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南新村

臺北市市定聚落建築群

政治大学化南新村,为国立政治大学在台复校后于1960年代初期所兴建之教职员宿舍,位于台北市文山区万兴里,现为台北市文化局登录之聚落建筑群[1][2]同一时期,政大亦兴建其他宿舍,如道南新村,但是规模较小。于1990年代,部分化南新村拆除,改建化南新厦。

政治大学化南新村
化南新村聚落其中一栋双拼建物
位置台北市文山区万兴里
坐标24°59′30″N 121°34′31″E / 24.99167°N 121.57528°E / 24.99167; 121.57528
材料清水红砖
建成时间1960年代
所有者国立政治大学
官方名称政治大学化南新村
类型登录等级:聚落建筑群
登录种类:近代宿舍
评定时间2018年5月25日
详细登录资料

兴建背景

编辑

国立政治大学于1954年在相对偏远的木栅复校,为了解决教职员交通不便困扰,时任校长陈大齐以校外附近兴建教职员宿舍,来解决减少舟车劳顿的问题。同时,兴建案设计人之一的苏泽建筑师表示:“(化南新村)当初政大为解决教职员宿舍淹水而建,没有什么价值”。根据政府资料,化南新村经行政院于1962年核定征收计划,征收之使用目的为兴建法学院等教育事业使用。虽曾因政大遭逢淹水之苦暂将教职员宿舍迁至化南,但依《土地法》相关规定,仍应依法回归原征收目的使用,方为适法。[3][4]

建筑特色

编辑
 
化南新村的一户

化南新村的建筑为双拼式之两层楼房。鉴于政大所在之木栅地区过去常为水患所苦,故建筑楼层垫高,离地约一米。建筑外观为清水红砖,外墙呈Z字型,具有强化功能与明暗相间效果。此外,为防雨水渗入,化南窗台采倾斜式,将户外雨水导入墙外,甚具巧思与美观效果,为台湾战后文教建筑少见。化南新村由于与外界有马路相隔,因此发展出独特生态系,且随日夜有所不同。化南新村富含多样动植物物种,为台湾蓝鹊栖息地。[5]

除了建筑全面保留了台湾战后1960年代的建筑特色,化南新村更反应出当时代眷村式的生活方式,台湾本省籍外省籍族群相互交融的时代背景。[6]

保留现况

编辑
 
化南新村与后方已改建之化南新厦

化南新村过去为农地,1960年代政大以建造教学设施为由向农民征收。万兴里长詹晋鉴表示,当时校方以每坪不20元低价征收,后来却盖成教职员宿舍,让居民错愕。1993年,政大打算将化南新村出售,因政大教师连署、抗议下才得以保存,但仍有部分改建为军公教国宅出售,并因此被监察院纠正。[7]

政治大学曾决定部分拆除化南新村无人居住之建物以兴建法学院,且于2015年五月拆除外围两户双拼建物,引起附近居民、民意代表与校外人士异议。[8]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于2015年11月2日,将化南新村列为历史建物的列册追踪名单。化南新村目前居民多是向政大租约短期之住户,旧居已全数迁离。经2018年1月23日,台北市文化局第102次文资审议大会,文资委员无异议通过决议将政大化南新村登录为法定“聚落建筑群”,但是指定范围与保存方式,则留待下次文资审议会再作讨论。政大总务处表示尊重决议,且若全区保留或无法兴建法学院,原址也会以教育目的作最有效利用。3月30日,台北市文化局于召开第104次古迹历史建筑聚落建筑群考古遗址史迹暨文化景观审议会,政大代表与当地里民代表各陈述意见,委员会最后则宣布化南新村全区保留。

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长田玮表示,化南新村历史建筑的价值确认没有问题,将由台北市文化局编列预算,后续将依《文化资产保存法》,三年内完成该区保存再发展计划,深入调查化南新村历史、人文、自然、建筑等,针对保存范围内可保存或改建部分,再进行细部讨论。此期间内,政大则必须维护化南新村。

未来发展

编辑

因捷运环状线政大站工程,位于校本部东侧门对面的庄敬外舍,已在2021年移交台北市政府捷运局作基地使用。化南新村整修后将设置中继宿舍提供学生约200床位,直到指南校区新宿舍兴建完工。并规划不以男女性别区分之性别友善宿舍提供各种性别与跨性别者混合入住。[9][10][11]

著名居民

编辑

化南新村曾为无数1949年后来台文史哲学者居所,例如,前西北联合大学教务长高明、书法家及文化学者刘太希、中国哲学家熊公哲、阿拉伯语学家熊振宗、翎词曲学者卢元骏、唐人小说学家王梦鸥、苑觉非、哲学家苑举正训诂学学家刘述先、青岛市长与都市规划学者李先良敦煌学学者罗宗涛、教育学家杨承彬、项昌权、历史学家徐家骥阎沁恒、财税学家张则尧、传播学者徐佳士陈圣士、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学家杨树藩、宪法学家荆知仁、地方自治学者薄庆玖、政治学学者周世辅施启扬吕春沂芮和蒸雷飞龙江炳伦傅宗懋吕凯等学者教授。[12]

参与作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黄建豪. 聚落建築群 政大「化南新村」全區保留. 台北市: 自由时报. 2018-03-31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中文). 
  2. ^ 2018年5月25日,台北市政府北市文化文资字第10760109471号公告。
  3. ^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登錄聚落建築群公聽會會議紀錄 (PDF). 台北市: 台北市文化局. 2018-03-12 (中文). 
  4. ^ 108年7月27日「政治大學化南新村」登錄聚落建築群公聽會會議紀錄.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20-11-15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中文(繁体)). 
  5. ^ 不想讓化南新村「回不去了」居民參與式預算 搶救歷史記憶. 台北市: 人间福报. 2017-05-21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中文). 居民陈淑美说,来到化南新村可发现丰富生态,有民国五十四年种下的高大凤凰树,另外老芒果树也已绿叶成荫;另外,居民还说,除了教职员种植的果树及老树,当地随处可见“国鸟”台湾蓝鹊的身影。 
  6. ^ 廖湘婷. 陈淑美; 苑举民; 王晓敏 , 编. 別拆光戰後文人的「家」!從1960到2016,政大化南新村的保存之路. 台北市: 关键评论网. 2016-06-22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 
  7. ^ 锺泓良. 化南新村國片取景處 規模比桃園眷村大. 台北市: 自由时报. [2018-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中文). 
  8. ^ 锺泓良. 化南新村只留8棟 居民砲轟政大新法學院興建案. 台北市: 自由时报.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中文). 
  9. ^ 【學務長專訪】在冒險樂園裡勇敢嘗試 蔡炎龍致力打造友善溫暖學習場域. 国立政治大学. 2022-09-21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5) (中文(台湾)). 
  10. ^ 政大宿舍新氣象 化南新村預計6月開放申請. 国立政治大学.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中文(台湾)). 
  11. ^ 創造多元友善校園 政大推性別友善宿舍. 政大之声. 2023-03-24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8) (中文(台湾)). 
  12. ^ 陈淑美; 苑举民. 化南人物說化南:他們的人生與台灣記憶. 风传媒. 2016-07-17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