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地区防空系统

(重定向自前沿區域防空

前方地区防空系统[1](FAADS, Forward Area Air Defense System)是美国陆军于1986年1月提出的一项计划,[2]目的在于为美军前线的师级陆军部队开发一系列用于短程防空的新式防空武装,以应对当时华约阵营的新式对地攻击机、武装直升机,此计划于1986年7月获得国防采购委员会英语Defense Acquisition Board批准。[3]前方地区防空系统为美国当时除了布拉德利步兵战车采购案外最大宗的军购计划,尽管陆军最初表示建立整套系统只需花费93亿美元,但后续陆军又向美国众议院小组委员会承认最终经费可能高达220亿美元。[4]1989年12月,陆军重新预估整套系统的造价约110亿美元。[5]在1991年冷战结束后,该计划由于预算遭到删减而取消。[6]

背景

编辑

1980年代,华约阵营的苏-25攻击机Mi-24雌鹿直升机开始列装服役,使北约阵营的前线陆军受到空中威胁的压力大为增加,当时美军用于保护前方地区部队的防空武装为榭树导弹系统FIM-92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M163 VADS火神机动防空系统英语M163 VADS,并以AN/MPQ-49前方地区预警雷达英语AN/MPQ-49 Forward Area Alerting Radar及过时的战管指挥通信系统组织成一个防空体系。[3]这些武装在面对有效射程5—12公里的9M120“冲锋”反坦克导弹9M127“涡流”反坦克导弹等新式华约航空武器时毫无还手能力。前一项计划“师级防空系统”(Division Air Defense, DIVAD)的原型车M247约克中士式自行防空炮面临射程过短、[7]性能未达标、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问题,其于实弹测试中甚至几乎无法击中悬停的直升机。[4]在师级防空系统计划遭取消后,1985年9月,美国陆军的防空炮兵作战发展局英语Air Defense Artillery Branch重新组织一支专题委员会进行评估,提出目前的防空需求无法单靠一种武器系统来解决,而需要通过整合多种不同职责的先进防空武器子系统,在前线构成一个命名为“前方地区防空系统”的多层联合防空体系。[8][9]

发展

编辑
 
前方地区防空系统概念图。整套系统部署于前线后10公里范围内,并可打击位于前线之前、后方10公里内的空中、地面目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面临几项关键防空缺陷:[10]

(1)华约航空武器的射程和杀伤能力不断提高,超出了北约现有地面防空系统的能力。
(2)现有防空系统不足以支持新的空地联合兵种作战概念。
(3)对战场至关重要的关键支援和指挥设施相当脆弱。
(4)装备FIM-92刺针单兵防空导弹的摩托化部队时常被其支援的装甲部队抛在后面,以及种种人为因素限制了武器系统的发挥,导致刺针防空导弹表现不佳。

为此建立的前方地区防空系统预计将由5种不同类型的子系统组成,所有子系统皆要求其机动能力足以跟上快速机动中的装甲师集群,为前方地区之重装部队提供无间断之强大防空火力保护,且各单元电子设备足以接收前方地区防空系统的作战指挥网络,以期有效执行多兵种联合防空作战。[11][8]

1. 视距前线重装防空系统(line-of-sight-forward(heavy) system, LOS-FH)

此防空系统预计将用来代替火神防空机炮、榭树导弹以及M247约克中士自走防空炮原先的职责。此系统将在装甲底盘上安装重型防空导弹及25毫米机炮,[4]其必须具有足以跟上装甲部队前锋的机动力、能在前线激战区域生存的防护能力、针对低空作战之攻击机及武装直升机的短程防空火力,并进一步评估其是否具有独自与敌方主战坦克交战的对地火力、先进的跟踪和搜索雷达、全天候作战能力、电子对抗措施、以及能与前方地区防空系统的作战指挥网络协同作战的电子设备。[11]

2. 视距后卫防空系统(line-of-sight-rear missile and gun, LOS-R)

