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 (中国)
在中国,剑是一种传统冷兵器,本体细长而直,尖顶,双面开锋,以铜或钢铁等金属制成。可用单手或双手挥动,用于穿刺,或砍劈。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开始有文献记录,在中国有超过2,5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中国兵器中,剑有特别地位,被称为百兵之君。以剑作为武器的武术,称为剑术,在春秋战国,以至于秦汉,帝王.诸侯乃至士大夫均有佩剑的习俗,用来证明身份。持刀剑进行暗杀或斗殴的人,称为剑客。
剑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劍 | ||||||||||||||||||
简化字 | 剑 | ||||||||||||||||||
| |||||||||||||||||||
越南语名称 | |||||||||||||||||||
国语字 | kiếm, gươm | ||||||||||||||||||
泰语名称 | |||||||||||||||||||
泰语 | กระบี่ | ||||||||||||||||||
朝鲜语名称 | |||||||||||||||||||
谚文 | 검 | ||||||||||||||||||
汉字 | 劍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剣 | ||||||||||||||||||
旧字体 | 劍 | ||||||||||||||||||
|
概论
编辑在中国,剑最早被用来泛指所有的手持短兵器,这个字由刀的籀文分化出来[注 1],在最早的时候,刀与剑是同义词,都是指短兵器。在宋朝之后,单面开锋的被称为刀,双面开锋的称为剑,两个名词的意义开始分化。
历史
编辑中国最早期的剑是用玉或石制造的,青铜剑出现于商代,商代也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1]。西周时期中原地区以车战为主,剑在当时是作为弓矢、长兵器之后的近战短兵器,处于辅助的地位。在吴、越等地区则不同,水网纵横,多山林,近身战使用短兵器的机会较多,是以将剑作为主要武器,春秋时期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于这些地区,例如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车战衰落,步战兴起,青铜剑成为步兵的标准装备之一。[2]随着剑在战争中的地位上升,剑的长度也逐步加长,从春秋到战国早期的约50公分到秦始皇时期的80至90公分。东周时期盛行佩剑之风,剑身上的装饰也日益华美。[3]
中国的铁剑自西周晚期就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开始,随着冶铁技术的发达而大量应用,这时楚国与韩国名剑满天下,长度从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4]出土的铁剑则以楚国与燕国地区较多。战国时期还出土了少量的钢剑。[5][6]
西汉前期,铁剑完全取代了青铜剑。冶炼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卅炼”、“五十炼”、“百炼钢”等冶炼工艺。西汉前期也出现了著名的环首刀,西汉晚期铁剑仍有大量使用,与环首刀并存。至东汉晚期,环首刀完全取代了铁剑,成为战场上的主流武器。[7][6]
结构
编辑剑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剑柄、剑身。剑柄为手持部位,剑身为长刃部位。
- 剑柄:剑首配重、握柄(剑茎)、剑穗
- 剑身:剑脊、剑刃、剑尖,剑脊带有血槽
在剑柄和剑身之间,通常还有剑格,是为保护持剑者的手免遭误伤而设,有些仪仗用途的剑会以睚眦作为剑格装饰。装藏剑的套子称为剑鞘。
名剑
编辑图片
编辑-
春秋晚期菱形暗格纹剑
-
战国时期青铜剑
-
秦代青铜剑
-
汉剑
注释
编辑- ^ 《说文解字》:“人所带兵也,从刃佥声。籀文从刀。”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 书籍
-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杨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 论文
- 锺少异. 漢式鐵劍綜論. 考古学报. 1998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