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

(重定向自南曲

南戏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戏剧类型,元朝流行于中国南方,为区别同时代的“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温州南戏戏文

历史

编辑

南戏诞生于北宋南宋交接年间的浙江温州,故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戏曲”。元朝末年发展到巅峰,中叶后逐渐被新兴的昆山腔所替代,并演化为的主要戏剧——传奇

起源

编辑

据明代祝允明的《猥谈》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而徐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完成的《南词叙录》一书中记载:“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两种实首之……其盛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北宋时的温州是繁荣的港口城市,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商品经济更加活跃。原本流行于农村民间的歌舞小戏和俚巷歌谣进入城市,业余戏班也成为职业剧团。在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民歌小调或诸宫调、杂剧的长处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

发展

编辑

早期南戏的创作者多为民间的“书会才人”,文字比较俚俗,保留了不少坊巷旧名和方言土语。在宋代,南戏流行于民间,不为士大夫所重视,甚至遭到禁止。理学朱熹漳州知府时,也曾禁止当地戏曲演出。现存的南戏剧本大多已经过明代文人的修改。

元代,南戏已走出温州等东部地区,流行于中国各地。南曲北上与北剧南下,南北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北方作家参与了南戏声腔的改造和剧本的编写,杂剧演员也加入了南戏的演出,南北戏文的交流,为南戏和杂剧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戏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高度发展,现存二百多种南戏剧目,绝大部分是元代的作品。

尾声

编辑

由元末至明嘉靖末年,南戏开始运用北曲角色种类渐增,而文人雅士介入,最终使南戏转型,成为传奇

自元末《琵琶记》后,南戏开始由民间的传唱文学逐渐变为文人的创作。明代流行的南戏声腔有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其中海盐腔在明中叶前势力最盛,弋阳腔长期流行于民间,直至清代;昆山腔在嘉靖间经过魏良辅改革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最爱。明代中叶以后,由昆山腔演唱的“传奇”兴盛,南戏在戏曲史上逐渐为传奇所取代。

体制

编辑

“南曲戏文”跟的“北曲杂剧”有很大的不同,它在表演的体制与结构上都要比杂剧来得自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不同选择,具备了戏剧的特征。

  • 南戏的民间气息较强烈,而文人的气息较淡,多为反映家庭伦理问题的剧本。戏文的语言通俗,口语化,对出场人物的介绍方式有浓厚的话本小说痕迹。
  • 剧本结构上,南戏没有固定模式,时间和空间靠唱、念和舞蹈进行转换,以人物的上下场为界,称“出”,可长可短,一个剧目可以是十几“出”,也可以多达四、五十“出”,接连演上几天。
  • 曲调配合上,南戏没有严密的宫调组织,可以由主角主唱,也可以由配角演唱,再结合帮唱、接唱、对唱及合唱等形式的唱法与宾白、科介等手段将矛盾冲突贯串整个剧情中心。
  • 南戏的舞台上,出现了“”、“”、“”、“”、“”、“”、“”等角色分制。全剧围绕“生”、“旦”正剧的表演展开故事情节,辅以“丑”、“净”、“末”的插科打诨,这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且完备的行当分配制度。

剧目

编辑

自宋元以来,有名目留存的南戏共238种,有残文佚曲流传的约为130多种,但现有完整剧本流传的仅19种。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戏剧本,创于八百年前南宋时期的温州“九山书会”,其开场的《满庭芳》词中写道:“这番书会,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诸宫调唱出来因”。

元末明初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由温州瑞安高则诚于元朝至正年间,依南宋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戏文编撰而成。《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被称为“词曲之祖”,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其余有完整留本的南戏:《东窗记》、《破窑记》、《刘希必金钗记》。

重现于世

编辑

1920年代,当时在西欧游学的中国学者叶恭绰伦敦古玩店中发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散失国外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剧),是目前保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南戏剧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现存嘉靖重抄本,藏于台北国家图书馆

参考书目

编辑
  • 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跨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戏曲——以南戏和传奇为例〉,页51-128。

外部链接

编辑