此防空系统将作为美军师的后卫部队部署,具有强大的导弹、机炮复合防空火力,足以与突破前线防空部队的敌方航空机对抗,且能与前方地区防空系统的作战指挥网络协同作战。该系统预计将远离前线激战区域,并用来保护野战机场、桥梁、后勤车队等重点保护对象免受对地攻击机的袭击。

3. 非视距导弹系统(non-line-of-sight missile system, NLOS)

此防空系统需使用具备定位制导功能的导弹,通过友方侦察机或作战网络的定位信息引导导弹,使其得以攻击远处被地形阻隔的空中及地面目标。

4. 联合兵种自卫防空武装(combined arms initiative increasing self-defense capabilities, CAI)

此系统将作为一种自卫防空火力安装于前线的主战坦克、装甲车及武装直升机上,火力应足以击毁敌方空中威胁并妨害敌方空军的对地作战。

5. C2I/C3I战管信息网络(command, control and intelligence network)

此系统要求至少具备C2I的指挥、作战管制、通讯及信息管理能力,能整合各个前方地区防空系统单元的信息于指挥单元,并将侦测到的敌方威胁定位信息传送给各防空单元,以将前方地区防空系统的各个部分紧密结合成一个完善的防空体系。

视距前线重装防空系统

编辑

1987年8月,陆军预计为视距前线重装防空系统的开发案投入57亿美元,并采购562组该系统以列装于陆军中,得标导弹系统之生产型号预计将使用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的底盘。共有4个企业组合参与招标,并于1987年7月至11月于白沙导弹靶场参与导弹及雷达性能测试:[12]

尽管最终没有任何一个投标者的设计达成全数要求的指标,但陆军仍评估阿达茨具有最好的潜力。1989年,确定奥瑞冈-布尔勒及马丁·马瑞塔为得标者,并对阿达茨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多样性评估。该原型车及导弹分别被授予XM1069及MIM-146A的实验型号,无装药训练弹则被命名为DMTM-146A。[6]1989年12月,陆军预计将采购562辆阿达茨系统及10,078枚导弹。该子系统的开发费用约3.19亿美元,采购费用约65.16亿美元,最终产品将安装一门M242巨蝮式链炮,并为每个美国重装师部署36辆阿达茨系统。[13]

视距后卫防空系统

编辑

1985年,第9摩托化步兵师属防空炮兵部队与陆军研发部门合作,于雅基马训练中心英语Yakima Training Center针对陆军新开发的赛特导弹系统(后来的十字弓导弹系统)及原本的复仇者导弹系统的刺针导弹进行性能测试,确定刺针导弹及其运行系统足够强大及先进可继续使用,[14]而后由于前方地区防空系统计划的急迫性,以及意图降低整个计划的研发成本,时任国防部长的卡斯帕·温伯格要求LOS-R计划须符合以下要求:原型车为非开发产品英语Non-developmental item、可立即投入生产、使用刺针导弹。有3家公司参与投标:

  • LTV的十字弓导弹系统:原美国陆军与通用动力合作开发的赛特(Setter)导弹系统,后经LTV改良后更名为十字弓导弹系统并参与竞标。导弹系统可根据需求使用刺针西北风RBS 70或是星光防空导弹。该系统同样受专题委员会推荐并获准。

最后由复仇者导弹系统成为LOS-R计划的得标者,陆军先以1620万美元向波音航空购买了20组系统,并约定后续4年再陆续采购273组系统。[14]1989年,复仇者导弹系统开始了一系列操作测试和评估,其系统安装了额外的传感器以及C2I系统而进一步提高复仇者防空系统的效率,提高其有效杀伤范围并降低误伤友军的事故几率。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加州亨特·利格特堡英语Fort Hunter Liggett进行雷达搜索及跟踪性能测试,第二阶段则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实弹测试。1990年2月,复仇者导弹系统在导弹、雷达性能、机动性、全天候作战能力、电子设备及经济效益等多项评估上取得卓越的成绩,受到美国陆军相当大的好评,并开始逐步取代军队中装备的M163 VADS火神机动防空系统和曳引式M167火神防空炮[15]1989年12月,陆军预计将采购1207辆复仇者防空系统。该子系统的开发费用约1280万美元,采购费用约12.76亿美元,预计复仇者防空系统将于1990年3月开始量产,每个美国师将部署36辆复仇者防空系统,并为每个额外部署54辆。[16]1990年8月至1991年2月的海湾战争期间,复仇者防空系统作为前方地区防空系统中唯一列装完成的子系统首次参与美军的作战,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及军人们的赞赏,之后1991至1995年间,陆军再以4.36亿美元采购了679组系统。[14]

