为左都御史。宗周自称草莽孤臣,屡次上书讨贼复仇,后因劾马士英阮大铖,被黜归里。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多铎率清军攻陷杭州,刘宗周正在进餐,闻讯推食恸哭:“此余正命之时也”,决定绝食殉国。其门人王毓蓍率先投水自尽,[4]他说:“吾讲学十五年,仅得此人。”有门生劝他:“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无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轻弃之?”答道:“吾固知图事贤于捐生,顾余老矣,力不能胜。”遂绝食二十日,闰六月八日卒,[5]享年六十八。另一门生祝渊,在刘宗周卒前两日,亦自缢死。[6]

家族

编辑

刘坡,早逝。

政治主张

编辑

政治上,刘宗周认为崇祯皇帝“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正人心之危,所潜滋暗长而不自知者”从崇祯元年就先见性地切中崇祯一生㢢病。刘宗周主张求治不能遽急,应该“御便殿以延见士大夫,以票拟归阁臣,以庶政归部、院,以献可替否予言官”,不应该“缚文吏如孤雏,而视武健士不啻骄子”,对文官大开杀戮,对拥兵的武将放过不问。数前御前召对,刘宗周又直言“今急宜以收拾人心为本,收拾人心在先宽有司。参罚重则吏治坏,吏治坏则民生困,盗贼由此日繁”“一旦天牖圣衷,撤总监之任,重守令之选,下弓旌之招,收酷吏之威,布维新之化”““在陛下开诚布公,公天下为好恶,合国人为用舍,进贤才,开言路,次第与天下更始。”。

军事上刘宗周指出“督、抚无权而将日懦,武弁废法而兵日骄,将懦兵骄而朝廷之威令并穷于督、抚。”提出“御外以治内为本。内治修,远人自服,干羽舞而有苗格。”“撤总监之任,重守令之选,下弓旌之招,收酷吏之威”“大臣法,小臣廉,纪纲振肃,职掌在是,而责成巡方其首务也。巡方得人,则吏治清,民生遂。”“武备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选将必先择贤督、抚,择贤督、抚必先吏、兵二部得人。”由上而下先饬内治,选拔边才,振作纪纲,后图戎政。

又言“唐、宋以前,用兵未闻火器,自有火器,辄依为劲,误专在此。”“边臣不讲战守屯戍之法,专恃火器。近来陷城破邑,岂无火器而然?我用之制人,人得之亦可制我,不见河间反为火器所破乎?国家大计,以法纪为主。大帅跋扈,援师逗遛,奈何反姑息,为此纷纷无益之举耶?”直指明朝地方官将依赖火器,推诿卸责,朝廷应该振纪纲,明法令,注重人事,而不是只着重武。

弘光建立后,主张北伐,拒绝苟安,所谓“江左非偏安之业,请进图江北。凤阳号中都,东扼徐、淮,北控豫州,西顾荆、襄,而南去金陵不远,请以驻亲征之师。大小铨除,暂称行在,少存臣子负罪引慝之心。从此渐进,秦、晋、燕、齐必有响应而起”“新朝既立之后,谓宜不俟终日,首遣北伐之师。不然,则亟驰一介,间道北进,檄燕中父老,起塞上名王,哭九庙,厝梓宫,访诸王。更不然,则起闽帅郑芝龙,以海师下直沽,九边督镇合谋共奋,事或可为。而诸臣计不出此,则举朝谋国不忠之当诛者又一”

著述

编辑

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因讲学蕺山,创建证人书院,与陶奭龄共同讲学,提倡“诚意”、“慎独”之说,反对“废闻见而言德性”,人称之为“千秋正学”,学者称为“蕺山先生”,黄宗羲陈确是他的学生。著述宏富,约三十多种,收为《刘子全书》四十卷、《刘子全书遗编》二十四卷。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登科录》
  2. ^ 刘汋《刘子年谱》录遗,见《刘子全书》卷四十。
  3. ^ 明季北略》(卷4):九月辛亥顺天府尹刘宗周上言,陛下励精求治,宵旰非宁,朝令夕考,庶几太平之致。然程效太急,不免见小利而慕近功。今日所汲汲乎近功者,非辽事乎,当此三空四尽之日,竭天下之力,以养饥军。而军愈骄;聚天下之军,以冀一战,而战无日;此计之左也。今日所规于小利者,非理财一事乎?有司以掊克为循良,而抚字之政绝;上官以催征为考课,而黜陟之法亡;赤子无宁岁矣。顷者严贼吏之诛,自执政以下,坐重典者十余人,然贪风不尽者,皆言利有以启之也。其后国事决裂,尽如宗周言。宗周,字启东。绍兴山阴人,学者称为念台先生。万历二十九年辛丑进士。
  4. ^ 《玉光剑气集》卷六《忠节》
  5. ^ 何冠彪《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第三章考证,刘宗周在绝食期间曾二度喝粥,可见得动摇过殉国念头。
  6. ^ 陈确《哭祝子开美》诗序云:“盖初六日之子刻也。越二日而山阴先生亦绝食死。”,《陈确集》

研究书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明史卷二百五十五》,出自《明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