非视距导弹系统

编辑
 
FOG-M导弹系统作战概念图
FOG-M导弹系统介绍影片

1987年11月,美国陆军就非视距导弹系统研发计划向美国工业界招标,作为一款全新类型的防空武器,该招标案要求厂商的原型车须使用美国最新的光纤制导技术,可用于摧毁被友方定位、躲藏于遮蔽物后的敌方直升机及地面目标。陆军最初预估先取得1台该防空系统的原型车,然后在2年内完成该全新类型防空系统的测试及生产,并作为最后一个部署于陆军的子系统亮相。然而该招标案在延长截止日期的情况下依然于财政年度1988年第三季度流标。陆军于第二次招标时对招标需求进行重大修订,仅要求厂商制作出原型车再由陆军全力资助厂商开发此系统。通过全力援助该计划的研发,陆军希望能在与初次招标案相同的时间表将第一批生产的NLOS导弹系统列装于陆军,即大约1992年。[17]

1988年12月,波音公司军事航空部门联合休斯导弹系统部门得标了该采购案,该设计使用6联装光纤制导导弹FOG-M垂直发射系统,FOG-M前端有全天候被动红外寻标头,后端使用不会短路、发丝细的光纤连接发射系统的电脑,可随时接收定位数据调整航向、回传目标的红外热成像给车内电视萤幕,炮手亦可栓式切换成红外寻标模式或是电视制导英语Television guidance模式,车内使用与潘兴2型弹道导弹相同的电脑系统,可模拟出全彩三维地型图以供炮手选择定位目标并帮助导弹回避障碍物。FOG-M有对空近炸及对地攻顶两种模式,战斗部为前端I-TOW与后部TOW-2两战斗部连接成的串联炸药,有效射程为10公里,最高速度为205米/秒,整组导弹系统可安装于美军运输车上。陆军投资了大约1.3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并预计将花费至少20亿美元采购285组M993式运输车底盘的重型导弹系统、118组悍马车底盘的轻型导弹系统以及16,550发导弹。按照日程表,1992年6月将有4辆重型、5辆轻型系统及40枚导弹被生产出来,并预计于1993年中由美国陆军步兵学校负责性能测试。[9][18]然而,此计划的采购预算于1989年12月被美国国防部长删除,当时该子系统的总开发费用预估约6.31亿美元,并预计为每个美国重装师分配12—24枚导弹、每个轻装师6枚导弹。[19]1991年1月,此项目被终止。[20]

联合兵种自卫防空武装

编辑

此系统致力于在坦克、装甲车等前线装备上加装防空设备。多种项目包含于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上安装25毫米机炮等防空设备、为M1A1主战坦克安装额外的M2防空机枪、开发装有空爆引信的M830破甲弹英语M830、为OH-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加装FIM-92刺针导弹、将榭树导弹系统FIM-92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M163 VADS火神机动防空系统英语M163 VADSAN/MPQ-49前方地区预警雷达英语AN/MPQ-49 Forward Area Alerting Radar等旧式防空装备转移给后备部队等等。[21][4][22]

C3I战管信息网络

编辑

由搜索雷达、各式传感器、数码指挥和控制网络组成,其中包括手持遥控装置和增强型位置报告系统(EPLARS, enhanced position location reporting system)无线电,用于将数据传输到武器平台。1989年12月,陆军估计该子系统的开发费用约11.2亿美元,采购费用约11.03亿美元,此系统包含空中预警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等项目。[16]自计划开始,陆军花费大约25亿美元于独立遥测系统、侦察机及用于升级各子系统的电子系统、通讯设备、感测器及雷达的采购及装备。[14]

计划终止

编辑

1991年冷战结束后,军事大国之间爆发大战的阴影逐渐远去,当时已没有其他大国的空中武力足以威胁美国,单靠美国空军即足以支持防空作战,取而代之的是地区性武装冲突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在国际军事的需求快速转变为轻量化、快速部署及快速反应能力后,前方地区防空系统计划异常昂贵的研发投入以及笨重、维护昂贵的重型武装系统便遭受正在紧缩国防预算的国会质疑,因此美军最终取消了整个计划,已生产的小部分XM1069被全数转售给了加拿大,NLOS计划被美国陆军于1991年7月移至下一个名为非视距联合兵种(LOS-CA)计划之中并将该项目重新启动,最终成为MGM-157 EFOGM导弹英语MGM-157 EFOGM研发项目的基石。[18]而完全符合前述需求、且已有海湾战争的显赫战功之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则被保留下来,自此美军的短程防空系统便由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主导。[23]1992年后短暂一段时期,美军曾在库存过剩的M2A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上安装刺针防空导弹,并命名为M6布拉德利后卫(Bredley Linebacker)自行防空系统,以暂时为前线提供LOS-FH计划中的装甲防空火力。[24][25][26]

图集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引文

编辑
  1. ^ 中华民国国防部政务办公室. 美華軍語辭典 (PDF): 667. November 2021 [2024-04-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4-04-08). 
  2.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88,第10页.
  3. ^ 3.0 3.1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2页.
  4. ^ 4.0 4.1 4.2 4.3 DeMott, John S.; van Voorst, Bruce. SON OF THE SERGEANT YORK Unfazed by that fiasco, the Army has a new fad called FAAD. TIME Magazine. Vol. 128 no. 6. 1986-11-08: 16. ISSN 0040-781X. 
  5.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5页.
  6. ^ 6.0 6.1 Andreas Parsch. Oerlikon/Lockheed Martin MIM-146 ADATS. 2002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7.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12页.
  8. ^ 8.0 8.1 Landry, Alan D. "Stinger Under Armor": A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s (PDF) (报告). Fort Leavenworth: 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1990-01-01 [2023-07-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19). 
  9. ^ 9.0 9.1 Cohen, Jonathan M. Divisional Air Defense 1945-Present. Military Review. December 1999, 79 (6). ISSN 0026-4148. 
  10. ^ Cothran, Julian. Growing the Army's FAAD weapon systems into maturity. Program Manager. Vol. 24 no. 6. December 1995: 20. 
  11. ^ 11.0 11.1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88,第11页.
  12.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88,第12页.
  13.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14页.
  14. ^ 14.0 14.1 14.2 14.3 Stearns, Kenneth M. The Avenger Air Defense System: an examination of the nondevelopmental item acquisition strategy (PDF) (硕士论文). Monterey: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March 1994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16). 
  15. ^ Avenger (Pedestal Mounted Stinger) . GlobalSecurity.org. 2016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16. ^ 16.0 16.1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17页.
  17. ^ Air Defense Artille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March 1988. 
  18. ^ 18.0 18.1 Mísseis Guiados por Fibra Ótica.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葡萄牙语). 
  19.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15页.
  20. ^ Cullen & Foss 1993,第154-155页.
  21.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990,第20-21页.
  22. ^ McCoy, Edward D. Employment and command and control for the non-line-of-sight (NLOS) missile system (PDF) (硕士论文). Monterey: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1990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5). 
  23. ^ Hug, Peter; Meier, Ruedi. La reconversion: transformer en emplois civils les postes de travail liés à l'armée. Lausanne, Switzerland: Editions d'en bas. 1993: 15. ISBN 2-8290-0198-2 (法语). 
  24. ^ Jones, Walter. Case analysis of the U.S. Army Warfighting Rapid Acquisition Program: Bradley Stinger Fighting Vehicle -- Enhanced weapon system (PDF) (硕士论文). Monterey: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June 1996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16). 
  25. ^ O'Donnel, Kenneth. Bradley Linebacker. Air Defense Artillery. January 1997: 26 [2024-05-09]. ISSN 1084-67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9). 
  26. ^ Wiggins & Vince 2015,第57页.

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